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监测纤维蛋白原、FDP在四肢骨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06-15薛远亮徐宏浩李国弼

重庆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早期骨折监测

薛远亮,徐宏浩,吕 浩,李国弼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济南 250014)



早期监测纤维蛋白原、FDP在四肢骨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薛远亮1,徐宏浩2,吕浩2,李国弼2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监测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四肢骨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观察组、对照组血清FIB、FDP水平。统计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比较不同骨折愈合时间患儿、有DVT患儿和无DVT患儿血清FIB、FDP水平并分析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和DVT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FIB、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9.68±7.49)d。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患儿和发生DVT患儿血清FIB、FDP水平均高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患儿和无DVT患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r=0.768,0.784,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与其DVT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792、0.785,P<0.05)。结论血清FIB、FDP水平在四肢骨折患儿中较高且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及DVT发生率相关。

[关键词]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骨折;患儿;早期;监测

四肢骨折是儿童骨折的常见类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不一且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多[1]。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和再塑能力强,其骨折愈合情况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影响大[2]。对四肢骨折患儿进行骨折愈合情况和下肢静脉血栓等的预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骨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较高[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与凝血功能指标具有密切的关系[4]。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四肢骨折患儿FIB和FD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分析四肢骨折患儿手术前后FIB和FDP水平的变化及其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关系,为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和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测和及时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儿12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致伤原因为车祸伤78例,坠落伤22例,坠物砸伤28例;上肢骨折69例,下肢骨折59例;闭合性骨折96例,开放性骨折32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儿童作为对照。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均根据不同骨折类型予以复位加内固定治疗:(1)锁骨骨折采取开放性复位加克氏针内固定;(2)肱骨外科颈骨折采取开放性复位加T型钢板固定;(3)肱骨干骨折采取开放性复位和不锈钢钢板固定;(4)其他则根据骨折程度予以开放性复位,克氏针或不锈钢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患儿均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治疗。

1.2.1检测方法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h、6 h、12 h、1 d、3 d、5 d和7 d检测血清FIB、FDP水平,对照组均于入选次日进行血清FIB、FDP水平的检查。所有受检者均于受检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1.8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中,于4 ℃环境下以3 5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清保存待查。所有血液标本均于取样后12 h内完成检测。FIB检测采用凝固终点法,试剂盒均由菲舍尔诊断太平洋凝血制品公司提供;FDP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均由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为美国biotek ELx808吸收光酶标仪。血清FIB、FDP水平检查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要求进行。统计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情况,并采用西门子ACUSON X300三维高性能彩超检测出现下肢皮肤弹性改变、疼痛等下肢静脉血栓(DVT)可疑患儿的DVT发生情况。

1.2.2评价标准骨折愈合评价[5]:骨折处局部无压痛或纵向叩击痛;骨折处无局部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且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连续观察两周骨折不变形。以观察第1天为临床愈合时间。

2结果

2.1两组血清FIB、FDP水平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FIB、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5 d和7 d的血清FDP水平则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不同骨折愈合时间和DVT发生情况患儿血清FIB、FDP水平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9~42 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9.68±7.49)d,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平均值和短于平均值的患儿分别为61例和67例。观察组有DVT患儿例数为21(16.41%)。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患儿和无DVT患儿比较,骨折愈合较长患儿和有DVT患儿血清FIB、FDP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观察组血清FIB、FDP水平与骨折愈合时间的Pearson关系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r=0.768、0.784,P<0.05)。

2.4观察组血清FIB、FDP水平与DVT发生率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与其DVT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792、0.785,P<0.05)。

表1 两组血清FIB、FDP水平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术前比较。

表2 不同DVT发生情况的四肢骨折患儿血清FIB、FDP水平比较±s)

t1、P1:两组FIB比较;t2、P2:两组FDP比较。

3讨论

骨折愈合慢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问题,若无及时有效处理会发展为不愈合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其患者远期生活质量[6]。DVT是常见的创伤后遗症,可发生于下肢深静脉的任意部位,患者可出现肿胀、压痛、浅静脉曲张、Homans征等,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创伤预后情况,严重者可能会进一步发生肺动脉栓塞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8]。近年来,各类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四肢骨折的发病率较高。骨折患者常发生DVT,其大部分患者DVT形成早期无明显症状,需经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9]。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且其机体各机能发育尚未成熟,其骨折愈合情况对其远期生存质量影响明显,而DVT的治疗和对其影响亦较大。对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及DVT形成的早期预测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DVT的形成与D-二聚体、FIB等凝血功能因子相关[10]。而纤维蛋白原产物作为血液发生血栓或血栓前状态下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可反应纤溶过程的变化,亦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11-12]。四肢骨折患儿DVT的形成可能与其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相关。明确四肢骨折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变化及其与患儿DVT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的关系可为四肢骨折患儿DVT的预防和骨折愈合的早期恢复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均较高,手术等治疗刺激可在短期内导致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患儿纤溶系统活性改变,血栓的发病风险提高。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不一,部分患儿可在术后约20 d达到骨折愈合,但亦有部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长达40 d甚至更久,早期预测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并及时干预对促进其骨折快速愈合、预防骨折不愈合发生、提高患儿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骨折患儿中约17%的患儿可出现DVT,骨折患儿DVT发病率较高,早期预测其DVT的发生并进行预防可预防DVT造成的痛楚并减少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愈合时间较长的骨折患儿和出现下肢静脉栓塞的骨折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均较高,提示骨折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及下肢静脉栓塞等相关。FIB及FIB产物影响骨折患儿骨折愈合和DVT形成的机制可能是[13-14]:(1)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与凝血功能相关,其高血清表达水平提示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活性的改变,患者血流缓慢,血栓形成率高,DVT发生率高。(2)同时血流缓慢导致患者微循环状态不佳,骨组织供血、供氧及营养物质供应较差,骨组织修复能力降低,骨折愈合时间延长。进一步Pearson关系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折患儿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均呈负相关,与其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则呈正相关。因此出现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明显较高的骨折患儿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其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并促进其骨折愈合,改善患儿远期生存质量及预后。

综上所述,骨折患儿血清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均较高且均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及DVT发生情况相关,因此出现血FIB及纤维蛋白原产物水平较高的骨折患儿需及时采取措施促进骨折愈合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Bakhshi H,Alavi-Moghaddam M,Wu KC,et al.D-dimer as an applicable test for detection of posttraumatic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 fracture[J].Am J Orthop (Belle Mead NJ),2012,41(6):78-80.

[2]杜浩,田笑笑,李同森,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临床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116-120.

[3]张永春,江智霞,张振东,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357-3359.

[4]Tamura Y,Mori S,Asada S,et al.Enhanced pre-operative thrombolytic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Thromb J,2014,12:11.

[5]Popkov AV,Kononovich NA,Gorbach EN,et al.Bone healing by using Ilizarov ex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versus Ilizarov external fixation alone in the repair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experimental study[J].Sci World J,2014,2014:239791.

[6]喻长纯,杨明路,王园园.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置入治疗髌骨骨折121例资料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9):7673-7676.

[7]张立涛,张静梅,梁俊生.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43-45,82.

[8]张辉良,梁俊生,张洪斌.不同药物对预防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93-294.

[9]逄琳.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368-2369,2372.

[10]唐帅,齐振红,刘硕,等.乌司他丁对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4):333-335.

[11]丁丽,郭炫,赵珊,等.Cox比例风险模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分析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99-103.

[12]陈永新,赵文君.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9):709.

[13]Becerra-Bayona S,Guiza-Arguello V,Qu X,et al.Influence of select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on mesenchymal stem cell osteogenic commitment in three-dimensional contexts[J].Acta Biomater,2012,8(12):4397-4404.

[14]刘树胜.十二味续骨胶囊对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附:88例病例报告[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9-30.

doi:·经验交流·10.3969/j.issn.1671-8348.2016.03.042

*基金项目:山东省2013~2014年度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ZDZK-005)。

作者简介:薛远亮(1972-),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小儿骨与关节创伤、疾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03-0412-03

(收稿日期:2015-08-08修回日期:2015-10-16)

猜你喜欢

早期骨折监测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