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6-06-15于智坤王士梅陈秀晨龚存力
于智坤,郑 阳,王士梅*,张 健,陈秀晨,龚存力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蚌埠市海上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蚌埠 233000)
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于智坤1,郑 阳2,王士梅1*,张 健2,陈秀晨1,龚存力1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蚌埠市海上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 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对绿旱一号进行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的经济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和总重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而结实率、千粒重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水稻的穗长与施氮量关系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在水稻生产上进行合理施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经济性状;施氮水平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现已成为单子叶模式植物,如何能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的追求。氮肥是水稻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施用过量氮肥会使水稻减产[1-5],还会导致大米品质不好、口感差,因此在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该研究以旱稻绿旱一号为材料,利用田间试验,通过不同施氮水平对其进行处理,观察绿旱一号部分经济性状,来探索绿旱一号合适的施氮水平,为绿旱一号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水稻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研究所选育的旱稻品种绿旱一号;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 46.4%)、五氧化二磷(含P 12.0%)和氧化钾(含K 51.0%)。
1.2田间试验试验于2015年5月在蚌埠市蚌山区王巷村海上明珠研发中心进行。供试土壤为多年连作水稻耕地,黑黏质土,质地较黏,肥力中等。试验按施氮水平分4个小区,每小区9 m2,施氮梯度:N0、N6、N12、N18,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栽植水稻55株,每小区共植水稻165株,栽插规格为0.17 m×0.27 m。移栽后7 d施追肥,以后保证试验条件不变,正常种植。
2015年5月11日播种,方式为水田人工插秧,6月10日整地、开渠、打埂、放水耙地,用地膜处理田埂防止各小区串水;6月11日施基肥(复合肥N∶P∶K=23∶11∶11),N0:0 g、N6:5.50 g、N12:351.75 g、N18:529.50 g;6月12日人工插秧;6月18日追肥(尿素46.4%)N0:0 g、N6:45.00 g、N12:85.00 g、N18:175.00 g;全生育期人工除草1次,药物除虫1次。
1.3测定指标于稻穗成熟后,在每个水平处理随机取5个单株上的稻穗进行经济性状统计,包含单株有效穗、穗长、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总重等。该试验结果为5次重复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由表1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和子粒总重量均呈增大趋势,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差异较大。与此同时,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与施氮肥促进水稻的营养生长,而分配于生殖生长的养分比例下降有关,此外水稻穗长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2.2相关性分析随着施氮水平的增高,单株有效穗数也随之增加,呈显著相关(图1)。
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穗长也增加,但增加不明显,相关系数并不大(图2),可知在一定的施氮量下,穗长与施氮量关系不大。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实粒数有较明显增加,实粒数与施氮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其相关系数大于0.95,可知实粒数和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瘪粒数也随之增加,增加幅度较大(相关系数大于0.9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穗总粒数也随之增加,相关系数远大于0.95,故总粒数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图3)。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重随之增加,相关系数大于0.95,故总重与施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相关系数大于0.95,为显著负相关(图4)。
表1 不同施氮水平下绿旱一号的经济性状
图1 施氮水平与单株有效穗数的相关性Fig.1 The corelation between N use rate and effective spikes per plant
图2 施氮水平与穗长的相关性Fig.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 use rate and spike length
图3 施氮水平与结实的相关性Fig.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 use rate and filled-grains
图4 施氮水平与重量的相关性Fig.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 use rate and weight
由图5可知,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瘪粒数随施氮量增加的增幅大于实粒数的增幅,故结实率会降低。
图5 施氮水平与结实率的相关性Fig.5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 use rate and filled-grain percentage
3结论与讨论
水稻有效穗、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和子粒总重量均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其中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总重与施氮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95,表明上述指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与施氮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8,为高度正相关;而结实率、千粒重与施氮量呈负相关,其中结实率与施氮量相关系数大于0.8,为高度负相关,千粒重与施氮量相关系数大于0.95,为显著负相关,水稻穗长与施氮量关系不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6]相符,笔者认为由于穗长是固定的(施氮量对穗长影响不大),穗上的着粒点有一定上限,所以穗上的稻粒增加必然会带来稻粒重量的减小和瘪粒的增加,因此要增加绿旱一号的产量,可以使稻穗变长,或使瘪粒灌浆变为实粒,这为后人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了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立军,桑大志,刘翠莲,等.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456-1461.
[2] 柳金来,宋继娟,周柏明,等.氮肥施用量与水稻品质的关系[J].土壤肥料,2005(1):17-19.
[3] 金军.氮肥施用量施用期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2,16(1):34-35.
[4] 张洪程,王秀芹,戴其根,等.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7):800-806.
[5] 周培南,冯惟珠,许乃霞,等.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J].江苏农业研究,2001,22(1):27-31.
[6] 孙伟晶,王伯伦,陈丛斌,等.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11-9413.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Use Rate on Economic Traits of Lvhan 1
YU Zhi-kun1, ZHENG Yang2, WANG Shi-mei1*et al
(1.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 2. Bengbu Haishang Mi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Bengbu, Anhui 233000)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economic traits of Lvhan 1. [Method] Setting up four N use rate, the economic traits of Lvhan 1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ffective spikes, filled grains, shriveled grains, total grains and total weigh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amount, while filled-grain percentage and 1 000-grain weigh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amoun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ike length and N application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fertilization in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Rice; Economic traits; Nitrogen use rate
基金项目安徽省国际合作项目(1503062005);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501142217);国家外国专家局亚专资项目(YZ20153400001);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项目(2014AA10A603)。
作者简介于智坤(1992- ),男,安徽太和人,从事水稻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水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5
中图分类号S 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8-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