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2016-06-15杨杰彭金凤
杨杰 彭金凤
腹腔镜、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杨杰 彭金凤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2%显著比对照组17.78%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值得推广。
腹腔镜;开腹手术;效果
直肠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主要行开腹根治术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且不易恢复[1]。为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8~79岁,平均(46.50±3.73)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15.70±7.25)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9~80岁,平均(46.55±3.7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5.82±7.28)个月;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前进行肠镜检查,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硬膜外进行麻醉,在下腹作5cm纵行切口,入腹腔之后对病灶部位予以探查,全部切除癌组织,清扫淋巴结,并逐层将皮肤关闭,术后置管引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行腹腔镜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取足高头低位,消毒后铺巾,于脐轮下缘行8mm横向切口,使用Veress针进行穿刺并入腹腔,气腹建立,将腹腔镜插入,用长嘴抓钳对病变直肠癌进行分离,后用无菌类纱布结扎病变肠管,对病变位置高低患者分别行低位吻合与人工造瘘,手术后置管引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观察指标的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观察指标情况比较(x±s)
2.2 2组并发症的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国外研究表明:男性患直肠癌的概率比女性高,且各年龄段男性发生率均比女性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性别比例将增大,对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腹腔镜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在直肠癌治疗方面越显成熟[2]。为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本研究针对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2组观察指标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表明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各项时间指标。可能因为腹腔镜术能够使肿瘤周围的组织充分显露,可避免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的损伤,从而可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并节省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此外,腹腔镜术8mm横向切口比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5cm纵行切口小,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利于术后恢复,从而可缩短肛门排气的时间[4-6]。同时,腹腔镜术的操作简单,有利于减少手术的时间,其疗效比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显著。
同时,通过分析2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2%显著比对照组17.78%低(P<0.05),表明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可能因为腹腔镜术能够使手术视野扩大,较易对患者内部的生理结构进行辨认,可准确把握组织间隙,从而将肿瘤组织予以有效分离,也能使肿瘤细胞扩散与分离现象得以避免,进而有效减少并发症[7-10]。此外,腹腔镜术用无菌类纱布结扎病变肠管,并对病变高低不同位置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本研究因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未分析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存在的复发率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1] 陶成诚,余昌俊,孟刚,等.VEGFR-3、LYVE-1与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淋巴转移相关性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10):1237-1239.
[2] 朱小波,沙卫红,刘婉薇,等.不同年龄段直肠癌临床特征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0):1569-1571.
[3] 司磊,崔军.小切口手术入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5):68.
[4] 周宪勇,张建立,王政坤.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短期效果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3):199-203.
[5] 李家福.完全左侧视野下胆囊剥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6):421,426.
[6] 刘铜军,谢忠士,张佳宇,等.应用Seprafilm生物膜对7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腹腔粘连的体会[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 16(6):588.
[7] 李霆,孟翔凌,张震,等.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联合盆底自主神经保留术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4): 721-723.
[8] 熊兵红,马利,程勇,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4,41(1):46-52.
[9] 谈晓红,秦秀芳,翁懿清,等.腹腔镜与开腹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2):3655-3657.
[10] 苗山,贾元利,武金虎,等.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分析21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6):436-4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58
辽宁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 (杨杰 彭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