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页里的春意江南
2016-06-13许大智施用和
许大智 施用和
春天不知不觉早已悄然而至,很多人都走出屋子,
去大自然里感受春天的气息,或驻足观察,或拍照留念,
希望把这份有时间限制的美好存留地更久。
古代没有手机,相机这些现代数码产品,古人们是如何“留住”春天的呢?
别忘了,他们手中还有一只可写可画的笔。
2016年3月24日起,广州博物馆策划了《春意江南——常熟博物馆藏花鸟册页展》并将在展出延至5月22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古代画家笔下的“春意江南”吧。
本次展览,常熟博物馆从众多馆藏书画中遴选出清代常熟著名画家恽寿平亲传弟子马元驭、宫廷画家余省、诗人才女席佩兰、“海上花鸟画四才子”之一陆抑非之师李笏、陈摩等十一位名家的68幅花鸟册页。这些作品中的花卉主要以江南春季常见的梅花、水仙、兰花、牡丹、海棠、月季、菊花、桃花、梨花等为主,用别具一格的没骨技法演绎江南“春情万种”,或富贵妍丽、或俊雅洒脱、或淋漓畅快,引领奔波忙碌的花城民众步入时光隧道,以一花一鸟品味别样春意,感念大自然的迷人气息和无限生机。
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画作在本次展览中多达26幅,为数量之最,亦独抱江南春色:余省之兰发于石上,刚劲自立,傲洁不近俗。许永串兰着墨处阴阳光影分明,紫衣笼体,湘纱渺渺,俨然洛水一神仙。庞氏兄弟以浓淡笔墨、浅淡粉彩分书兰、蕙:一种墨色,写尽春兰搔首百态;数笔青红,便教蕙兰不语含情。
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牡丹素来是诗人画匠的笔下娇宠:许永笔下,粉瓣掩花芯层层羞涩绽放,如美人半推却就;席佩兰以不同的笔法演绎着异曲同工之秒,屈承懋之写意点染极尽烂漫之色,陈摩之豪放笔墨尽得东风怜爱,余省则以淡雅墨色勾勒出傲视群芳之姿,可谓各具千秋。江南俊才们汲取或工整妍丽、或洗练概括的没骨画风菁华,融汇贯通,给后人留下了春尽之时依然烂漫如歌的江南春彩。
为使本次展览尽显江南春色,策展人员打破书画展的常规思路,引入植物学知识,以所绘植物名目对画作进行分类,根据花期铺排展线,并以古代诗词名句为启引,以诗带画,虚实结合、声影交错,让视觉与语言和音乐得通感赋于画作更多的解读及欣赏空间,现场观众可在展厅春色满园的唯美氛围及古朴悠长的古琴雅音中,浏览一页页浓缩江南春情的花鸟画册,领略同一品种花卉在不同画家笔下的不同情态,宛若置身于虞山下的百花丛中美不胜收。
清初“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寿平变工整妍丽为没骨画风,不采用墨笔勾勒轮廓而后敷色的传统技法,而以色彩直接渲染,粉笔带脂,点染并用,同时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描摹,其后从学者甚多;而闻名海外的“岭南画派”,其发轫亦与江南花鸟画没骨技法有着独特的渊源。早在清代,岭南杰出画家居巢、居廉(并称“二居”)便是学习吸收江南“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寿平的“没骨花鸟”技法精华,更创“撞粉”、“撞水”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用水”、“用色”的娴熟技巧,极大地拓宽了“没骨花鸟画”的发展空间。而“岭南画派”创始人之高剑父、陈树人,则师事居廉,继承居氏所崇恽氏一路传统。高剑父更自临摹“居派”绘画始,深入研究恽寿平画风,深得恽氏艺术神韵,为日后引进外洋技法革新传统,打下良好基础。 “岭南画派”所形成的主张写实,一反“勾勒”而用“没骨”等鲜明特点,均袭恽风而来。观众观赏江南俊才们画作之余,亦可对岭南画派新风的渊源、承继与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结合此次展览所呈现的花鸟风物,广州博物馆还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到博物馆找春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包括植物学家、艺术学家、策展人、宣教人员主导的多场多角度展览导赏、实地寻春探花、“暗香浮动——花卉香囊制作”、“掌上春色——仿真花卉制作”、“扇中花韵——没骨花卉团扇绘制”等,带领观众在风景如画的广州博物馆内展开全方位的寻春探花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