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花凤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路径研究
2016-06-16杨飞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532200
杨飞雪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532200)
壮族花凤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路径研究
杨飞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532200)
摘要:通过金龙镇板烟屯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传承着风格浓郁、形式独特的花凤舞。它在当地不仅是独一无二的标志,更是通天娱人的介质。花凤舞是以天琴、二胡等乐器伴奏融合花凤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天琴、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中,能听到原生态音乐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本民族的智慧;花凤在风格独特的伴奏中起舞,足以释放内心的情感。整个艺术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完美展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结合教育手段来探讨花凤舞的传承发展路径。
关键词:广西;壮族;花凤舞;布傣人
获得资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名称:《左江流域民间舞蹈生存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15BJ07
壮族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壮族舞蹈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当地某一风俗节日,或是对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反应和庆祝,阐释着壮族人们的风俗人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其中跨境族群布傣(或布岱)独具风格的花凤舞就是壮族民间舞蹈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布傣(或布岱)作为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也经历了几次民族的归属。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曾自报“苗族”“彝族”,后来改报为“傣族”,1958年被定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本文就是从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的大背景出发,研究“板烟屯”壮族花凤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路径等问题。板烟屯村民历代传承着神秘的天琴文化和喻天娱人的花凤舞。花凤舞在当地属于红白喜事节庆假日必须出现的标志,而近些年来却存在明显的传承压力。是因为归属民族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政府缺少应有的重视,还是传承模式本身存在着巨大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深入壮族花凤舞之乡板烟屯进行深入研究。
一、壮族花凤舞之来源
位于广西龙州县中越边境金龙镇的板烟屯,居住着 153户,近六百人,该屯与越南的板境屯相距不过五百米。以种植水稻为主,甘蔗和木薯为辅。一年中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为侬垌节,最具代表性的族群文化是与天琴、唢呐、笛子、二胡伴奏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花凤舞。独特的花凤舞可谓是左江流域一颗璀璨的艺术瑰宝。它也仅为崇左市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独有。
花凤舞是上古时期中国南方的一种民间乐舞,称“持羽舞”,最早见载于《周礼》之中,属中国古代周王朝“散乐”中“夷乐”的范畴,具有悠悠千年的历史。关于花凤舞的来源,金龙镇贵平村村板烟屯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主人公叫马良,很久之前,还在马良幼年的时候,他便失去父亲,家里失去顶梁柱母亲很快因为心力交瘁而卧床不起。七岁时,马良便包揽了所有家务,白天放牛,晚上照料母亲。有一天,他在村头草坪放牛时捡到的一个破猪笼,玩心大发他将猪笼套上他的破衣服,后面插上芦苇,弓腰舞动起来。他一边舞动,一边摆动着手里的一节破边的芭蕉叶杆,使其发出咯咯的响声,逗的放牛的大人小孩捧腹大笑,赞不绝口。一位老人看后对马良讲,你何不拿回家舞动逗你母亲开心,让她的病早点好起来。马良听后,把东西带回家舞动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看,母亲忍不住发出久违的甜笑声,病果然很快就好起来了。有关花凤舞的历史渊源板烟屯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所以花凤舞也因此有了幽默风趣、随曲风起舞的表演特点。
根据向板烟屯花凤舞队第十代传承人马贵益了解,板烟屯的布傣族和越南接壤的岱族是同源,后因划分领域属于中国领土,逐渐把唱词转变为国内听得懂的土话。花凤舞这个活跃在中越边境的民间乐舞形式也是1985年才由专家由“鹤舞”更名为“花凤舞”的。
花凤舞表演现场(杨飞雪 摄)
二、壮族花凤舞之文化内涵
(一)地域性
位于广西左江流域的板烟屯世代传承着花凤舞,它坐落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西北面紧与越南下琅县管辖的停丘、板境、陇域三村屯接壤,东南面直通金龙镇和龙州县城。板烟屯是金龙镇屈指可数的布傣边民聚集的大屯之一,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反过来说,正是板烟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传统民族文化保存就相对较好,这使花凤舞当下成了边陲少数民族文化最活跃的一颗明珠,尤其是成了中越边民友好往来的一座友谊桥梁。
地理国界虽然无法从生活习俗、语言上割裂中越两国布傣族群的共通性,但是对于两地边民的国家认同感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殊的地域使得金龙板烟屯布傣族人的民俗文化、舞蹈风格都和越南布傣族群产生了一定的区别。而花凤舞又与传统壮族民间舞蹈有很大的不同。与传统的壮族体现生活场景和劳动画面的舞蹈相比,花凤舞更多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舞者半蹲起舞时,最能表达情绪的动作当属步伐。据民间艺人马贵益介绍,表现悲伤和表现喜悦的步伐是大不相同的。喜悦都为左右跳步,而悲伤时,常出现踏步和下蹲的动作。具体含义艺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是祖祖辈辈这么流传下来,一代代人口传身授继承下来的产物。
(二)民俗性
花凤舞舞者身披花凤,花凤形制特别,凤身、凤尾以竹变成骨架套上绸料而成;颈部头部和嘴巴为木质雕刻而成。颈部可自由转动,头上粘着羽翼毛,嘴巴上下可活动,一条棉线控制张合,拉动时发出咯咯的声音半蹲起舞,上身配合整体节奏控制凤头咯咯作响。花凤舞是集舞蹈、武术、戏曲、乐器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与其说是舞蹈,其实更像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金龙花凤舞常在婚庆、婚礼、丧葬等红白喜事的场合出现,有喻天娱人的功能。
据马贵益老艺人介绍,流传下来的曲子和相应的花凤舞一共就三套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套分别为《跑马曲》《敬酒歌》《喜迎新世纪》。后期因为民族审美的提高,所以花凤舞从服装道具,曲牌动作各个方面加入了创新。《敬酒歌》常出现在新婚、乔迁、节庆这样的欢腾场合。花凤人数成双作舞,配合节奏明朗的《敬酒歌》乐曲,体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庆祝场景。在新婚中的花凤舞主要形式是跟迎亲队伍一齐出现,为的就是个彩头增加喜气。不过花凤舞也非家家户户都会请来助兴的,因为这也是身份和贵气的一种体现。另外一首比较悲凉的曲牌是用于丧葬的场合居多,不过丧葬的场合也会因为某些家庭的要求来更换曲风。在这种仪式中花凤舞主要是通天娱人的一种媒介,祈求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不受折磨太平安康,予以安心。其实在中国民间无论哪个地域哪个民族都不少见这些民俗民风,也正是因为这些民俗,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丰富的文化土壤传承,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辈最应该重视和保护的财富。
(三)祭祀性
是金龙镇壮族特有的以祈福消灾为主旨的民间传统节日,其带有宗教信仰和很强的祭祀性。起源于先人对超自然力量和万物有灵存在的信仰。近些年来舞花凤成为侬峝节中一个颇有特色的亮点。其实,花凤舞和天琴作为“求务”里的重头戏,其实质在于娱人,更多的花凤是通天的一种介质,人们将美好的愿望祈福与天地间,通过花凤舞的形式与天神对话。充分体现了花凤舞又一大风格——祭祀性。
广西各少数民族除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外,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宗教观念,而保留着古老的多深信仰和敬神字符的民间祭祀习尚。各种民族和地域特有的节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在世之人希望上天庇佑、五谷丰登、子孙繁衍的美好愿望。近些年来花凤舞充当着侬峝节的重要部分。也是被蒙上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师们做完的相关仪式之后,便是颜色各异的花凤和舞狮的表演。身着红色法衣的法事活动操持者们手持各色法器和经书在前边开路,口中还念叨着相关的咒语。 紧随其后是两头彩狮和四只红、黄、蓝、绿四色花凤,花凤队的 6 名乐手同舞龙、舞狮的其他乐手一同在队伍两旁演奏。花凤开始环绕供品绕圈舞动,寓有神兽的祛除灾病、昭示吉祥之意。在神祗人员继续进行法事的同时,花凤、金龙和彩狮开始在供品台后嬉戏起来,时而围绕着龙珠跳跃起来竞相争抢,时而花凤与彩狮相互逗玩,时而又在金龙环绕的空地里各展风采,逗得周围的村民们捧腹大笑,整个场面洋溢着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
三、壮族花凤舞之传承路径
(一)加大政府扶持,建立传承基地
建立镇、村、屯三级保护机构,上下联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保护工作。尤其要巩固和完善花凤舞队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把板烟屯静态传承文化站做成有组织的保护基地。作为示范,推广其组织经验和传承经验,抓重点,抓示范,以点带面,促进花凤舞的全面保护和传承。支持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一切传承活动。龙州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民间集资、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补助、其他单位资助的办法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使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得以延续。继续举办侬峝节,滋养花凤舞的艺术氛围土壤。
壮族花凤舞文化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既有民俗文化的普遍规律,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保护中要研究其规律,遵循其规律,从而实现科学保护。对于花凤舞尤其要着眼于其稳定性和变异性,既要保护其稳定性,又要正视其变异发展,不可偏颇。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原则。花凤舞流传历史悠久,音乐和表演形式丰富多样。目前农村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变化中,农民的见识越来越广,审美观念也在迅速变化,花凤舞的表演形式极易发生演变,所以要深入调查,对它的历史原貌做全面记录。同时加强研究力度,通过研究进一步指导保护工作。动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静态保护的基础上,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实现花凤舞的活态传承。
(二)加大文化普及,传承民俗活动
传承的重点在教育,在与板烟屯艺人马贵益访谈的时候,能听出作为民间传承人的辛苦和无奈。笔者认为传承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它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发展地方特色的教学体制是关键。让在校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当地中小学多开展以健身为主题的民间文化趣味活动,将花凤舞引入其中,让同学们寓教于乐。在高校内部也可适当开展相关民族文化论坛和壮族花凤舞蹈沙龙来扩展花凤舞的知名度。它的开设不但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而且利用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生活,增强学生肢体协调性,民族荣誉感,也加强学生体质。使它能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有益于更好传承。另外高校舞蹈教师可结合自己有关课程,将具有民族性、边疆性的花凤舞引入课堂,力求让学生们在课堂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应结合相关理论文化知识沙龙,如民间舞蹈文化论坛、民俗与图腾文化论坛等,丰富专业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主力军学习热情。在了解民族历史、民俗信仰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传授原生态的壮族花凤舞,另一方面对传统的壮族花凤舞动作技术和特点进行提炼、整理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真切地领会壮族花凤舞的本体美。
(三)突出文化宣传,弘扬民族精神
民间对于已有的特色活动要保证其更顺利的发展传承下去,进一步保护好民俗活动和演出,培植壮族舞的民俗文化土壤,使它一如既往的扎根于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之中,保持生命力和原生态。同时可以积极开拓花凤舞商业市场演出,增加农民收入,争取保护和利用双赢的同时也达到了宣传的目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坚持形式和内涵的统一,努力使壮族花凤舞的文化价值在社会上得到确认和尊重,使板烟屯花凤舞得到农民的真爱主动传承,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正确处理遗传保护和乡村发展的关系,努力寻求新环境下壮族花凤舞不断传承的有效方式,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校内文化宣传可以结合校内活动,创造校内平台,给同学们学习交流本土民间艺术的平台。在结合自己调研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真正做到在学生周围的宣传作用。从而普及民族文化艺术,扩大受众群体,有效传承民族文化。
四、结语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不仅是民间传承人的工作,更是每个研究工作者乃至每位中国人的责任。在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呈现多样性的当下,我们创造的先进文化中,既要包括着现代的、科学的文化,也不能缺失了民族的、传统的、大众文化根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都是通过这些古老的、民间遗存的文化艺术生动的反映出来。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应当让当地宝贵的民俗舞蹈文化遗产进入校园,走进课堂,使教学和传承融为一体。传承、保护和弘扬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J].民族研究,2008(1).
[2]雷日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啵咧艺术研究——以板池屯为例[D].广西民族大学,2008.
[3]杨畅.广西龙州壮族花凤舞研究——以金龙镇板烟屯为例[D].广西民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