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知识管理与学校效能的研究
——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2016-06-15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邓 甦

(福建江夏学院对外合作处,福建福州,350108)



高等学校知识管理与学校效能的研究
——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邓甦

(福建江夏学院对外合作处,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为了解高校知识管理态度、因素与学校效能三者的现况及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所得资料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现况方面以知识应用最好而知识分享较低落,资讯科技设备层面表现最好而评核层面较低落,校长效能层面最佳而家长效能层面表现不理想;在关系方面以知识应用和家长效能、领导与策略和行政效能、知识创新和领导与策略等相关最高。

关键词:知识管理态度;知识管理因素;学校效能

面对知识生产快速的社会,学校的教育人员必须要能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管理,才能增进工作的效能[1]。就学校的教师而言,教师的角色是一名知识工作者,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与知识有关,不论是传道、授业或解惑,都必须涉及大量知识与经验的运用,而在进入信息社会及面对教育改革的同时,教师如何面对信息爆炸或知识过期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知识管理的能力[2]。就学校的主任、校长而言,这些人涉入学校行政工作的程度不一,但是都是和学校的行政工作有比较直接的关系[3]。这些学校的行政人员,面对知识已成为个人与组织的生存与竞争之重要资产的外在环境,本身必须自我调适,以克服知识经济所出现的挑战,必须要透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帮助学校组织学习与快速革新,以及学校人员不断学习与专业成长,因此高等学校的行政人员对于如何增进并强化自身知识管理知能,以提升学校效能,不仅责无旁贷且属当务之急[4]。因此,在知识爆炸时代的学校校长、主任、教师,更有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任务,这些学校的教育人员对于知识管理知觉的深浅,乃成为他们是否能够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中,有效进行知识管理的要件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教师与行政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来进行样本的选择,在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即根据学校规模的比例,随机抽取研究样本,第二阶段依学校规模大小,分别选取10~20人,大型学校每校抽取20人,中型学校每校抽取15人,小型学校抽取10人,总计发出450份问卷,回收份数为428份,回收率为9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所使用问卷是采用研究者综合相关研究所编制而成的“知识管理与学校效能相关的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两部分[5]。第一部分为高等学校教育人员运用知识管理态度、因素量表,知识管理态度量表主要包括了知识管理的五个层面,即知识取得、知识累积、知识应用、知识分享、知识创新[6];学校知识管理因素量表共有四个层面,即领导与策略、资讯科技设备、组织文化、评核。第二部分为高等学校效能态度量表,此一量表分为校长效能、行政人员效能、教师效能、学生效能、家长效能五个部分[7]。问卷回收之后,本研究将先行检视、剔除废卷,以确保资料分析的有效性,若有漏答者则以缺漏值处理,在剔除填答不完整的无效卷后,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和积差相关。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知识管理态度、因素与学校效能的现况分析

1.知识管理的现况分析。本研究将知识管理分为五个层面,分别是:知识取得、知识累积、知识应用、知识分享及知识创新。由于各层面的题数并不相等,为便于不同层面间的比较,以各层面的平均数进行分析。从表1可知,整体知识管理的平均数为3.66,知识管理量表各层面的平均数介于3.41至3.91之间,亦即介于选项普通与经常如此之间。就知识管理态度层面而言,在被调查的高校教育人员以知识应用层面的平均数最高,其次依序为知识累积、知识取得、知识创新、知识分享,其中以知识分享层面最不理想,平均数为3.41,明显落后于其他层面之后,显示高校教育人员的知识分享状况有待加强与改进。造成知识分享低落的原因,研究分析认为,首先,与高校教育人员自身观念有关,认为自己所有的知识是相当宝贵,与别人分享之后唯恐被别人超越;其次,与高校工作有关,教育人员在处理事务上普遍缺乏合作性与分享性;再者,与分享动机有关,如果没有强大的诱因下,教育人员不会积极地与人分享知识。

表1 知识管理的现况分析摘要表

2.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表2可知,整体知识管理因素的平均数为3.45,知识管理因素各层面的平均数介2.92至3.64之间,其中以资讯科技设备层面的平均数最高,而知识管理的评核因素平均数最低,造成知识管理评核因素评价最低的原因,研究分析认为,许多学校尚未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制度,所以知识评核层面显得较低落。另外,评核层面的题目偏向于事实面的问题,而许多学校认为知识管理的评核并不重要,所以并未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制度,导致知识管理的评核层面分数偏低。

表2 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表

3. 学校效能的现况分析。从表3可知,整体学校效能的平均数为3.78,学校效能各层面的平均数为3.66至3.90之间,亦即介于选项普通与经常如此之间。其中以校长效能的平均数最高,显示高校的教育人员对于校长效能的知觉上较佳,而家长效能、学生效能的平均数较低,显著落后其他层面,是有待加强与改进。造成家长效能表现不佳的原因,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家长对于高校活动的参与不佳,特别是与高校教育人员的交流,家长对高校所规定的事项配合度也不是很好。

表3 学校效能的现况分析摘要表

(二)知识管理态度、因素与学校效能的关系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态度与学校效能的相关、影响知识管理的因素与学校效能的相关,研究者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理论来分析知识管理态度、影响知识管理的因素与学校效能各层面的相关情形,以了解各变项间的相关情形。

1. 知识管理态度与学校效能。 从表4可知,知识管理态度与学校效能各层面之相关均达0.01显著水准,显示两者相关密切。换言之,知识管理情形越好,则学校效能越佳。其中以知识应用与整体学校效能的相关性最高(r=0.699,p<0.01),知识分享与学校效能的相关性最低(r= 0.527,p<0.01);在各层面的相关情形中,以学校效能中的家长效能层面和知识管理态度中的知识应用层面相关性最高(r=0.635,p<0.01),显示高校教育人员对于学校效能中的家长效能看法越佳,则其知识应用态度越佳。

表4 知识管理态度与学校效能相关系数摘要表

2. 知识管理因素与学校效能。从表5可知,学校知识管理因素和学校效能各层面的相关达到0.01的显著水准,显示两者相关密切。换言之,知识管理情形越好,则学校效能越佳,其中以领导和策略与整体学校效能的相关性最高(r=0.752,p<0.01),资讯科技设备与学校效能的相关性最低(r=0.570,p<0.01);在各层面的相关情形中,以学校效能中的教师效能层面和知识管理因素中的组织文化层面相关性最高(r=0.692,p<0.01),显示高校教育人员对于学校效能中的行政效能看法越佳,学校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越佳。

表5 知识管理因素与学校效能相关系数摘要表

3. 知识管理态度与知识管理因素。从表6可知,学校知识管理态度和因素各层面的相关达,0.01的显著水准,显示两者相关密切。其中以知识创新与整体知识管理因素的相关性最高(r=0.851,p<0.01),知识应用与整体知识管理因素的相关性最低(r=0.644,p<0.01);在各层面的相关情形中,以知识管理态度中的知识创新层面和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层面的相关性最高(r =0.818,p<0.01),显示高校教育人员对于知识创新的态度越佳,学校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就越佳。

表6 知识管理态度与知识管理因素相关系数摘要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教育人员的知识管理态度以知识应用最好,但知识分享较低 。教育人员对于知识管理的态度,以知识应用层面最高,其次依序为知识累积、知识取得、知识创新、知识分享,其中以知识分享层面最不理想。从以上可知,教育人员的知识应用以个人为主,在个人的知识应用做的比较好,但是教育人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则较少,显示教育人员之间缺乏分享知识的习惯。此外,知识分享低落的情形,和我国的民族性有关,许多人存有敝帚自珍的观念,认为自己所有的知识是相当宝贵,与别人分享之后唯恐被别人超越。另外,本研究发现,高校教育人员知识分享态度较为低落,其原因可能是高校的工作许多是例行性工作,在处理事务上亦大多是单打独斗,普遍缺乏合作性与分享性,除非职务调动或职务上需要,否则很少主动向他人分享个人经验或向他人请益。再者,人与人之间的分享知识并不是一件自然的行为,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才能促使这种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强大的诱因下,教育人员仍会维持原本单打独斗的习性,不会积极地与人分享知识。

2.知识管理因素中以资讯科技设备层面表现最好,但评核层面则较低落。就知识管理因素的现况而言,教育人员给予资讯科技设备层面分数的平均数最高,而知识管理的评核因素平均数最低。这显示在高等学校中,资讯科技设备具有促进知识管理的效果,而评核因素之所以评价最低,可能许多学校都尚未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制度,所以知识评核层面显得较低落。另外,评核层面的题目着重于事实面的问题,而许多学校认为知识管理的评核并不重要,所以并未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制度,导致知识管理的评核层面的分数偏低。

3.学校效能中以校长效能层面最佳,家长效能层面表现不理想。就学校效能的各层面而言,以校长效能层面最佳,家长效能层面表现情况最不理想。由上述可知,高校教育人员,对于校长的领导效能、方式、态度满意度高,而导致了对于校长效能的评分较高,另一方面,家长效能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家长对学校所规定的事项,配合度不是很好。

4.知识管理态度与学校效能的相关,以知识应用和家长效能的相关最高。在知识管理态度的五个层面中,以及整体知识管理之间,皆与学校效能各层面有正相关存在,且达显著水准,显示两者相关密切,但是就个别的层面而言,知识应用层面和家长效能的相关程度最高。此一结果印证了文献探讨中的结果,许多相关的研究均显示知识管理和学校效能之间有密切的相关。

5.知识管理因素与学校效能的相关,以领导与策略和行政效能的相关最高。在学校知识管理态度的层面中,以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层面和学校效能中的行政效能层面相关性最高,显示教育人员对于学校知识管理因素中领导与策略越佳,则学校效能中的行政效能看法越佳。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学校领导者角色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的领导策略和行政效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学校组织领导者其任务主要在于塑造一个能充分支持知识管理基础建设的形象,还要能支援全部的知识管理流程,让成员保持对组织的向心力。在知识管理中,学校组织主要的构成为专业工作者,因此,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充分发挥其角色功能,运用有效的领导策略,促进有能力的专业成员对组织产生忠诚与承诺。

6.知识管理态度与知识管理因素的相关,以知识创新和领导与策略的相关最高。在知识管理态度与知识管理因素各层面的相关情形中,以知识管理态度中的知识创新层面和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层面相关性最高,显示教育人员对于知识创新的态度越佳,学校知识管理因素中的领导与策略就越佳。此一现象,反映在现今多变的外在环境中,高等学校的教育人员必须要积极地进行知识创新,才能在领导与策略的方式与内容上与时俱进,面对外在的环境如果只是消极地以不变应万变,那最终会被这股变动的潮流所吞没。

(二)建议

1.对于高等学校推动知识管理方面的建议。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促进学校同事分享知识。由于知识管理强调组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要使组织中的成员朝向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要靠组织文化的改变。然而,本研究发现,知识分享态度与学校效能呈现正相关。因此研究者认为在组织中,组织成员的相互合作与分享知识将可得集思广益、事半功倍之效;透过知识分享将可促进知识的流通,尤其以内隐知识更需要透过人际间的互动来传递。因此,学校方面应以通过奖励制度的方式来强化教育人员知识分享的动机,并鼓励、教育同事主动与同事分享知识,创建良好的组织文化,让组织内部的成员愿意分享显示知识、内隐知识,以突破知识分享的瓶颈。其次,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机制。在本研究中知识管理因素层面的评核分数最低,这显示在高校尚未建立知识管理的评核机制。因此,为了促进学校的知识管理绩效,必须形成一种学校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此一系统就是知识管理的评核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应该包含了各种知识评核的行动和配套措施,例如创新、分享知识的激励措施、组织知识和记忆的保存、资料库文件的数量、使用者撷取的次数、学校的成员是否接受知识管理的概念等。

2.在促进高等学校效能方面的建议。首先,应鼓励教育人员应用知识以提升家长效能。教育人员所面临的是各式各样的家长,有的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事务,有的对于学校的事务漠不关心,对大学生的学习也不管。面对彼此差异很大的家长,教育人员除了要努力向资深教师吸收如何和家长沟通的知识与经验,还要将如何促进家长效能的知识加以活化,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在每次的家长联系中,进而提升家长效能。其次,应鼓励教育人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以提升学校校能。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知识的多元化与资讯科技的蓬勃发展,以目前的知识来面对变化快速的社会恐有不足;因此,学校应重视教职工专业成长的需求,丰富相关研习活动形式,鼓励同事积极参与。另外,学校要促使教研人员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并成为生活、工作的智慧和力量,以提升学校校能。

参考文献:

[1] 程凤农.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邵晶晶.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75-76.

[3] 刘高升.高校行政工作效率问题研究——基于C学院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 温恒福.学校效能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2):52-55.

[5] 肖亮红.中学教师知识管理与教学效能关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 张敬环,吴建荣,任瑞仙.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1):33-35.

[7] 慕海军.学校效能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8-10.

(责任编辑王魏红)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Taking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ENG Su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the factor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the paper uses questionnaires,analysis of the obtained data compilation,it concludes that: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erms of low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best knowledge application best,the b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low efficacy of assessment,the best efficacy of principals but low-level parents effectiveness;the performance in relations with par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leadership and strategy,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knowledge,innovation and leadership and policy are highly correlated.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 attitude;knowledge management factor;school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16)01-0105-06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邓甦(1974—),男,福建三明人,福建江夏学院对外合作处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