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关系
2016-06-14解秀芬
解秀芬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的辨证发展过程。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和补充着学校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很大的促进。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学校的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就更显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哪怕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不能造福社会的,反而还会危害社会。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态度,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庭教育的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作为学校,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有的家长片面地理解为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应该是老师的事是完全错误的。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总是觉得学校对“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过重,而且还在向更多更重的方向发展。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利造成的。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劫道,两个人合伙把他打了,原因是这名同学家境好,身上带着一块名牌手表,两名成绩差的学生想据为己有,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呢,社会物资生活丰富对孩子的诱惑、家长不良行为言谈对孩子的影响,怎么能不分析问题就怪罪于学校呢?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他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1)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
(3)苏联普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中指出“教育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劳动集体的共同努力和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教育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任,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协调。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总之,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是在科学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影响下逐渐完成的。未成年人的教育起始于家庭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体现于社会教育。只有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完整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和内容、方法、途径上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