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6-14黄璜

速读·中旬 2016年6期

黄璜

摘 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既有“教”的活动,也有“学”的活动,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一定的训练途径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营造气氛;情感触发;诱发疑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老师们的焦点话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加涅就提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

一、善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我们教学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即将达到或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精心进行“预设”,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发挥潜能,寻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帮助学生勇敢迎接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舞蹈方面有特长,有的学生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甚至还有的学生会吹漂亮的口琴等,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应创造他们发挥创设创编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各自的自信心。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欣赏乐曲时,应经常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比赛,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气氛、培养学生想象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如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在欣赏管弦乐《闲聊波尔卡》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笔者特地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闲聊波儿卡》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管弦乐,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目时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内容,你更爱哪一首,为什么?这一问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喜爱合唱的占多数,原因是声音接近他们的年龄段。接着,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童声合唱声音具有穿透力、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具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之后,再用简短的语言将音乐形象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复听音乐,这次欣赏给学生的要求是听音乐的同时要展开想象,随音乐想画面、想情节、编故事,并按组提前进行分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认真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想象音乐。音乐结束时,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的形象,达到了自主学习音乐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情感触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相应学习氛围,触发学生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音乐内涵学习中。例如《黄河大合唱》,歌曲里的歌词使学生们了解一段历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会激起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而旋律的壮丽雄浑,则让学生们联想到汹涌澎湃的黄河,同时联想到民众的强大力量;合唱齐唱轮唱时,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用乐器演奏时,锻炼脑和手的协调,身体和各部位的配合以及对作品的处理;还有调式调性节奏等乐理知识,以及配器,所有这些无一不在训练学生们的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整首乐曲通过情境的设置,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使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教育以达到美的渗透。

四、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疑惑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具体而言,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善于发问,运用新颖、灵活且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设疑,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是一门学问,不但教师提问,学生也应主动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音乐知识的殿堂。在教学实践中,每上一堂课,讲完一段教学内容,要运用“师生换位”的方法,让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则当“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经过长期实践,学生就会慢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热情也大大高涨。例如教学歌曲《红旗颂》时,出示歌名后,可让学生先自己欣赏范唱预习歌曲,引导他们做老师尝试提问,既可提问老师,也可向其他同学发问。学生们会一改平时回答问题时的冷场,提问的形式随意创造,不拘一格,把被动接受知识信息转变为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凡是能吸取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方式,都是可取的。

总之,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感受到音乐,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涵养性情,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斌.听课随感想.中国音乐教育.2007

[2]李中平.课堂有效提问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

[3]黄有良.音乐创作教学的尝试.中国音乐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