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并非言听计从
2016-06-13马健文
马健文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随父亲李渊到处征战平定乱世,有次重要战役,父亲有个决策要连夜拔营攻打一个地方。李世民觉得这个决策太冒险,就劝父亲:后方有埋伏,前方战斗也缺乏十足把握,结果可能前后受敌,形势非常不利。可李渊拒不采纳,李世民不畏父亲反感仍多次劝谏,都以失败告终。眼见军队就要拔营了,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嚎啕大哭。父亲李渊听到哭声,细问原因,终于听进劝谏,停止军事行动。后来,父子联手平定天下,奠定了盛世唐朝的基业。
《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是说:父母有过失,当子女的应该劝说他们改正。劝说时尽量做到脸色温和愉悦,话语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不接受,那要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劝。若父母亲仍听不进去,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哪怕劝说招致责打也毫无怨言。
曾有人说《弟子规》倡导之孝道为愚孝,出此言之人可能并没有仔细做过研究。从“亲有过,谏使更”这段话就可看出,《弟子规》认为孝顺要发自内心,并承认父母也可能有过错,并非让世人对父母言听计从。若父母做错了还听之任之才为愚孝。知道父母有错后应该力谏更正,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帮父母看到问题,改正错误。这也提醒为人父母者,如果孩子向我们提些建议,需要积极回应。鼓励孩子多与我们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正确的就应该吸收采纳,对培养孩子的主见有重要作用。
当然,《弟子规》也讲到“怡吾色,柔吾声”,提倡子女给父母建议时要注意方式。这让我联想到,如今有些孩子在外面说话羞羞怯怯,回到家里和父母亲说话态度却很差,父母亲一旦有了过错就更不得了。对待长辈的态度,应当从小教起,不恰当时就及时矫正,以免习惯成自然。作为父母,也应当以身作则,对长辈多几分尊重,孩子自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怡吾色,柔吾声”,这样的古训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是说:父母爱护自己,想要孝顺有什么难的?如果父母厌恶自己却还能继续行孝,正如李世民不畏父亲反感仍耐心劝谏,才是难能可贵。父母应教导孩子,自己也非圣人,也会有糊涂的时候、错怪他的时候。此时他不应该真对父母生气,谅解父母、继续爱父母才是孝心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