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2016-06-16潘怡
潘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走出国门看世界是现代人的一种新时尚,出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支柱——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我国出境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
一、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
根据近年来旅行组织提供的资料,结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银联国际联合主办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可明显看出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呈现增长趋势,并于去年实现出境旅游人数破亿,也是全球第一个拥有亿人次的出境人数的国家。虽然我国出境人数规模巨大,但主要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如广州,上海,福建,浙江等,存在区域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出境旅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成为全民的消费行为。并且出境统计数据中指出,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是将旅游港澳台的人数一并纳入计算,有将近七成的出境旅客是前往港澳台地区,而真正意义上的出境人数只有三成左右,意味着我国目前出境旅游还是以短途旅行为主。
二、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出境旅游已不再是单一的观光模式,或者商务公事的原因。旅游的动机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可能因为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而产生了出境旅游的需要,例如学术上的国际交流,研究古遗址,科考等。也可能是因为人们想要休养,想要放松自己而选择出境旅游,这类人大部分是选择风景气候均宜人的地区进行较为长期的度假。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由于某国的关税汇率低而选择出境旅游,主要目的是进行大肆购物。这类比重在出境旅游动机中将增加,但短时间内只有洲内旅游即短途旅行会有较大改变,跨洲旅行将仍以商务需要为主。
(二)中国出境旅游的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正处在不断扩张的阶段,但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到出境旅游相关企业对旅游市场结构的影响,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近几年才形成,总体上对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还不够,发展的空间很大。航空运输领域首当其冲,将持续发展壮大。一般情况下出境旅客会选择舒适快捷的交通方式,即飞机,但机票的高额费用是限制国民出境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境规模扩大,国际合作增多,更多的航空公司将意识到中国出境旅游运输市场有利可图,不断增加国际航线,互相竞争采取降低票价吸引客户,旅游总价格的减少使我国更多国民能接受出境旅游的费用,于是带来相互促进双赢的局面。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市场容量,因为出境旅游相关员工增加,所占市场容量的份额变大,而市场容量也会相应变大。因此出境旅游相关部门必将带领相关企业,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出境旅游的消费情况分析
中国出境旅游的人群早期带给世界的形象是“走马观花”和“疯狂采购”,一项调查中谈到,早期中国人出境旅游12天的平均费用为2000美元,其中购物占到近一半,当时中国人民出境消费存在虚高现象。这种由于攀比或需要给亲友带礼物而引起高消费的情况,已经慢慢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完善,出境规模的扩大,出境人群的增多以及中国政府对关税相关的WTO保证而改变,我国国民出境消费情况正向着理性化发展。国民出境并不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疯狂拍照,购物,对游览的国家没有了解,只是单纯证明来过。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国民出境游的预订时间提前四十几天,这样人们就有充足的时间来为自己的旅游做准备,选择目的地,了解游览国家的风土人情,制定游览路线。特别是衣食住行中的住这一项,预订酒店的数目在不断增加,而退房数量也在增加,变相说明我国国民出境旅游考虑更为周密,越提前越从容,显得更有理性。并且国民对于所选国家的综合性体验要求更高,消费范围更大,不局限于热门景点的观光,或许只是在酒店附近的咖啡馆静静喝些下午茶,和当地居民聊聊天,融入日常生活感受不一样的氛围。虽然购物仍然是消费的主体,但消费对象慢慢从名牌首饰向实用性更强的商品转移,国民出境购物方面会变得更理性化。
三、中国出境旅游的前景
中国正在加快出境旅游市场的成熟,以期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相关出境政策会不断改进和松动,有了坚实的国家经济和政治基础,以及国外相关组织的参与协作,相信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将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根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总结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方向为规模化,理性化,多元化,日常化。而且随着铁路覆盖率的攀升,我国城市化进展加快,可以预见中西部地区不久会迎来出境旅游的首轮热潮,进一步促进出境市场的全民化和规模化。
四、结语
旅游是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能够出国旅游更是大众新时代下的新向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归功于国内外相关组织携手促进出境旅游市场的成熟,出境旅游的费用将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国民能够接受出境旅行,而出境旅客不论从目的,消费情况都趋于理性化与多元化,向世界展示我国国民良好的形象与风范。
(作者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