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对储蓄率及利率的影响:基于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2016-06-13钟阳
钟 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人口转变对储蓄率及利率的影响:基于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钟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文章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同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其中,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且出生率对储蓄率的作用力要大于死亡率;相反,出生率、死亡率对利率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且出生率对利率的作用力要小于死亡率。
关键词:出生率;死亡率;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储蓄率;利率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
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以及国民寿命的不断延长,世界已经普遍步入老龄化社会。毋庸置疑,老龄化过程的加速对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相对于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的发达国家,出生率的迅速增加与死亡率的不断下降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实现了由人口红利所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的中国,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得益于人口的迅速增长[1]。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在逐年下降,人口红利效应趋弱,老龄化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储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储蓄率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这将使中国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方面面临新的问题。目前,人口转变与储蓄率、利率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
生命周期假说是对人口转变与储蓄率之间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早期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经济中的个体会根据自己一生的预期总收人来调整他的消费与储蓄行为,通过平滑其在各期内的消费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效用最大化。这意味着,个体不会在某一期内储蓄特别多而在下一个时期过度消费。因此,对于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他们会较多地消费、较少地储蓄;对于15~65岁之间的个体来说,他们会更多地进行储蓄,消费相对减少。该理论还指出,经济体中的人口抚养比对于储蓄率具有反向作用力,即储蓄率会随着人口抚养比的升高而降低、随着人口抚养比的下降而上升[2-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生命周期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人口变化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学者从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展开了分析。Bosworth和Chodorow-Reich利用85个国家1960-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发现人口结构变化对亚洲各国的储蓄率变化有较好的解释力:经济体中未成年人口比率(15岁以下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老年人比率(65岁以上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均对储蓄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老年人比率对储蓄率的作用效应更大[7]。Curtis等通过建立一个代际交叠(OLG)模型并利用中国1955-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发现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变化趋势,并证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家庭储蓄率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劳动力比例的增加和家庭儿童数的相对减少将促使储蓄率升高,而退休人口的相对增加将导致储蓄率下降[8]。董丽霞和赵文哲利用多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考察了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中少儿、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收入情况下,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同方向变化,与老年抚养比反方向变化;随着收入增长,养老储蓄行为占优,也就是储蓄率与老年抚养比同方向变化;对收入水平较高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进行分析得到,少儿抚养比对储蓄率产生正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储蓄率产生负向影响[9]。另一方面,出生率、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也对储蓄率产生重要影响。Abel利用一个世代交替模型(OLG)研究了出生率对储蓄率及资本价格的影响,认为随机出生率的上升会增加国家的储蓄率[10]。Cocco和Gomes将寿命风险引入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寿命长短对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11]。通过数理论证并借助于28个国家死亡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随着寿命风险的降低(寿命变长),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倾向于更多地储蓄并延迟退休。Thomas和Katja通过分析欧洲人口的主观调查数据和人类死亡率数据库(Human Mortality Database)发现,人们对于当前的死亡率有相当准确的主观预期,并且这种对死亡率的预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12]。
学界不仅对人口变化与储蓄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还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人口变化对利率的影响。Geanakoplos等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资金的供给及需求为基础建立了OLG模型来探讨人口变化与利率的关系,发现青年人与中年人的比例对利率水平的作用方向为正[13]。Kara和Thadden发展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人口结构因素纳入一个货币政策框架内,然后利用一个扩展的OLG模型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政府消费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通过模型校准,证实了欧元区劳动力比重增长率下降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将促使利率降低,并且在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下效应会更大[14]。Ikeda和Saito将人口结构因素(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纳入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发现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拉低了日本的实际利率。当进一步把TFP因素纳入模型后,发现TFP是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人口因素仍显著影响着利率的长期变化趋势[15]。陈国进和李威通过建立一个扩展的泰勒规则模型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中年与青年人的比例)与利率水平变化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比重与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6]。
与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同:首先,本文以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来衡量人口的变动,着重探究二者的变化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效果,将人口变化对储蓄率及利率的影响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分析,以便于进行比较与区别。其次,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EIS)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通过分析,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最后,本文通过建立两组面板变截距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理论分析
(一)跨期一般均衡模型的设定及分析
1.人口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假设死亡率与年龄有关,k时期新出生的人群在时间t时的死亡率为γk,tdt,则人口的增长量可表示为:
如果死亡率与年龄无关,即γk,t=γt,由上述积分加总可得人口的增长量为:
dNt=(nt-γt)Ntdt
上式经过转换即可得到人口的增长率,可写为:
(1)
在这里假设经济体已经存在无限期了,并且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随机变量。
2.产品市场及厂商的行为分析
假设商品消费市场中的供给方——代表性厂商具有股本Kt,其产出可以表示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t=At(Lt)a(Kt)1-a
(2)
(3)
如果消费品的供给遵循局部确定性过程,产出的增长率可以写为:
(4)
假设经济体中的劳动力全部参与生产,k时期的新生婴儿到时间t时可以贡献L(k,t)单位的有效劳动力。根据Hubbard等关于生命周期中劳动力收入呈驼峰状[17]的发现,我们可将L(k,t)的形式用如下的双指数函数表示:
(5)
上式中的τi(τi>0)和Gi(Gi>0)表示双指数函数的特征参数。一般情况下,当劳动力收入(供给)呈单峰状时,参数满足G2=0或τ1=τ2的条件。
因此,厂商雇佣的总劳动力可表示为:
(6)
3.金融市场及投资者行为分析
个体有机会获得由大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合同。合同一般规定:如果个体在下一个时期幸存,将收到保险公司的溢价γtdt,如果个体死亡,其将支付1。因为人们的目标在于增加消费,在无法获得遗赠或遗产的情况下,个体会被激励完成本年的年金合同。
4.个体的预算约束和目标函数
一个个体金融财富的动态变化可以表示为:
(7)
假设人群中的个体是同质偏好,人群中出生和死亡的时间趋势以及财富的差异是异质的。个体的满足程度可以用一种随机效用函数表示。在Duffie等[18]所构建的效用函数基础上,我们把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加入模型中得到:
(8)
(9)
一个个体的目标是当遭受动态或一定静态预算约束时,其价值函数能实现最大化,即:
(10)
(二)均衡分析及命题论证
1.均衡分析
(11)
(12)
我们以Fy,t(i)(n,γ,t)(∀i∈(1,2))表示新生群体劳动力收入份额的当前值,并有:
(13)
(14)
ηt可以作为反映未来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未来消费的增长对于储蓄率及利率的确定具有关键性作用。
在消费品市场中,在市场出清的条件下,有dYt=dCt。总消费的增长依赖于个体总的优化消费增长量、因死亡突然终止个体和新生群体的消费。因此有:
(15)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会导致未来人群中总消费的重新分布,这会影响现存人口的消费增长率,因此二者是影响储蓄率及利率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探讨人群中消费分布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分析途径,这与预期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或总生产(消费)增长的变化不同,后者实际上是长期风险理论中的通常变化。
2.命题的论证
命题1:假设全要素生产率(TFP)不变,均衡条件下无风险利率r满足:
(16)
这个利率与OLG经济体中的利率差异在于:
与具有无限生命个体经济体中的消费不同,OLG经济体中个体的死亡对于存活个体的消费增长有正的效应,因为存活个体与更少的人分享总产出。新生个体的出生意味着未来成年人占总消费份额的下降以及他们未来消费增长的下降。与具有无限生命个体经济体所不同的是,这种情况凸显出未来的消费在人群中的重新分布,这又会对现存人群的消费增长产生影响。
在OLG经济体中,总产出的增长率依赖于人口群体和劳动力的增长。高出生率使产出增长很快,并对消费增长和利率产生正效应;相反,而高死亡率则对利率产生负效应。但现实中,由于新生人群要经过多年以后才能成为劳动力,因此人口和劳动力供给的作用力可能会较弱。
整理得:
η+ω(Y)-r=nψ(r)
(17)
可以证明:
(18)
(19)
于是有:
(20)
(21)
当θ<0时,通过证明可得:
(22)
(23)
(24)
由ψ(r)的表达式可以得到:
(25)
由命题1中r的表达式可以推得:
(26)
掀开一个黑色遮阳网,栽培香菇的大棚里幽暗而湿润,矮矮的菇木密密排列着,鲜嫩的香菇就在这些菇木上静静生长,如同童话故事里小精灵的村庄。
由此可以判断,如果降低EIS,个体金融财富中储蓄的份额会减少。如果EIS足够小,出生率增加将会使更多的新生群体成为劳动力,并会在总消费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对应的是,现存人群的消费增长下降,利率下降,储蓄率升高。
由命题1中r的表达式可以推得: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