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2016-06-16周福
周福
摘要: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各种群体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较之于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相容性和能动性,教育过程的群体性和交互性,教育环境的渗透性和激励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育传播的快速性和高效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各种群体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新形势下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起点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它以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群体为对象,把群体看成社会的一种基本单元,研究群体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群体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可以分为少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老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等;按群体教育对象的职业不同,可以分为工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农民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干部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军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等;按群体教育对象的生活工作地区不同,可以分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城市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按群体教育对象所在社会组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正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按群体教育对象的文化程度不同,可以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小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它较之于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相容性和能动性,教育过程的群体性和交互性,教育环境的
渗透性和激励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育传播的快速性和高效性等基本特征。
一、教育对象的相容性和能动性
第一,相容性。教育对象的相容性,是指教育对象群体的成员基于某些相同或类似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而产生的认同感,并在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方面能够彼此为对方从心理上所包容和接受。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象同属一个群体,对象群体中不同的个体成员在群体行为规范或群体行为价值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全体成员产生认同感及心理连动性和相容性,由此也营造了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情基础,可以增强影响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凡是运作正常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度也比较高,成员之间不仅能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而且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都趋向一致,对群体都富有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依恋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1],教育对象群体心理相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起来就会轻松自如。教育主体可以通过了解对象群体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如说理,暗示、情绪感染、人际关系协调等方法来控制、引导教育对象心理,达到对象群体成员心理相容以及教育主、客体心理相容,从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俗语说:“酒向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同志相得,同爱相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感”,都说明的是这个道理。
第二,能动性。教育对象的能动性是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又不同于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和有所选择的特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能动地接受教育。因为各种群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心态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和群体氛围,这使群体成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会产生能动的过滤和选择作用。这种能动的选择性一是表现在符合接受者群体的传统文化视野的思想信息容易被接纳,反之则难以被接纳,甚至完全拒斥;二是表现在接受过程中,人们对原有的思想文化信息,会按照群体形成的传统文化视野加以理解和改造,或予以创新”[1]。此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还表现为创造性。一方面,群体成员在接受教育时,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在群体感染、群体激励的影响下,超越现实的自我,达到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群体教育活动也具有多边性,是一种多边性活动,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群体对象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促进教育群体主体或个体主体的自身学习,从而有助于完善教育实施方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过程的群体性和交互性
第一,群体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成员社会性的具体表征。人们往往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群体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社会方式。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重要结构要素,它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主要形成于群体,人的社会性正是通过的人的群体性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类活动”形式,它要观察、影响、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心理以及行为,达到群体教育效果,就要在群体之中来探究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善于从教育对象的社会关系和群体环境中去下功夫,不同的对象群体有不同的结构,也存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因而所要采取的教育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交互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群体与教育主体内外部之间所表现出的多维度的相互接触、相互认知、相互选择、相互反馈等特征。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交互”的一般定义是“相互作用”的意思,教育学意义的交互性强调通过一定的情境,运用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而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它是一种双向或多向流动,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对象群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其过程包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认知、相互选择、相互反馈等。比如“网络环境下,教师通过交互界面向各个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学生和教师进行交互或在教师的允许下通过协商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并最终取得一致意见”[3],这就是一种情形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群体成员之间,通过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群体压力、群体感染、群际互动、群体模仿等影响和改变群体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把人类文化按照传递的方式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4],在前喻文化中晚辈向长辈学习,在并喻文化中晚辈、长辈的学习都是在同辈人之间进行的,在后喻文化中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米德所归纳的三种文化类型应该是交叉、重叠的。尤其在我国社会分化加大的转型阶段,在并喻文化环境中学习尤显重要,并喻文化环境的交互性不言而喻。可以认为,同辈群体环境就是一个交互性强的并喻文化环境,它是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
三、教育环境的渗透性和激励性
第一,渗透性。渗透性是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质,是指教育主体通过借助、利用、创设群体氛围等教育环境对对象群体进行教育所表现出的熏陶性、浸润性、铸造性等特征。早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环境对人的浸润作用,有“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湘水以静心情”之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环境,主要指的是群体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它主要是指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观念等。群体是孕育个体类本质的摇篮,以某种群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微观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的差异对个性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条件,而且是人之所以为某人的影响因素,群体熔炉的迥异铸造出个人不同的思想修养、职业技能和民族心理等。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运用群体环境的渗透铸造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它可以正确运用群体暗示、模仿、感染等对于人际互动产生影响,引导教育对象进行积极行为,可以通过建设群体文化、培育群体精神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比如班风、校风是就集体成员精神风貌的反映,它既是集体培育的结果,又是影响集体的教育因素,优良的校风、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学生长期沐浴其中,受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激励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性主要是指利用教育对象所属群体环境的激励影响所表现出的期望性、积极性、动力性等属性。行为科学家认为,激励是通过某种方式引发行为,并促进行为以积极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有效的激励是满足群体成员需要,引发其积极向上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由此,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性可以体现为对象群体环境对其的激发、推动和加强作用。童彭庆就指出了,“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会自发产生竞赛的动机,这种竞赛动机激劝个人全力以赴。社会心理学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们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在群体活动的情境下,个人的求成动机一般会表现得更强烈。实践证明,在两个人一起工作的情景下,即使没有任何竞赛指标,个人的工作效率也可能会比其单独工作情况下高些。产生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就在于,群体活动使其成员产生竞赛动机,竞赛动机产生工作活力和工作效率”[5]。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利用对象群体成员的竞争心理,营造竞赛氛围,使其自发地产生危机感和维护群体相对优势的共同心理以及促使群体获得最大优势的内激力,从而调动群体成员思想行为的积极性,促进群体内部团结,增加群体的凝聚力,从而达到实现调节、转化群体成员思想行为的目标。
四、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第一,多样性。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理解是广泛意义上的,泛指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式、方法、活动等所有形式的总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是针对教育对象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言的,可以表现为教育载体的多样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等。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群体是多种多样的,按有无正式组织机构,可以分为正式组织群体和非正式组织群体;按其职业不同,可以分为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军人群体等;按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不同,可以分为合资企业主群体、私营企业主群体、个体劳动者群体等;按其劳动和工作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脑力劳动者群体和体力劳动者群体,管理者群体和被管理者群体,领导者群体和被领导者群体;按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等。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是不同的,所采取的教育形式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教育主体针对不同的对象群体,借助多种载体,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营造群体氛围,使之接受并内化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第二,综合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以多方面有利因素的结合和组合,促进对象群体思想道德的提高。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多群体的教育,它必须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横向上要受到外部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内部个体心理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纵向上会有一个或多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和渐次发展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集塑造教育、改造教育和养成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必须顺应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式和结合多种教育因素,诱导受教育者逐渐接受教育内容并吸收转化为自我认识与行为”[6]。由此,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必须是综合性的,它可以表现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教育形式的结合,学校与社会教育形式的结合,城市与农村教育形式的结合,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形式的结合等。
五、教育传播的快速性和高效性
第一,快速性。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传播活动,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性主要是体现为信息传播的快速性。社会群体的快速流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通过群体暗示、群体示范等群体传播方式,拥有良好的社会化语境,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个体往往会遵从群体的意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似乎完全出于个人决定的行为,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在的“群体”即群体规范的影响,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往往传播得很快。
第二,高效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效性,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受教育面广,二是教育影响力大,效果明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小群体形式的教育人数较少外,其它群体都是人数较多的、受众较广的教育形式,从资源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投入群体所获得的是面受益,而投入个人所获得的是点受益,不言而喻,面受益比点受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疑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群体成员交互、互惠所达成的同化、趋同效应,所形成的较强的群体凝聚力和良好的群体风气,是个别思想政治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具有高效性。另外,群体对于个体来说,不是简单的一对多的概念,群体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的个体集合而成,它的作用不是自然数的简单相加,而是会产生几何效应的,它可以产生“蝴蝶效应”,使微小的有利因素无限变大而使教育成果无限增大。在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中,教育者充分利用群体效应和群体规范的力量,增强群体压力,就可以促使受教育者趋同并接受群体规范,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胡 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06-2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20.
[3]张 杰.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J].中国电化教育,2003(2):73-75.
[4]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郑州:河南出版社,1987:85-86.
[5]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66.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3.
(责任编辑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