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幻灭》中流动性创作特征

2016-06-14曲亭亭

速读·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开放性流动性

曲亭亭

摘 要:本文结合茅盾小说《幻灭》,探讨作品在空间层面的流动性特征。首先在空间层面,主人公静女士不断离开所在之地到新环境中,使作品不再局限于爱情小说的家庭框架,打破封闭性结构,人物情感也不再拘泥于男女爱情,由流动带来开放。开放又导致广阔,作品内容进一步接触到多个社会层面,这种广阔性与“全”相关,展现出颇为全面的社会历史生活。结合文本,本文将具体分析这种流动性创作特征。

关键词:流动性;开放性;广阔性;空间维度

前言:在创作《幻灭》之前,茅盾上至北京,下至广州,与主人公静女士一样有着四处奔走的经历,为其创作打下基础。《幻灭》的创作得益于茅盾行走的经历,其间更融入了茅盾对社会的思考,不断思索革命该何去何从,思索社会的前进方向。

一、流动性

《幻灭》中的流动性特征首先表现在空间层面,故事从一个不固定的地点发端,人物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场所。《幻灭》的开篇,慧女士便嚷着讨厌上海,静女士安慰道:“我也何尝喜欢上海呢!可是我总觉得上海固然讨厌,乡下也同样讨厌;我们在上海,讨厌它的喧嚣,它的拜金主义化,但到了乡间,又讨厌乡间的固陋,呆笨,死一般的寂静了……比较起来,在上海求知还方便,我现在只想静静儿读一点书。”静女士的回答中有两点值得细品,其一,静女士提到乡下也同样讨厌,证明来上海之前,静女士是在乡下生活的。但她讨厌乡下的固陋、呆笨、寂静,渴求开放、智慧与进步,所以离开乡下来到上海读书。虽然作品开篇的地点是在上海,暗中却隐含着开篇之前从乡下到上海这样一个流动过程。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就存在一个“已流动”的过去。其二,上海只是静女士为了读书临时停留的地方,并非合乎心意的久居之所。可以料想,当静女士不再满足于静静读点书的现状,她将会离开这里,寻找另外一个理想的天地,在这就暗示了一种“将流动”的态势。两位女士开篇的这段对话,为主人公终将离开上海做了一个铺垫,同时也给读者做了一个心理准备。在故事的开端,除了“已流动”的过去,茅盾还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将流动”的未来。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过去,又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前后衔接自然,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结构。一小段对话便把来龙与去脉,表现得清晰又真实。

《幻灭》中静女士不断离开所在之地,流动到新的环境中,这种动态的形式贯穿整部作品。每一次离开旧环境,主人公的心理、思想状况便随之发生改变,为读者展开一个新世界,作品内容从狭小的私生活自然流动到广阔的社会,使作品具有开放性。

二、开放性

首先,主人公在空间位置的转换过程中,不再只沉溺于男女间的小情小爱,情感更为丰厚,思想持续升华。在第一次躲藏在医院时,静女士的性格便有几分变换了。“本来是多愁善感的,常常沉思空想,现在几乎没有思想:过去的她不愿想;将来的她又不敢想。”第二次奔赴武汉时,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勇气、自信、热情、理想全部恢复。这时她不再深陷爱情得失的苦痛挣扎中,思想渐趋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个“人们共同创造历史的时代”,责任心觉醒,立志投身于社会洪流中。第三次因在政治工作中无作为而失望,再次陷入迷惘与失落,转身进入医院工作,最终找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在医院她遇见了新的爱情,而此时的静女士思想已然趋于成熟。直到最后一次,面临与强连长分别的境况,静女士内心苦苦挣扎,最终决心让强连长回到战场,这时静女士已经升华成一个温婉、坚决、理性的人。空间上的流动,带来情感上的流动变化且使主人公的情感与朋友、国事等紧密相连,不拘泥于男欢女爱,其思想情感是开放的,深刻的,伴有成长的。

顺随空间位置流动的脉络,我们不但可以归纳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愈发深入的思考。茅盾曾说“我往往停下来思考,而不象有些人那样紧紧跟上。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使我痛心,也使我悲观,它迫使我停下来思索:革命究竟往何处去?”静女士所遇到的难题,便是作者所思考的问题,比如当人们热切的投身于社会运动时,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委员会是不是无所作为的呢?新的环境暴露了社会上方方面面的问题,说明茅盾真正对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过深入思考。

其次,主人公一次次完成空间上的流动,使小说在结构上突破了爱情小说的家庭模式,达到了开放的效果。伴随主人公的每一次空间上的流动,作品框架也愈加开阔,突破家庭、学校、私生活。梅行素曾说“向来我是换一个新环境便有新的事情做。”可见,作者有意安排主人公与新环境碰撞,在碰撞中,人物思想境界逐渐提高,作品框架更加开阔,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更加宽广。思想情感的细腻刻画与广阔社会环境的详尽描摹,使作品更加厚重真实,也使茅盾笔下的《幻灭》、《虹》等作品保有新鲜的艺术活力和现实主义风貌。

三、广阔性

不局限于家庭模式的开放性框架,使作品内容接触到多个社会层面,展现出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第一个层面是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既有怀着小儿女情怀、敏感多愁的静女士,也有热心政治、心思缜密的李克,还有表里不一的“帅座暗探”抱素,学校没有被简单处理成浩浩荡荡的学生运动大本营,而被塑造成一个立体、真实的校园。第二是社会政治工作层面,既涉及北伐誓师礼慷慨激昂的宏大场面,又有沉闷无聊且无作为的政治工作人员训练委员会,揭示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并非有热情就可以做得出色。第三是战争层面,通过静女士读报纸、强连长的转述等方式侧面表现了战争场面,以及各股势力的消长状况。每一个层面作者都着力进行描写,虽说并非完全详尽,但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现实的复杂性。日本作家增田涉曾评价说,茅盾“抓住了广泛的现实社会中所有问题的各个方面,揉合起来,而且把它当作一个整体纳入时代的历史潮流的方向……他的视野是广阔的,并且具有要把整个时代竭力描绘出来的大陆式的劲头。”《幻灭》中作者便是以静女士不断进入新环境的方式,把各个层面相互连接,徐徐展开一幅宽广的现实社会图景。

结语:在作品《幻灭》中,空间层面上的流动导致开放,开放性导致广阔,广阔性又与“全面”相关。流动性特征最终指向真实性,即作品通过流动的形式,更加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形式保留思想的精华,流动的形式与茅盾关注现实、表现现实、思考现实的思想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开放性流动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放性手术与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