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国秀:陪伴孩子是一门学问

2016-06-15小单

现代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陪伴精神孩子

小单

【田国秀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交互作用分析项目专家。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学学会社会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第四届理事。研究领域为学校社会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抗逆力理论与应用、离婚家庭青少年研究、心理游戏辅导等。著有《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学校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究:基于微观政治社会学视角的研究》《抗逆力研究:应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我不想要“保护伞”:如何帮助孩子应对风险》等。译作有交互作用分析学说创立者伯恩的《人间游戏》一书。

田国秀教授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对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有深入研究。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孩子需要陪伴

记者(以下简称记):当下中国社会有两个很突出的问题:一个是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缺少陪伴;一个是老年人生活寂寞问题,孩子为事业拼搏,难得抽时间回家看看。两个问题联系起来看,似乎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不那么紧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又很突出。总之,在亲子关系这件事上,父母们好像难以找到平衡。您对此有何看法?

田国秀(以下简称田):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需要陪伴,尤其是孩子和老人。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许多父母的思想观念有待更新。我发现,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娇生惯养,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过分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精神陪伴上是缺失的。也就是说,物质享受过剩,精神陪伴不足。

记:精神陪伴缺失,许多父母的借口是太忙,抽不出时间。

田:这是实情。身处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社会,大家都在经济层面上追逐,忙碌使得父母无暇陪伴孩子;父母自己的精神生活比较匮乏,也容易忽视孩子需要的精神陪伴。陪伴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相处,不是说每天24小时都要黏在一起,但至少是要有时间在一起,抽不出时间,那么精神陪伴就无从谈起。另一个方面,由于课业压力大,孩子也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周末去补课,假期上辅导班,客观上也挤压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如果情况仅仅如此,那还可以慢慢改善,但是严重的问题来了:许多父母用过多的物质填补精神陪伴的空缺,于是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记:缺少父母的精神陪伴,孩子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田:我在学校辅导的时候,遇到过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花钱很大方,每天有100元的零花钱,但是很孤独,因为他早晨上学的时候,父母还没有起床,下午放学的时候,父母还没有下班,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家,连见一面都不容易,谈何陪伴?有的孩子家里什么都是最好的,最高档的车、最大的房子、最豪华的装修,孩子从小有保姆照顾,甚至不止一个保姆,但几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在精神陪伴方面是那么贫穷,他们在物质方面是幸运儿,但在精神方面无异于乞丐。有一个孩子告诉我:“我家里挺好的,我妈是官儿,我爸也是官儿。但是我们家好像从来没有团聚过,一年到头没吃过几顿团圆饭。我从来没有觉得父母是在乎我的,我觉得他们在乎的永远是事业,是他们那帮朋友,所以我不觉得自己是重要的。”

记:这样的孩子,通常心理上比较脆弱吧?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吗?

田: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需要被父母关注,需要向父母讲讲学校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情,而父母没有时间,即使有时间也懒得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只好想办法吸引大人的注意。当孩子遇到考试不理想之类的小事,就有可能诱发极端行为,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弱者的武器”,指的就是这类行为。其实,孩子走到极端的地步,不是诱因本身导致的,也不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而是孩子内心积蓄多年的苦闷、无奈,甚至委屈导致了极端行为的出现。我们从心理上可以这样理解:孩子已经努力了很多年,一直在适应这个没有爱、得不到关注的家庭,甚至他一直在试图宽慰自己:“爸爸妈妈很忙,我要理解他们。”但是,总有他适应不了的时候。从政治社会学角度来解释,实际上孩子是在向父母诉求一种权利。当然,父母会在物质上给孩子以满足,可是孩子要的不是这个,而是可以交流,被关注,但一直都没有,他感觉自己一直被忽视,于是就用极端方式把权利表达出来。

记:有些父母没有陪伴孩子的耐心,尤其是觉得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更不愿意在陪伴孩子方面花心思了。

田:从这个意义上讲,钱就是魔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母在前半生拼命工作,为孩子赚很多钱,可是孩子在情感上有缺失,出现了问题,父母的后半生就只好用钱来努力补偿缺失的东西。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无趣、很冰冷?

陪伴是相互的

记:您刚才提到,父母自己的精神生活贫乏,也容易忽视给孩子精神陪伴。有家长告诉我,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自己有太多的工作、太多的应酬,才会抽不出时间陪孩子,也就是说,自己的精神生活很充实。您对此有何看法?

田:父母有这种想法,说明对自己的内在需求不够敏感。首先,工作忙、应酬多与精神生活充实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很好理解。其次,陪伴从来就不是单向的,即: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同时父母也需要孩子的陪伴。

记: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

田:父母需要孩子的理解,需要孩子对父母的敏感,需要孩子对父母的感恩,需要孩子对父母的倾听,需要孩子对父母的回报……很多很多。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人,都需要来自亲人的回应。不是吗?妈妈伤心哭泣的时候,三四岁的孩子过来给妈妈擦泪,妈妈就感动得不行;妈妈生病了,孩子给倒杯热水,妈妈此后逢人就夸孩子懂事……这些事例我们经常见到,说明父母有内在的需要。等到父母老了,这种需要就会变得异常明显,甚至有的老人因为孩子不经常回来看自己而提起诉讼。所以,父母要坚守一个基本立场:陪伴是相互的,父母和孩子都会从陪伴中获得安慰和成长。有了这个立场,相信父母会更有意识地陪伴孩子。

记:有了陪伴的意识,还要掌握陪伴的基本方法。比如,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的父母在交流亲情之外,还会故意设置一些小困难来锻炼孩子,说这是挫折教育。您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田:我认为没有必要。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的做法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父母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人为地给孩子遮挡风雨,恨不得什么罪都替孩子受;另一方面,又人为地给孩子设置障碍,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回避挫折的,比如同学关系没有处理好,有小摩擦,比如没有获得老师的认可,比如没有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等等,父母不可能完全替孩子解决。

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实际上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因为成长的机会不一定都是顺利的,遇到挫折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如果父母经常过分保护孩子,孩子自然会依赖父母,那么,孩子的能力从何培养呢?

记:挫折教育这个理念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吗?

田:不,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从可以查到的教育史来看,西方的教育思想主流是偏自然主义的,即尊重自然,尊重人的自然成长特质。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积累。”我认为道出了教育的实质。其实生活本身已经提供了很多教育机会,父母不必为孩子过滤,孩子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有太多的干预、太多的介入、太多的替代,总是把孩子当成没有意识的“物质”予以揉捏,结果呢?物极必反!

努力做有心人

记:那么,在精神陪伴方面,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

田:精神陪伴的内容很多,比如关注孩子、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进步、安慰孩子受伤的心等。我想提醒父母们的是,陪伴孩子时要做有心人,要对孩子有所发现。

记:发现什么?

田:首先,要努力发现孩子的特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真真切切地发现孩子的一两个特点。所谓真真切切地发现,指的是能够举出充分的例证,拿出很鲜活的例子证明孩子的特点是什么,而且能分析出这个特点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孩子用这个特点战胜了什么,克服了什么,然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分析,预测孩子带着这个特点长大,对未来人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要努力发现孩子细微的变化。比如,孩子平时住校,只有周末回家休息,父母觉得生活上挺亏欠孩子的,就利用周末给孩子做大餐吃,带孩子出去玩,直到周日的晚上该送孩子回学校了,也没想起问问孩子前一周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样的陪伴就不是精神陪伴,只是物质陪伴。

记:即使孩子不住校,父母也应该努力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

田:没错。比如父母去校门口接孩子,刚见到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有什么变化,和昨天是不是一样?碰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或遭遇了什么打击?是不是和小朋友手拉手出来的?和哪个小朋友打了招呼?见父母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表情如何?等等。父母要对此非常敏感。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许多心理变化、教育契机都是从细节中发现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如果父母忽略了生活细节,基本上等于忽略了家庭教育。与孩子交流也是观察、发现孩子细微变化的机会,孩子的表情、语速、肢体动作、表达的连贯性、用词的准确性都是父母应该留意的。当然,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更要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如果发现孩子表现出了某些优点、长处,父母要及时表示赞赏,以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

记:努力发现孩子的特点和细微变化之后,父母还应该做什么呢?

田:家庭教育的根本法则是因材施教,只有发现了孩子的特点和细微变化,父母才能充分了解孩子,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才能有培养方向和教育方法。

记:限于篇幅,我们不再展开讨论了。今天的话题是父母对孩子的精神陪伴,相信会引起读者的思考。最后,您对本刊读者还有什么忠告吗?

田: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在陪伴孩子时,别忘了告诉孩子你需要他的陪伴。你在情感上需要孩子什么,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盼,你从孩子那里获得了什么,都要明确地告诉孩子。

记:为什么要这样做?

田:上面讲过,陪伴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把这个基本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言行,告诉孩子你需要他的陪伴。无论是在假期较长时间陪伴孩子,还是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几十分钟陪伴孩子,父母都要静下心来,情真意切地与孩子相处,而不是敷衍了事。要知道,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准确地察觉父母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说,父母千万不要骗孩子。另一方面,父母只有情真意切地陪伴孩子,才能找到陪伴的乐趣,陪伴的效率才会高,陪伴才能长久,父母和孩子才能长期获益。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陪伴精神孩子
陪伴
虎虎生威见精神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