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下,如何落实“教师关注100%”
2016-06-14金福莲
金福莲
作为一个从教时间并不算长的青年语文教师。我以往上课,关注最多的是这节课的教学进程和学生是否配合教师回答问题(即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还有这节课的重难点。而对学生如何最有效的去学习,在学习进程中,学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有哪些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心中不是十分清楚,为此,经过多次反思与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可以看到这些现象,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仍有一些“淘气包”、“鬼精灵”,在做着许多与课堂上无关的事情,或者两眼发呆,“身在教室”,心却不知在哪里“神游”。
如果讲课的老师没有关注到这种情况,这些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会设置一些调动情绪,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如学习《珍珠鸟》利用图片导入、《慈母情深》采用《母亲》歌词导入,教授《狼牙上五壮士》时运用了电影视频导入,如此之外还针对具体课文采取情景导入,谈话导入,谜语导入等等。
二、关注学生是否愿听,想听,会听
我们知道“善于倾听”对于学生的学习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的听不只要看他们是否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也要倾听同伴的发言,养成倾听习惯,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为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课堂上不同的声音,恰恰反映出孩子们不同的内心世界,但往往由于发言的同学声音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者每个同学都争着表现自己而出现秩序混乱、学习效果差的情况。关注到这点后,作为老师,“身教胜于言传”。老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学生发言时,老师要全神贯注地听学生发言,不做任何与活动无关的事,并善于用眼神、手势等暗示其他学生一起听。其次,我们还可以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或故意“找茬”,促使学生愿意去听发言的同学说的是否有理。继而在学生愿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小老师,会尊重、欣赏、夸奖别人,并能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达到会听。
三、关注表达能力的训练
人们常说“有才的人,不一定口才好”,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有才的人。”我们暂且不去探讨“有才”的标准。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口才好”的人必定能说明其思维的缜密与灵活,且富有逻辑性。
关注到五年级的学生许多同学欠缺表达方面自信,语言的组织与概括能力较弱这些“严峻”的问题后,我在语文课前设置了“三分钟”展示:学生可以朗读优秀短文、作文、诗歌等,可以推荐优秀诗文、篇章、书籍,可以背诵优秀诗、词、文;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日记、作文,摘抄、观后感,读后感等等。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收获,另一方面煅炼了表达的勇气和自信。
其次,为了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查书、查资料、认识生字词、概括课文大意等、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作业以导学案形式前置,发放给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准备后,表达的欲望和自信也提高了。
再次,将批注作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扶手,结合案例教会学生批注的方法,先让同学查阅资料、自主批注,再逐渐放手提高批注速度与能力。课上交流批注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学的手段,更是煅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总结,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积累与运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欣赏一篇篇教材中的佳作的同时,也要告诫学生“监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利用生活情境即兴创作。学会方法迁移体会文字的魅力。可以是片断写,也可以是完整的小作文。所以不拘泥于形式,意在激发学生创作性写作的思维。
其次,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大量的积累素材,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学生养成摘抄、写日记、积累的习惯。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能力的差异,对于张学斌、张顺哲写作能力弱的同学,侧重仿写、照抄、背诵优秀篇目。
再次,必要时教师要写“下水作文”。如教授留言条时《一个留言条》、《二十年后……》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关注语文学习中综合实际能力
开展及时有效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主题思想,无论是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提升,还是预期效果,都是相继开展了“浓浓思乡情”、“我是小小推销员”、“我爱朗诵”等活动。
例、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以“思乡”为单元主题。学完课文后,同学们根据个人爱好,搜集了有关思乡的古今中外的诗词文和歌曲,进行了精心的排练,并运用了约两节课的时间举办了“浓浓思乡情”活动,在活动中杨洋、陶思涵等同学们相继朗诵了《长相思》、《秋思》、《乡愁》,《故乡》等古今诗词,武杞轩独唱了《红豆》,全班同学合唱了《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曲目,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拓展了课外知识,还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情感,兴趣浓厚。
总而言之,一堂小学语文课,老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使学生达到知识、情感与习惯培养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目的,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小学语文课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定要做个“知识渊博”“眼光路路,身听八方”的先行者。总体上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