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还是不脱,英国左右为难

2016-06-16

南方周末 2016-06-16
关键词:欧派英国人卡梅伦

英国留在欧盟,意味着英国政府不能限制欧盟其他国家的移民进入英国。但每增加100名移民,便会有23名英国人找不到工作,2015年英国净增移民高达33.3万人。

若脱离欧盟,英国财政研究所预测,国家公共财政将面临200亿到400亿英镑的缺口。汇丰银行预测,可能导致英镑贬值约20%,并造成英国GDP下降1.5个百分点。英国财政大臣说,该国人均年收入将减少约4000英镑。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周范才

发自伦敦

在距离2016年6月23日英国是否脱离欧盟的“脱欧”公投日渐临近的时刻,经典的莎士比亚之问——“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是或否,这是个问题),摆在了6500万英国人面前。

走在伦敦的街头,不时能看到私家车的窗玻璃上贴着“投票留下”或是“投票离开”的贴纸;最近一周来,位于伦敦国王十字街附近的某艺术中心门口的显示屏上,一刻不停地滚动播放着不同立场的政治人物们的表态;而几乎全伦敦的医疗机构的外墙或者门口都打出了醒目的标语:留下来,不要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遭到损害。

此前,根据英国媒体发布的多份民调,“挺欧派”始终占据上风。然而,上周五晚上由英国本土智库布鲁日集团委托英国知名民调机构Opinuim发布的一份最新民调却显示,“脱欧派”罕有地以大幅度的比例领先“挺欧派”,领先幅度更是高达19个百分点。同一天晚上,由英国独立报委托另一家调研公司ORB发布的民调也显示,主张脱离欧盟的支持率以10个百分点胜出。

虽然独立报特意选在英国股市、汇市收盘之后才公布这一结果,但消息传出时尚未收盘的北美股市、汇市却震荡下跌,英镑汇率更是在当天收盘前跌幅一度高达1.9%。

不过,由于参与公投的英国选民网上注册于6月9日午夜零点方才截止,而BBC报道的数据显示当周激增了约150万新选民完成注册。看来不到最后一刻,英国脱欧公投的最后结果仍未可知。

移民问题之争

移民问题是英国“脱欧”公投的核心问题,大量移民的涌入对英国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6月10日晚上,欧洲杯揭幕战当晚,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门口的一家伦敦传统酒吧碰到英国人大卫时,他对两周后的脱欧公投似乎比对眼下的欧洲杯更感兴趣。

“我还没有决定。”大卫说,他最近一直在追踪各种民调和电视辩论,针对当前“留欧”与“脱欧”支持率胶着的状态,他特意强调,“像我这样还没有下定决心的人将会决定英国和欧洲的命运。”

大卫在伦敦经营着一家电信工程贸易公司,他从中国市场买来电信光缆等产品,在欧洲销售。他不否认自己的公司正是受益于英国作为欧盟市场一员的巨大优势,但对不断涌入英国的移民却态度谨慎。

事实上,移民问题始终是“留欧”与“脱欧”两派阵营争辩最为激烈的议题。某种程度上,英国政府和民众对待移民的态度将决定英国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

人员在欧盟成员国内自由流动,是欧盟信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留在欧盟意味着,英国政府不能限制欧盟其他国家的移民进入英国。

据英国统计局今年5月25日发布的消息,2015年英国净增移民高达33.3万人,这是有记录以来英国史上第二高的纪录。这一点也在近一个多月以来,被“脱欧派”反复强调:英国留在欧盟将无法管控好移民问题,要知道现任的卡梅伦政府自2010年当选以来一再承诺,净增移民目标要控制在10万人以内。

伦敦一家名为“移民观察”的机构6月13日发布的报告称,如果英国人投票选择留在欧盟,英国在未来20年每年净增移民将超过25万人,而其中60%将来自欧盟,“这将永远改变英国。”该机构称。

的确,大量移民的涌入对英国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压力。2014年,英国移民事务咨询委员会(MAC)曾发布一份调查报告,透露每增加100名移民,便会有23名英国人找不到工作。

英国增长的移民数量中,占大头的正是来自于欧盟国家。在英国多地的不少工厂内,近一半的劳动力来自波兰、拉脱维亚、保加利亚等欠发达的欧盟国家。

为此,卡梅伦曾不惜以举行全民公投退出欧盟为由,要求欧盟准许英国提高成员国移民进入英国的门槛。这招致了其他欧盟国家的反对,尤其是作为当今欧洲领导者之一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鲜明地表示,宁愿英国退出欧盟,也不能在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基本原则上做出任何妥协。

早在今年2月,经过艰苦谈判,英国曾和欧盟领导层达成过一份妥协性的协议,包括欧盟准许英国施行一项为期七年的“紧急刹车令”,即限制移民申领英国福利,以避免突然涌入的移民群体对英国现行福利体系的冲击,但英国必须在七年之后无条件撤销这一“刹车令”。

就此,卡梅伦政府还先后宣布过一系列具体的应对举措。今年初,据英国《卫报》报道,卡梅伦警告移民英国的穆斯林妇女,如果她们在抵达英国两年半后仍无法通过一份英语测试,就将被遣返。卡梅伦说,如果穆斯林移民不能掌握英语,不仅增加了融入英国社会的难度,也更易受到“伊斯兰国”发布的极端信息的影响。

英国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曾警告,如果未来土耳其获准加入欧盟,英国将面临更大的移民压力。对此,卡梅伦于今年5月做客英国天空电视台时,公开宣称如果按照当前的谈判进度,“土耳其估计能在3000年左右加入欧盟。”要知道,5年前卡梅伦访问土耳其时,曾承诺过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

伦敦时间6月2日晚上8点,强烈呼吁英国人选择留在欧盟的首相卡梅伦率先亮相英国天空新闻台的演播室,现场观众抛给他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关于其移民政策。

卡梅伦辩驳称,在他前后的两个任期之内,有120万欧盟移民进入英国,不过也有60万人去欧盟找到工作,“这确实是英国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但退出欧盟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卡梅伦不乏重量级的支持者。6月13日,前首相戈登·布朗在英国中部城市莱斯特的一次集会上亮相,告诫他的工党支持者,英国人的选项“是领导欧洲,而不是离开欧洲”。针对作为工党铁杆的平民大众所忧虑的移民问题,布朗也承诺他所在的反对党将会推出更为详细的计划,帮助英国各个社区缓解高涨的移民压力。

甚至向来避免就争议事项公开发声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也投书英国《星期日邮报》,安抚焦虑的信众在面对移民问题时“不要向内心邪恶的本性屈服”。

不过,在脱欧运动的主要旗手、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看来,现行的政策下,卡梅伦首相根本无法兑现当年竞选时承诺的移民控制目标,因为“移民问题的控制权掌握在欧盟手中”。约翰逊认为,英国控制移民人数的唯一办法,就是脱离欧盟。

6月13日中午,在毗邻伦敦罗素广场的一栋建筑物前,英国社会主义平等党的数名成员抬过来一张宣传桌,向过往的行人散发资料,号召人们“积极抵制”此次脱欧公投。

一位老年党员激动地告诉南方周末,无论是“挺欧派”还是“脱欧派”倡导的都是“粗鲁的”移民限制条款,都将严重地损害普通劳工阶级的利益。

“脱欧”的成本

卡梅伦说,一旦英国退出欧盟,意味着需要重新启动与欧盟各项贸易、人员往来协定的谈判,重新商讨现已存在的53个经贸合约,而这一过程据他估计将需要10年。

英国人的“脱欧”冲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英国与欧洲大陆相隔一条英吉利海峡,地理上较为孤立。在历史上,“日不落帝国”英国曾长期奉行“光荣孤立政策”。1957年,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在法国、德国的主导倡议下成立,英国拒不参与,还联合奥地利、瑞士等国于1960年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直到1973年,英国才与爱尔兰、丹麦等国加入欧共体。但之后,英国又拒绝加入欧元区。

拒绝加入欧元区,背后是经济的考量。在欧盟中,英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相对较低,英镑坚挺,而欧元区各国的经济状况良莠不齐,一些经济形势很差的国家却选择高福利政策,拖累整个欧盟。比如几年前希腊、爱尔兰等五国爆发债务危机时,欧盟拿出250亿欧元给希腊救火,又联合IMF拨款640亿欧元给爱尔兰纾困。

与政治家们的思维不同,伦敦街头的酒吧里泡吧的普通英国人更关切的是,脱欧与否对自身的影响。

6月12日晚,笔者在伦敦托特纳姆考特路一家酒吧碰到正在观看本届欧洲杯英格兰队首秀的本恩时,他正一边盯着电视屏幕,一边和同伴柯文热烈讨论着这几天政治人物们的电视辩论。

本恩是伦敦一家电视台的音频编辑,脱欧与否对他而言最直接的关系是,他的女朋友是西班牙人,在英国,跨国婚姻在工作和生活上不受任何影响。那么,脱欧之后呢?

这正是卡梅伦6月初亮相电视辩论时向普通英国人所提出的警告:退出欧盟,英国将步入一个漫长的“不稳定时期”。卡梅伦说,一旦英国退出欧盟,意味着需要重新启动与欧盟各项贸易、人员往来协定的谈判,重新商讨现已存在的53个经贸合约,而这一过程据他估计将需要十年!

本恩和同伴辩论的话题还包括卡梅伦当晚在BBC一档政治访谈节目中,针对英国一旦退欧将不得不削减养老金的警告。

“脱欧派”曾一再强调,按照当前标准,英国平均每周要向欧盟支付3.5亿英镑(约33亿元人民币)“会费”,如果脱离欧盟,这笔巨额的摊派费便可以节省下来用于改善公共服务。

在卡梅伦的第一个任期中,他曾承诺能为维持当前每周约119英镑(约1100元人民币)的国家养老金提供三重保障,使其能与国民的平均收入或通胀率保持同步。但是,如果英国一旦退出欧盟,“我将不得不废止这所谓的三重保障。”

卡梅伦引用英国财政研究所的一份研究预测表示,脱离欧盟后英国公共财政将面临200亿到400亿英镑的缺口,最终这将不得不通过增税、增加额外借款、削减开支等手段来填补,而这也将意味着“政府未来将无法确保在养老金、国民医疗服务和防务上的支出”,甚至“领养老金人员乘坐免费巴士、免收电视执照费等福利也将被取消”。

财政大臣奥斯本甚至给出了英国人收入将下跌的具体数字:脱离欧盟后,平均每个英国人的年收入将减少约4000英镑。

卡梅伦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据德国之声引述英国某智库公司的预估,退出欧盟意味着伦敦将损失掉约10万个工作岗位。欧盟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也发出警告,一旦英国退出欧盟,它将不得不向巴黎等地转移上千个工作岗位。此外,根据汇丰银行的预测,英国退出欧盟还可能导致英镑贬值约20%,并造成英国GDP下降1.5个百分点。

6月14日,英国反对党工党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在伦敦的集会上劝告他的工党支持者,脱离欧洲将对英国人的工作机会和工人权利造成威胁,“如果想巩固过去通过和欧洲的工会合作所争取到的工作机会、更多的假日、免于被歧视的工作权利,我们就应该选择留下继续和欧洲各国工会、工人和社会主义政党展开合作。”

可能被波及的还有英国房市。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近来不少房地产商纷纷在合同中添加了额外的“脱欧条款”,即6月23日之后若英国脱欧,投资者可以选择退出交易;而伦敦某房地产商今年一季度的买家数量同比下降了50%。

奥兰多惨案波及“脱欧”议题

英国一直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英国一旦脱欧,势必对中欧关系造成长期影响。

就在公投结果依然晦暗不明的关键时刻,大洋彼岸又发生了“奥兰多惨案”,更引发了敏感的“移民”问题争论。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深夜,29岁的阿富汗裔美国穆斯林奥马尔·马丁冲进奥兰多一家同性恋酒吧疯狂扫射,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伤,事后中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对此事件负责。

这场悲剧也为坚定的英国“脱欧派”提供了有力的口实。

6月13日下午,英国脱欧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前英国内阁大臣邓肯·史密斯在接受BBC采访时提到,“欧洲刑警组织最近提醒英国内政部长,除非英国能控制移民,否则对我们生活与安全的威胁将一直存在。”他还警告说,如果继续留在欧盟,“英国在2030年前将不得不新建7座监狱以应付不断涌入的移民犯罪。”

奥兰多惨案发生后,英国一家跨党派的“脱欧”运动组织Leave.EU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了一款海报,号召只有选择离开欧盟才能避免“奥兰多式的暴行”在英国上演:在一张在沙漠里挥舞着枪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的合影照片上,醒目地写着“伊斯兰极端主义是我们生活方式的真正威胁”、“趁不久的将来奥兰多式的暴行在这里上演之前,马上行动起来”。

不过,该海报事后因遭到各界的猛烈抨击而撤下。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在推特上批评该行为“令人可耻”:任何把奥兰多的悲剧与“脱欧”公投联系起来的策略,都必须遭到谴责。

在伦敦工作、学习的中国人大多对英国是否留在欧洲,并不关心。“如果中国人去其他欧洲国家也不需要单独签证了,我应该会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一位在伦敦肯辛顿公园附近的法国签证中心排队申领申根签证的中国女留学生告诉南方周末,由于英国没有加入欧洲申根区,她拿着英国留学生签证也无法直接前往欧洲大陆旅游。

已经在伦敦生活、工作超过了十年的崔琦去年在伦敦创立了一家名为Super-in的跨境电商,期待把更多英国本土的时尚品牌通过互联网引进中国巨大的市场。

“英国真要退出欧盟了,可能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更有好处。”崔琦表现出一位前银行分析师的冷静,“这样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就属于同等地位,而且因为它们不再有法律和贸易上的优惠地位,中国公司可能更具竞争力。”

一篇BBC中文网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显然并不希望看到英国离开欧盟。该文章援引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外交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东亚国际项目主管于洁的观点称,英国一直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英国一旦脱欧,势必对中欧关系造成长期影响。

猜你喜欢

欧派英国人卡梅伦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当定制邂逅时装秀 欧派衣柜花式秀幸福
谈天气
远离是非之地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