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的探讨
2016-06-15李丽萍
李丽萍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的探讨
李丽萍
目的 分析和研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86例,将其按床位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间隔7d给予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观察组患者间隔3d给予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将2组患者治疗2周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及细菌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下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密切相关,只有对呼吸机管道进行合理处理才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改善患者预后,对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有效手段之一,但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多由呼吸机管道污染所致,常发生于呼吸机治疗48小时后,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主要因素[1]。患者一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其不但使患者脱机困难,而且还会延长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还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为了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最佳时间,本文选取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86例,分别间隔3天或7天给予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并将2组患者呼吸机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86例,将其按床位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52.4±10.6)岁。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慢性呼吸阻塞性疾病16例;脑梗死13例;胸腹多发伤8例;心胸疾病术后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52.6±10.9)岁。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慢性呼吸阻塞性疾病17例;脑梗死14例;胸腹多发伤7例;心胸疾病术后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间隔7d给予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观察组患者间隔3d给予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具体方法为:由2名护士与1名医生共同按无菌操作规范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其包括呼吸机外置管、螺纹管、延长连接管、集水杯、雾化器、湿化罐等。
1.3 评价指标
1.3.1 标本采集[3]患者于更换呼吸机管道之前进行标本采集,采用带有无菌吸痰管痰液培养盒对患者下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采集,并立即送检行细菌学检验,当检测到有病原菌生长时即判断为阳性。
1.3.2 呼吸机相关肺炎判断标准[4]于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患者体温超过37.5℃;患者呼喊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出现;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新炎性病变出现;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细菌培养有新病原菌产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n)
2.2 2组患者下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相比较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下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呼吸机应用于重症患者治疗越来越广泛,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重症患者采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人工气道建立使机体生理正常防御功能被破坏,非生理状态下正压通气,使气管黏膜受损,加之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均增加了肺部感染几率[5]。据相关资料统计[6]:重症监护病房内因机械通气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数量在肺炎患者总数中约占90%,病死率可达至50%,因此,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是促进患者病情转归的关键。
患者在采用呼吸机治疗数小时后即可在管道采集的标本中培养出细菌生长,但由于呼吸机管道更换属有创操作,不仅增加机体创伤,而且也会加重患者病情[7],另外,在给予重症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时,患者被迫中断通气治疗,极易增加患者治疗危险性,对于代用复苏器行辅助呼吸患者,还可增加致病菌侵入率[8],因此,国内外学者均不主张每天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更换的做法。但管道更换时间延长,不仅管道污染较重,而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增加。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间隔3天更换呼吸机管道方法不仅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患者下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方面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出:间隔3天更换呼吸机管道更为合理,不仅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而且还可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更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值得临床借鉴。
[1] 翟海英.无创呼吸机治疗44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3):137-138.
[2] 王晓鸣.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J].当代医学, 2013,19(22):70-71.
[3] 常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6(2):254-255.
[4] 刘敏.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对 COPD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2(8):1009-1011.
[5] 孙传鹏,朱正海,苑光凤,等.持续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及频率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4,9(10):211-213.
[6] 刘雨婷.探讨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1(17):69.
[7] 陈玉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及护理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 2013,17(1):305-306.
[8] 李晓红,杨俐,邹安娜,等.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标监测与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4):271-2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39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李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