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艺术

2016-06-16程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生观政治课力量

程悦

【摘要】教学实践中,巧妙的导入设计,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1-02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开头应该像一则精彩的广告和一本书的序言一样引人入胜。这种先声夺人的艺术,从一开始便把学生迅速转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道,使其产生急欲一学的内动力,引起积极的求知愿望,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投入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一、名人名言导入

上人生观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没有采用直截了当的方法讲述人生观如何重要,而是引用了诗人屈原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失时机地去寻求和探索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古人尚且如此,那么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呢?更应如此,更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正像一首歌词中所说的: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是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还是随波逐流、庸庸碌碌?亦或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人生观不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那么,什么是科学的人生观?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呢?就这样,学生们带着寻求问题答案的迫切心情,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歌曲导入

歌曲导入是富有感染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对歌曲和音乐非常喜欢,如果教师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接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和集体的关系”这个教学问题时,我说:同学们,讲课前我先带领大家齐唱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洪亮的歌声合着歌词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歌曲结束,同学们神情激动,仿佛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这就为本次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歌曲导入的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要注意所选歌曲应该情趣高雅,催人奋进,与学生的身份相符,以免适得其反。

三、古诗导入

学习“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个教学内容时,我从一些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入手,上课时问学生:有一首告诉人们节约粮食的古诗是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异口同声的背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炎炎烈日下,农民辛勤劳作,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中,而我们在阴凉处喝着冷饮还感到很热。一颗颗麦粒从种植到收割、磨面、做成食物要经历多道工序、许多人的辛苦劳动。我让同学们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的。有的同学说自己经常把吃剩的馒头、米饭随手就扔掉了。我通过假设让学生们计算,如果每人浪费一个馒头,全国十三亿人口,加在一起是多少个馒头呢?同学们大吃一惊地说,大概就是一座“馒头山”了。

通过学习,学生们感到非常惭愧,认识到浪费粮食实际上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于是得出结论: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纷纷表示今后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四、故事导入

学生对于听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故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例如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这个教学内容时,笔者讲述了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的故事。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而是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一位普通的看门人,他工作之余,喜欢磨制镜片,凭着执著的精神,发明了显微镜,成为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当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秘诀”的时候,他伸出了一双因长期磨制镜片而布满老茧和裂纹的手。这个故事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接受快,理解深刻,记忆扎实,比教师单纯的讲解理论效果要好得多。

五、明知故问导入

学习“学生要尊敬老师”这个教学问题时,如果直接讲“老师是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是教给我们做人道理的……”就有自卖自夸之嫌,不能真正达到学生尊敬教师的目的。我学习了一位同行的做法,故意问学生:“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呢?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裳是老师生产出来的吗?家里使用的电器、各种物品是老师制造的吗?拿起武器平息内乱、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是老师吗……”老师有什么可尊敬的呢?此时的学生被“激怒”了,纷纷为老师鸣不平,列举出了许多尊师的道理和事例。明知故问法激将学生参与论证,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良好的导入方式,能先声夺人,从一开始便把学生吸引住,使其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良好的导入方式,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不仅会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而且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参考文献:

[1]饶禹锡.好戏在前头——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26.

[2]陈东升.让政治课堂因导入而更加精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5):39-41.

猜你喜欢

人生观政治课力量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