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AD三维设计的土建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及实践

2016-06-16吕建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土建类创新型人才

吕建根

【摘要】通过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基于CAD三维辅助设计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以建筑三维设计为导向,从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适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土建类 CAD三维设计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4-02

工程制图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少学者对如何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3]。工程图被称为技术人员的“工程语言”,一方面建筑物的设计构思、设计意图需要通过设计人员用工程图来表达,另一方面,施工人员需要通过阅读设计图纸来准确理解设计意图、结构造型及具体细节构造等,对设计人员而言,需要具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对施工人员来说,则需要具备更多的应用能力,因此,如何通过工程制图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对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一、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培养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是从点、线、面等二维投影开始,由于学生对构件或结构物缺乏直观的印象,由二维平面图形构筑成三维图形非常困难,难以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概念设计、构思,形成较为清晰的空间概念后,再通过二维图形将设计意图完整表达出来,有经验的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仔细阅读二维图纸,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后,最后才能建造出符合要求的三维实体,上述过程表明,设计人员的工作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更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从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两方面说明,亟需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改革,以满足“双创”的社会需求。

二、CAD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及CAD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工程制图“立体式”教学成为可能,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校的《画法几何与CAD制图》课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认真梳理、重新构建了Auto CAD 的教学内容,删除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内容,对于画法几何图解法及投影理论部分,以土建类专业学生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精简,减少机械类的教学例子,增加建筑工程中一些较复杂的细部构造实例,强化AutoCAD三维绘图的教学内容,增加三维绘图的学时。实行画法几何与三维绘图并重,同时满足了少学时的要求。

改革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广泛采用三维设计等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开发图、声、像并茂的CAI教学课件,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工程环境;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我校以二级学院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教师绩效与教学效果正相关的分配制度,取得了良好改革效果。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Auto CAD 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作较大的改革,传统的这些制图大作业与工程实践关联度不高,改变学生课后简单地做大作业的实践教学方式, 将学生的CAD实践联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工程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以制作完成CAD三维建筑模型为目标,既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综合培养效果明显。

三、教学改革的应用与实践

以华南地区某高校为例,自2013年以来,在“画法几何与CAD制图”课程中推广基于三维设计的融入式教学模式,在CAD技能考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教育部的计算机CAD等级技能考试,获得二维制图师、三维数字建模师等级证书的人数由2013年的42人增加到2015年的200多人,获得三维数字建模师等级证书人数快速增长。

近三年来,该校土建类学生在粤港澳高校“广夏杯”、深圳大学“海岸杯”、广东工业大学“创意鲁班节”等校外竞赛中获奖20余项,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超过60人,连续三届“筑梦飞”五类竞赛项目,土建类学生获奖100余项,大约500多人次参与竞赛项目,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人数大约占土建类学生总数的60%,学生发表论文5篇,以学生为第一申请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通过面向CAD三维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将过去枯燥的投影平面学习转化为立体学习,调动了学生的抽象、形象思维及视觉感官,在学习“画法几何与CAD制图”课程的同时,也增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创新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用工作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教学模式既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也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需求。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历史时期,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应主动适应这一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指导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各个专业应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融入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的元素,本次“画法几何与CAD制图”课程基于三维设计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初步实践,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闻霞,吴龙,任雯.“三维一体式”教学模式培养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J].三明学院学报,2015,32(2):96-100

[2]韩新普,贾天科.工程制图课改革及创新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121-124.

[3]伍文进.三维CAD技术发展及其对制图课程教与学影响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 (11):165-167.

猜你喜欢

土建类创新型人才
“新基建”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诉求的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基于职业体能视角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