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情怀是什么东西
2016-06-15乔芊张欢
乔芊+张欢
人物周刊:从在太合麦田时期收购版权,到在恒大音乐做音乐节,现在又到了互联网公司,你是想为行业摸索出一种真正健康的盈利模式吗?
宋柯:没那么大责任感,但作为公司经理人,肯定朝这方面想,总得有点理想吧。我跟晓松一直觉得音乐行业很奇怪,在原有的商业模式被消灭的前提下,这么多年竟然没找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怎么可能,这太匪夷所思了。最惨的时候,2010年前后,很多人才流向影视行业,觉得确实看不到希望。
宋柯 图阿里星球提供
人物周刊:流向影视行业做什么?
宋柯:歌手去拍戏的很多,这不用说,你去查一下就一大堆。创作的、制作的就去写影视音乐了,虽然不算完全离开音乐行业,但工作主要是来自影视。做市场的、企划的也很多转过去,因为唱片公司这一套比较完备,影视公司基础差点。原来电影也没钱,一部就卖几千万,大家也是苦哈哈的。眼看电影啊游戏啊都起来了,音乐行业还是死水一潭,实在很伤人心。
人物周刊:阿里星球这种平台型的设想是来阿里之前就有的吗?
宋柯: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内容,也算有点小成就了,但是有点无力。音乐在今天依旧被播放器拽住,全世界都一样。苹果music是闭环,不了解内部核算情况,但像Spotify这些播放器也没有赚钱,把开发、技术、产品、服务这些实际成本算起来,商业收益不管是广告、付费用户还是包月单次,都不能cover。互联网也意识到这么玩播放器不太对,除了每年谈判一下版权的费用以外还能做什么呢?没摸到音乐。
人物周刊: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宋柯:音乐行业价值两千多亿,目前只有不到10%的收益跟互联网有关系。然后打得最厉害的版权其实只有10亿,说明行业驱动力是相当不足的,甚至负动力。我们希望在这两千多亿里尽量做到互联网化,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交易成本。阿里的口号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对于音乐行业也是一样。
人物周刊:阿里星球非常大而全,和现在做垂直APP的思路背道而驰。为什么针对粉丝和针对音乐人的功能要放在一起?
宋柯:这个行业和淘宝有一点不同,在淘宝上买打火机的人是不关心打火机怎么做的,生产打火机的人我也不关心,我只关心性价比,我买完了交易就结束。可是音乐行业不是,我喜欢我们家的谁谁谁,他怎么做音乐,他做音乐的途中跟谁发生了什么交易,有一部分是可以被消费者围观,甚至参与的。现在粉丝众筹唱片、众筹演唱会甚至广告,这些东西都已经发生了。
人物周刊:现在你和高晓松跟当时在唱片公司比,变忙了很多吗?
宋柯:我说10倍,晓松说不止。做唱片总体还是比较随性的,虽然产品出来之后也有市场、销售环节,但没有那么紧。互联网简直是,太细碎了,基础工程嘛。其实我们来还挺适合,这是学工科的应该做的。
人物周刊:你的微博没加V,也不聊工作。
宋柯:我就发点生活状态,我觉得微博就该干这事。其实是想从普通人角度研究下互联网上碎片化信息的分享。如果你高高在上加个V,下面评论就变味了。不过现在很多明星@,大家也都知道是我了。
人物周刊:为什么一直发“机场套餐”?
宋柯:我老出差啊,确实吃这个,想着给出差的人一个指点。大部分很难吃,就调侃调侃。其实我微博跟朋友圈最大的问题是,我评论不了音乐行业的事,国外歌手的都不行,几大唱片公司老板都看着呢。我不能批评,也不能总夸。那发点“机套”总没事吧。
人物周刊:还发过一张照片,上面是电脑、烟和“9W台灯”。下面有人认真或是玩笑地问,什么台灯要9万块?
宋柯:那是朴树专辑内页的一段文字,他自己写的,最后一句是“我的9W(瓦)台灯”。那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状态吧,家里稍微有点条件就弄一小台灯,你看书、听歌,所有事都在台灯下面。
人物周刊:是你少有的表达“情怀”的时刻?
宋柯:那不是我的情怀,是朴树的情怀。我比较排斥说这词儿,因为我不是那样的人。我都不知道情怀这东西是啥。你要说理想,其实就是三年、五年、八年计划,那你按照实现就完了,聊它有什么用。
人物周刊:你会和高晓松聊吗,他还是经常谈“诗和远方”。
宋柯:我们俩聊天他可从来不聊那个,他要聊我们可能真就不干了。但是他吧,聊点陈芝麻烂谷子你都觉得有意思。从《晓说》到《晓松奇谈》我几乎没怎么看,仅有看过的几期发现我全都听过,而且听过不下20遍了,他能说80遍,但你每次听都还觉得挺有意思。近到身边朋友的,远到外太空的,他都聊。跟他聊天,原来叫“开启民智”,后来叫“防止衰老”。
人物周刊:你们个性的差别有多大?
宋柯:他天蝎座啊,多戏剧化,人生就是一部自导自演自唱的超长电视剧,一岁就是一集,这一集要发愤图强,下一集就要为情所伤,dramatic。我是狮子座,比较悲催。因为虚荣啊、要面子,面子都是别人给的,所以得为别人活。
人物周刊:谈谈你曾经签过的歌手吧,为什么看好李宇春?
宋柯:春儿啊,那会行业不太好,我先签的刀郎,然后又签李宇春,大家都觉得我疯了。很多人是带着恨的那种口气,说李宇春3个月后肯定不行了。我就是看她身上有一种魅力,一眼看过去想多看几眼那种。她在台下还好,一上台完全是舞台焦点,挡都挡不住。另外就是超勤奋、情商超高,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人物周刊:朴树呢?
宋柯:小朴跟我签了14年,14年只出了两张专辑,我也从没催过他。现在在做第三张。没事我还会去他家听听东西,聊聊天,待一下午。
人物周刊:他真的是非常内向的人吗?
宋柯:熟人在一块他挺能聊的。他只是知道自己所谓社交能力不够,这方面没自信。但是人家脑子里一大堆好词好曲啊,有点社交障碍很正常。我分析就是他太敏锐,很多我们正常的待人接物,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事情和人,他接受不了。他是我见过最敏锐的人。
人物周刊:你是怎么和这些极有主见、极有个体意识的歌手交往的?
宋柯:我是很包容的,甚至不想影响别人,说“你应该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别人影响我也很难。当然我也很尊重他们。咱读书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吧,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都去涉猎,让自己跟上他们的艺术想象力。
人物周刊:你通过什么方式提高音乐素养?
宋柯:听东西。
人物周刊:多大量?
宋柯:哎呦,那这个行业能比我听得多的没太多。而且我听得杂,不是光听某一类两类。语种也各种都有,我以前经常在虾米上听各种挪威的音乐。这还真是缘分,虾米上很多歌单,奇奇怪怪的,很有意思。你不能光听自己能想象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