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2016-06-16于春阳
【摘要】本文从专业应用和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探索高职专业英语的教与学,把专业英语和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及就业服务。
【关键词】服装 专业英语 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服装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浙纺服院政办【2014】50号)。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3-01
目前,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外贸的日益发展与扩大,企业急需大量的既懂服装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外贸专业人才[1];此外,伴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国际间学生交流机会增多,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服装院校及企业学习,国内院校学生亦可通过交换出国进行短中长期的学习,这都要求加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关于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一、我院实情
1.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薄弱。我院生源一种是普高生,一种是职高生,还有一部分是提前招生及单考单招学生。学生英语水平大不相同,普高生英语水平相对最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词汇量,同时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而职高、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的学生大多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词汇量极其匮乏,英语基础很差,且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
2.在授课模式上,以理论为主且居多,实操辅且量少。《服装专业英语》以前多为纯理论课,实践比重小,仅约占总课时的10-20%,学生没能体会到学以致用在哪里。
3.在课堂角色分配上,教师占主导,学生占被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课堂教学,重“教”以讲述式为主,对学生“学及接受”的关注度不够。老师为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及让学生多学,拼命地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4.课程的标准、教材及教学进度统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标准、教学进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会造成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学习效果好些,另外一批学生就会因基础差,兴趣低而弃学。
5.考核方式单一。在课程结束时,仅以一张期末笔试试卷判定学生这门课程的成绩,不能全面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掌握程度。
二、我院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为突显高职办学的本质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上述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院的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教学方法上,以学促教,加强实践。以学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就对学生明确好课程内容,课程结束后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同时下发学生涵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时刻提醒学生。其次提前一周将授课资料发给学生,资料里要有由深入浅出的问题,重点难点,达到的能力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此外推荐相关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激发兴趣后,要融入挑战“服装外贸实单,实操演练”。使学生明确用处,积极参战。实单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紧迫感、责任感。同时实单也可以把翻译理解,沟通写作综合应用起来。通过以写促学突显实践教学的优势。语言学习中著名的Swain(1985)的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指出:写作是一种输出,而且是一种“可理解的输出”。当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就会积极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考虑用词、语法,通过沟通的书写,使所学专业词汇得到巩固并深化。
2.教学内容上,分方向,分层次,细化教学内容,差异侧重。服装工艺方向3+2学生,教学内容选择服装面辅料基础知识;服装分类及结构、工艺;外贸订单理解[2]。重点在于服装、面辅料基础表述;外贸订单的翻译与理解。普高三年制学生,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合同信函、E?鄄mail沟通、测试申请及各相关检验报告。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教学内容在工艺3+2基础上增加服装设计师、品牌、流行资讯等。重点为面辅料、流行资讯报道。结合专业设定侧重点,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例如工艺技术方向普高学生通过强化订单理解、客户沟通等为毕业后从事外贸打基础;服装设计的学生通过材料、流行趋势、资讯等的强化为其毕业后的助理设计师职位打下基础。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专业英语的教学形式有同学们提问,老师答疑解惑;有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有小组合作,同学点评;有外教、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训练与加强学生的口语及实践应用能力等。从能力本位出发,争取听说读写全面加强提高。
4.课程考核方式,改变单一试卷考核,融入并注重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单一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改为笔试加过程评价。笔试强调了学生的写作、拼写、理解与书面等的综合应用,是课程结束时的最后一张大试卷。过程评价是对学生的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的阶段性评价。可细分为朗读、口语交流,听力理解,课堂参与度。朗读是针对改变学生只会看,写,发音不准,强调增强学生发音、自信心而设计的。口语及听力纳入到考试成绩里是因为听是信息的输入,说则是综合利用词汇,语法规则进行的信息输出[3]。口语和听力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与人沟通交流、临场应变的能力。课堂参与度反应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投入度、对团队合作的重视程度,为其今后工作的职业素养打基础。课程考核占比为:笔试50%;朗读、口语交流、听力理解、课程参与度分别占10%;15%;15%;1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课程改革后的成果及收获
将实践教学上升到主体地位,在实践中融入理论的讲解,企业实单、E?鄄mail沟通等强化了学生的学以致用;以学促学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写促学巩固和加深应用,此外角色的互换,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加结果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未来,随着服装外贸业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服装专业英语课程也会成为服装专业的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必须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开发与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服装企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赵莉.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的创新——以服装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创新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0:72-73
[2]周爱英.实用纺织服装外贸英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
[3]胡晓希.如何提高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科技信息,2008(3):244
作者简介:
于春阳(1976-),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外贸理单跟单,服装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