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6-06-14马西娜赵敬源鱼晓惠
马西娜++赵敬源++鱼晓惠
摘要:通过对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以及安康市月河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这5个案例标准的对比研究,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框架。首先对各案例指标体系因素层指标的关系进行剖析,利用基于定量的权重分析法对普适性指标和特色性指标进行提炼并归纳指标项的构成关系,然后解析各个指标体系的指标属性与实施阶段的设置规律,最后筛选组建一套涵盖指标建设与落实并满足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及社会生态等要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关键词: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技术指标;政策指标;权重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重视,生态城区的建设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1]。中国也在面对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压力下,逐渐开始重视“健康城市化”,并努力建立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和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2]。中国发展“生态城区”正是中国政府在指导资源节约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次尝试。早在1984年,中国生态学家马世俊等[3]提出“城市是由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并给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和衡量这一体系的指标系统。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有人陆续提出了“生态城区”、“绿色生态城区”、“山水城区”等概念,虽然尚未形成公认或官方组织承认的统一标准,但均为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设模式。绿色生态城区更注重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之间的协调性[4],并且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它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5]。
近几年,国家环保部从“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2008),为地方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5],并从2009年正式启动生态城区的试点工作,通过国际合作、部省合作、省市合作等方式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建科[2013]53号)提出之后,2015年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落定,全国各个省份也先后出台各地标准。由此可见,绿色生态城区已成为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但目前生态城区的模式大都停留在宏观战略规划上,为了提高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已实施标准与案例中的指标体系将成为今后建设的行动指南。
1 中国现行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城市均大力推荐生态城区的建设,但由于西方城市格局已经基本成型,对城市空间结构很难有颠覆性的调整和修改,因此西方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多侧重于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小型生态化社区等。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应该从宏观的规划层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宜国情的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路径。对于如何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一直都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核心问题。因此,各类生态城区建设都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这里主要介绍从2007年中国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阶段到现今全国大力推行建设这一时段内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标准及案例。
1.1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2015年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该标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城区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筑、交通、资源、信息化、碳排放、产业与经济、人文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
1.2 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指标应采用量化赋值,无法量化的指标则明确提出其评定要求,并结合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不同的基础条件,在建设用地人口密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慢行通道密度等11项指标中通过赋值差异体现三大区域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特点。该指标包括3个指标层、60个指标项,其中包括33个控制项和27个引导项,见表2。
1.3 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
重庆市是典型的山地城市,面积8.24万km2,人口2 991.4万。该标准按环境、经济和社会分类罗列,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空间、能源与建筑、能源与环境、交通、产业、城市运营管理6个大类[6]。该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指标层23项,二级指标共计59项,其中包括33个控制性指标和26个引导性指标,见表3。在评价绿色低碳生态区域空间中,包括公共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7]。慢行道路遮荫率要达到或高于80%,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或高于7.5 m2·人-1等,都是能够让市民对居住地的低碳性有较为直观感受的指标[8],见表3。
1.4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天津市滨海城区,位于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距滨海新区核心区约15 km,总人口35万[9]。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项目,也是世界首例以生态为首要理念,构建循环低碳的新型产业体系、安全健康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自然城市景观体系、方便快捷绿色交通体系、循环高效资源能源利用体系以及宜居友好的生态社区模式[1011]。天津生态城认真借鉴国外生态城区的建设成果,结合选址区域的实际情况,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以及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见表4。
1.5 安康市月河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安康市月河生态城区地处陕西省最南端,被誉为秦岭山的天然基因库,各类植物丰富,市域绿化覆盖较高。生态城区的各类生态指标是在结合安康市自身生态特色的同时,吸取各国生态城区的建设经验以及现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而提出的。该体系分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生活模式健康、土地集约利用、绿色建筑推广、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循环利用、人工环境协调、管理政策健全以及社会意识普及11个因素层,共58项指标,并且分为52个约束性指标和6个引导性指标,见表5。
2 不同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2.1 案例标准选取与对比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指标赋值等,都与体系的制定目的、制定组织以及城区选址的地域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12]。在选择指标体系时,首先考虑2007年是中国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时期,中新天津生态城是该时期生态城区的示范案例,并且这个案例目前已实施建设并部分完成,因此它成为其他生态城区建设的先驱行动模板;其次,从2012年至今,中国开始逐步开展实施生态城区建设,在众多建设的生态城区体系中,根据体系针对的区域规模选取了代表省级标准的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以及代表中央直辖市的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考虑中国城市地形地貌多为平原、沿海以及丘陵山地,因此选取了以山地丘陵为代表的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安康市月河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及以沿海城区为代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分析上述各指标体系,其构建的差异如表6所示,其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各个生态城区不同的区域位置、地理环境、人口经济、能源交通、新型技术运用、经济资助和政策支持而产生的。
2.2 具体指标的设置原则
衡量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现为区域整体性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社会发展,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其根本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区的基本标准。Wheeler[13]提出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城区须是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区。因此,生态城区的衡量标准应满足3个标准、10项条件。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标准:紧凑与高效的土地利用、良好人居环境与自然系统 。经济生态标准: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经济、绿色交通。社会生态标准: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建筑推广、历史及本地文化保护、生态意识普及、政策管理。
2.2.1 具体指标的构成特点及权重分析
对于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结合各类规范、技术以及地域特殊性,来科学、宏观地分层分析,并逐步分级,最终确定各个指标项。将所有指标按照生态城区衡量标准中的11个方面重新进行分类和统计,得到表7,8,梳理后可以看出以上5个指标体系在指标构成上的特征:
第一,强调资源与环境的先导作用。在5个指标体系中,“良好人居环境与自然系统”与“资源有效利用”所占比例最大,可见生态城区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作为城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层。自然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通过规划设计进行总体协调,将分散在各板块中的指标串联起来,另外通过单体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来分解目标,进行单体建筑的执行工作,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建立统一的城区生态环境。
第二,强调指标的普适性。通过对各指标体系中10项因素的权重分析,将普遍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提炼,得到紧凑与高效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广、可持续经济以及政策管理这6项。“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广”和“可持续经济”是在城区生态化后,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与运营的角度完善城区基本功能和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对应基本建设程序,在各设计阶段提出要求,为实现规划与建筑在设计与管理阶段的运营工作提出“政策管理”方面的指标项,政策通常是在特定背景下制定并实施,而中国大都市生态城区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1415]。将这些指标项纳入体系,在各专业图纸审查、城市管理、实施措施等管理阶段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第三,强调指标的地方特色性。分析各指标体系能够看出在相同的因素层中所包含的指标项各不相同。在具体指标遴选及赋值上指标体系都兼顾了指标的完备性和精练性,既要求内容全面,又要求指标数量少而精,尽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同时更需要考虑地方特色[16]。在选取的标准与案例中,指标项选择都基本做到了反映该地区的规划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指标体现出地方性和唯一性,因此不同案例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项也不尽相同。因此,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区域生态特色、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规划目标以及地区现状等综合因素,从而制定具体的指标项。
2.2.2 具体指标属性的权重分析
在表7的基础上对选取体系各因素层中的指标属性分别进行统计,得到表9。由表9可以看出,在绿色生态评价标准中,并没有明确划定指标的属性,而是将大部分指标以评分的标准来设置,这样更具备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控制项中“基础设施完善”有缺失,而创新项中只涉及了“紧凑与高效土地利用”、“良好人居环境和自然系统”、“可持续经济”、“绿色交通”以及“绿色建筑”这5个部分。
此外,选取其他4个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了属性控制对比分析。由表9还可见:在这些体系中控制性指标占比较高的因素层有“良好人居环境与自然系统”、“紧凑与高效土地利用”、“资源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和“绿色建筑推广”,引导性指标占比较高的因素层则集中表现在“政策管理”。指标因素层中的“可持续经济”和“绿色交通”属性占比趋于均分势态,这2个因素层中不仅要求量化数据的控制,同时需要各地的政策与管理的约束,才能使其稳步实行。然而“历史及本地文化保护”与“生态意识普及”这2个因素层在指标体系中有缺失或者指标属性占比表现较为极端,说明这2个因素层的指标设定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常常表现出惟一性和独有性。
2.2.3 具体指标实施阶段的权重分析
指标项执行阶段在指标体系的建设落实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建设领域各部门应共同遵守体系中所确定的执行策略。因此,对选取的4个体系指标项的执行阶段进行总结与权重分析。表10为评价体系中各因素层的指标属性落实占比。由表10可知,除去各体系中本身缺失的因素层外,大多数的指标项均需在建设运营和设计规划这两阶段同时实施进行,其中在“紧凑与高效土地利用”、“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经济”、“基础设施”、“历史及本地文化保护”及“生态意识”这6层因素中,指标层均在建设运营阶段实施;另外,“历史文化保护”的指标需在设计规划阶段试行。由此可见,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遵循“设计规划先行控制,宏观政策运行补充”的整体思路。
2.2.4 指标体系构成的关系解析
基于生态城市衡量标准的3个方面,对选取的5个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指标重新拆解比较,并对10个因素层的诉求进行整合分析。以联系生态城市衡量标准的因素作为转换点,将生态城市衡量标准与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紧密衔接,归结出指标构成特点、指标属性控制特点以及衡量标准的关联,如图1所示。总结指标属性构成特征,实现绿色生态城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共生和谐、自然统一的目标。
图1 指标属性构成
Fig.1 Property Attribute of Indicators2.3 指标体系设置的构建框架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以城市生态绿色为发展先导,建立“规划先导、指标控制”的指标建设框架,同时执行“指标落实”框架,如图2所示。对于不同城市的经济、生态、区域文化等一系列复杂多样的地域背景,应该立足城市区域系统一体化格局中的绿色生态功能的完善性、有效性和整体性,全面评价城市的空间环境绿色优化、建筑系统绿色优化以及政策管理绿色优化。因此,本文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研究框架,作为各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基础框架。3 结 语
(1)从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来看,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角度入手,通过规整选取的5个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分析与数据统计总结指标项的构成特点,归纳出指标的核心因素层、重要因素层以及特色补充因素层。
(2)统计5个指标体系的指标属性,分析了国家标准的特点;通过总结其他4个指标体系可知控制性指标主要集中在“良好人居环境和自然系统”、“紧凑与高效土地利用”、 “资源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和“绿色建筑推广”这5个方面,对于引导性指标则集中表现在“政策管理”中。“可持续经济”、“绿色交通”、“历史及本地文化保护”与“生态意识普及”这4个因素层各指标项的设定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常常表现出唯一性和独有性。
(3)对指标项的构成特点和属性进行统计与解
图2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体系结构框架
Fig.2 Evaluation System Frame of Green Ecocity Area析,总结出指标构成的关系图,发现绿色生态城区的指标体系达到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并且能够成为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指导方向;最后提出构建与落实通用性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框架指标,以对今后的体系构建做出引导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栾志理,朴钟澈.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3(2):4656.
LUAN Zhili,PARK J C.Assessment of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Planning Based on Experience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J].Urban Planning Forum,2013(2):4656.
[2]冯 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对策[D].西安:西北大学,2007.
FENG Ying.Models and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D].Xian:Northwest University,2007.
[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MA Shijun,WANG Rusong.The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J].Acta Ecologica Sinica,1984,4(1):19.
[4]叶大华,胡 倩.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3,37(1):3139.
YE Dahua,HU Qian.Green Building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Design in the Detailed Planning[J].City Planning Review,2013,37(1):3139.
[5]陈 磊,王 刚.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96100.
CHEN Lei,WANG Gang.Research 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aofeidian Ecocit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2):96100.
[6]王 荃.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规划策略——天津市“中新生态城”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009(2):102104.
WANG Quan.An Interpretation to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lanning Strategies[J].Urban Planning Forum,2009(2):102104.
[7]卞玉涛.重庆:生态城区评价指标出台[J].城市规划通讯,2012(11):1011.
BIAN Yutao.Chongqing:Ecological City Evaluation Index[J].Urban Planning Newsreport,2012(11):1011.
[8]丁 勇,于晓敏,董孟能,等.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J].重庆建筑,2014,13(6):1013.
DING Yong,YU Xiaomin,DONG Mengneng,et al.An Introduction to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 Chongqing[J].Chongqing Architecture,2014,13(6):1013.
[9]王云才,石忆邵,陈 田.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J].城市问题,2007(12):1721,27.
WANG Yuncai,SHI Yishao,CHEN Tian.Ecological C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trast and Innovative Research[J].Urban Problems,2007(12):1721,27.
[10]The World Bank.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A Case Study of an Emerging Ecocity in China[R].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9.
[11]未江涛,臧学英.试论中新生态城建设对打造天津生态城市的导向作用[J].港口经济,2009(3):4649.
WEI Jiangtao,ZANG Xueying.Try to Discuss About the New Ecological Guiding Role to Build Tianjin Ecocity[J].Port Economy,2009(3):4649.
[12]赵 强,宋 昆,叶 青.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学报,2012(8):915.
ZHAO Qiang,SONG Kun,YE Qing.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dication System of Ecocity at Home and Abroad[J].Architectural Journal,2012(8):915.
[13]WHEELER S.Planning Sustainable and Livable Cities[M].New York:Routledge,1998.
[14]王如松.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N].中国建筑报,20050823(8).
WANG Rusong.Urban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N].China Construction News,20150823(8).
[15]王昕若.我国大都市生态城区建设政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WANG Xinruo.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Internal Metropolis Ecological Urban Area Construction[J].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3.
[16]张善峰,宋 彦,李昌峰,等.杭州市土地覆被变化与碳收支空间分异测度[J].城市问题,2015(6):4653.
ZHANG Shanfeng,SONG Yan,LI Changfeng,et al.Hangzhou Land Cover Change and Carbon Balance to Measure Space Differentiation[J].Urban Problems,2015(6):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