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CDIO理念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群的建设

2016-06-16吕凯波韦琴柯斌清杨立龚乃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群建设

吕凯波+韦琴+柯斌清+杨立+龚乃超

【摘要】将CDIO理念教育融入《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群的设计与教学中,打造了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对课程群内容进行整合,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课程群 CDIO 建设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GB20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3-02

近年来兴起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最新依据[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多方面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学生日后从事各类生物发酵产品研究、提取和生产工作有最直接联系。将CDIO理念教育融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市场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是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

一、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加大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讲授《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师均要获得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具有企业管理、科研、生产等相关工作经验。按照我校《教师岗位实践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每学期选派至少一位教师参加为期半年的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活动,将获得横向实践项目1项,咨询报告、建议方案或技术创新等被企业采纳,实现应用型成果转化或价值产出等作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秀人数占当年所有参加实践教师的15%,当年实践考核不合格者将列入次年的实践计划。

通过提高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同时,学校采取积极引进的办法解决紧缺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组建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需要的校级团队,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根本,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2]。

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群的设计与实施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使学生掌握生物产品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工艺演变的原因以及分离过程的能耗和物耗、收得率和成本等概念、在更高层面上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使学生独立完成从单元操作设计提高到单个车间的设计任务,我们建立了生物分离理论学习为基础,通过实习、实训和实践三个阶段的实操训练,实现CDIO的“构想-设计-实施-运作”全过程。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群整合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理论课和实验课、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设计和校外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实践等课程内容。通过2009级至2014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课程组老师对各课程大纲进行反复讨论和修订,课程现已能使学生掌握单元分离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的前提下,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对自己的选择作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佳方案和合理的设计的有益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三、依据CDIO的学生考核体系的建立

新的教学理念融于教学中后,必须有与之相适宜且具可操作性的考核体系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等方面客观的给与评定。课程组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引导,以“课题”而非“课程”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下,从学习单元操作原理开始,到单元分离过程设计,从工程实际角度选取并确定课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探究式学习考核方式丰富,其包括试卷、实验、设计说明书、绘制图纸、企业实践调查、项目可行性分析、模拟演示制作、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工程实践、创新创业中循序渐进地成长提高。由于考核评价的科学规范与方式灵活多样,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参与,形成了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4-5]。

四、总结

CDIO理念的融入课程的设计以来,在教师共同努力提高和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完善的良好运行下,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共享知识的能力,发现知识的能力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得到社会各界多方肯定。学生就业率考研率稳中有升,学生在省市级乃至全国的“技能竞赛”、 “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创业大赛”“节能减排”的比赛中斩获佳绩。实践证明,融合CDIO理念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现培养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韦琴,梅辉,吕凯波.基于CDIO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设计初探——以《食品检验标准与实践》为例[J].考试周刊,2016,(12):221-223.

[2]李颖,马筱聪,高殿荣.CDIO改革环境下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0,334):38-40.

[3]张凤娥,薛健飞,李定龙等.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2,27(12):8-10.

[4]吕凯波,吴士筠,徐文广.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3,(27):66-68.

[5]刘慧玲.探索基于CDIO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6):39-40.

作者简介:

吕凯波(1982-),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及贮藏。

通讯作者:柯斌清(1962-),男,汉族,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化学化工。

猜你喜欢

课程群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基于课程群的软件工程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