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
2016-06-15张国勋成莲英黄笑王芳罗芳张智
张国勋 成莲英 黄笑 王芳 罗芳 张智
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
张国勋 成莲英 黄笑 王芳 罗芳 张智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82例危重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治疗组患儿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比较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 入院时2组治疗组(70.57±5.63)与对照组(70.24±6.63)病例危重症评分平均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h后重新评价治疗组危重症评分分值(93.30±4.32)明显高于对照组(89.59±4.10);治疗组患儿低钙血症、MSOF发生病例及不良后果发生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可显著减少危重症新生儿发生低钙血症、多器官功能损伤及不良事件后果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其效果明显。
新生儿;多巴胺;新生儿危重症评分
新生儿窒息及感染后常常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及病情的持续进展,早期积极有效的干预手段往往能避免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本研究自2009年1月起应用国内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法评价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对其中评分分值在90分以下生后2天以内的危重症患者常规给予早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注以阻断患者疾病进展,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根据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2001年1月制定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1]对新生儿危重病例进行评分,其中分值>90分为非危重;70~9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对于其中≤90分者根据入院时住院证单双号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计有182例患儿进入研究,其中治疗组97例,男50例,女47例;年龄5min~46h,出生体质量0.9~4.20kg,平均出生体质量(2.32±0.63)kg,胎龄29+1~42+3周,平均胎龄(35.3±3.42)周,对照组患者数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5min~47h,出生体质量0.92~4.45 kg,平均出生体质量(2.40±0.73)kg,胎龄29+3~42+1周,平均胎龄(35.4±3.38)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及纳入标准 对所有入住本科室的1082例新生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和资料分析,将其中评分分值≤90分者根据入院时住院证单双号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1)符合新生儿定义,转入本科室时出生时间≤48h;(2)入院时即完善新生儿评分;(3)整个治疗过程在本科室完成。排除标准:(1)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相关资料收集患者;(2)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家长原因非计划出院或转院者;(3)本身存在染色体疾病或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者;(4)家长不同意进入实验或要求自行选择治疗组别者。最终182例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入科后记录其心率、呼吸、血压、PO2、pH、Na+、K+、Cr、BUN、HCT及血糖值,消化系统观察有无腹胀和消化道出血,并评出24h内最低分,若缺项,按标准折算评分。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例给予常规抗感染、保暖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即加用小剂量[2μg/(kg·min)]多巴胺持续进行泵入,72~96h间进行疗效复评。
1.2.3 疗效评价标准 (1)比较72h治疗后患儿危重症评分的分值变化。(2)对住院过程中出现的低钙血症发生病例、多脏器衰竭(MSOF)发生病例数目及不良后果(不良后果包括死亡、放弃治疗及医嘱转上级医院治疗病例)发生病例数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2组病例危重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h后重新评价治疗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低钙血症、MSOF发生例数及不良后果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反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新生儿窒息或感染后,危重症病例常常出现病情进一步发展,部分病例可出现低钙血症[2],部分病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有报道显示与国际公认的SNAP比较,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判定住院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上无差异,二者均能准确地判断病情[3]。同时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对极低出生体重患儿死亡风险也有很好的预测价值,而且与CRIB、CRIB-Ⅱ比较,新生儿危重症评分的预测准确性更高[4]。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危重病例进行评分,我们在早期对危重症新生儿进行鉴别,从而筛选出容易出现病情变化的患儿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本研究对在本科室住院的97例新生儿危重症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维持治疗,经过与常规对照治疗组85例患儿比较,其入院时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57±5.63)与对照组评分(70.24±6.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入院后72~96小时复查时其危重症评分分值(93.30±4.32)明显高于对照组(89.59±4.10)(P<0.05),其中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在治疗组中仅1例出现轻微腹胀、呕吐,而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了腹胀、呕吐症状,这可能与持续多巴胺维持后胃肠道循环状态改善有关,经禁食、护胃等治疗均好转。同时治疗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低钙血症,单次血钙测定最低为0.74mmol/L,而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低钙血症,血钙浓度最低为0.65mmol/L,并有2例伴随有低钙性抽搐,这可能与微循环改善后钙离子内流减少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亦发现在治疗组中,患儿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仅有2例,表现为II型呼衰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1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家长放弃治疗后出院;而对照组中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出现了9例,有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DIC等,其中3例患儿放弃治疗回家24小时内死亡,3例患者住院1月余后治愈出院,3例患者转省级医院治疗,其中2例治疗1周后死亡,另1例住院2月余治愈出院。这与高慧[5]、龙丽华[6]、丁可军[7]报道小剂量多巴胺可改善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胃肠不耐受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报道一致。
本研究表明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对于危重症新生儿可以明显减少其低钙血症、多器官功能损伤及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并且在用药72小时后患儿的病情即可有明显改善,其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分值显著下降,与相关报道相符[3]。该治疗方法对提升感染及窒息后危重症患儿的治愈,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1] 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新生儿危重症病例评分法(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3.
[2] 成莲英,张国勋,黄笑,等.新生儿血清钙动态变化与感染及窒息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94-96.
[3] 李杨方,高瑾,赵玫,等.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与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6):396-399.
[4] 孙莹,单若冰.4种疾病危重评分方法预测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5):443-445.
[5] 高慧.小剂量多巴胺制剂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288-2289.
[6] 龙丽华,梁勇,冉龙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710-711.
[7] 丁可军,余明敏,韩金芬.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的多脏器损害[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5): 69-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101
湖南 411101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国勋 成莲英 黄笑 王芳罗芳 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