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13葛佳博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鼻窦炎

葛佳博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葛佳博

目的 探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镜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und Kenedy评分情况、手术效果和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5.77±1.14)分、(4.23±1.05)分,治疗前后Lund Kenedy评分分别为(4.37±2.04)分、(1.48±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愈率为97.62%,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脑脊液鼻漏和鼻泪管阻塞性并发症,其腔内同时没有观察到浓状的分泌物、真菌团块。此外,患者鼻塞、浓涕和头痛等临床均全部消除。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同时可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

真菌性鼻窦炎,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病症之一,为特异性的感染鼻科病症,主要包括: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同时可分成:真菌球型鼻窦炎、变应性鼻窦炎,但是真菌感染一般多产生于患者的鼻窦腔中。现阶段,治疗这类病症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2]。本次研究,选取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探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男34例,女8例;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6.5±4.8)岁。主要包括:鼻塞患者10例,浓涕患者12例,涕中带血患者16例,头痛患者4例;通过鼻内镜检查得出,鼻甲肥大患者2例,中鼻甲肥大患者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8例,中下鼻道浓涕患者10例,中下鼻道见干酪状分泌物的患者为9例,鼻息肉患者3例。采取CT检查中有上颌窦患者32例,上颌窦并同侧筛窦患者10例,通过CT的表现能够看出患者的鼻窦腔内存在不均匀的增高影。手术后通过病理方面诊断,上述42例患者均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1.2 手术方法 42例患者中,14例患者实行全麻,28例患者实行局部浸润麻醉。结合患者手术前,鼻内镜方面的检查、CT的检查结果,确定其实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首先,实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工作。然后,将患者的钩突、病变位置鼻息肉部分全部切除,然后有效的处理患者中鼻道的病变情况。将其病变的黏膜去除后,将其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扩大,大概控制为2 cm邹游。鼻内镜下,将患者的窦腔内真菌团块和脓性分泌物、病变黏膜清除干净,然后采取生理盐水、氟康唑液将其窦腔进行充分的冲洗。完成手术后,将凡士林纱条加以填塞,再将患者的真菌团块病变组织进行送检。通过病理方面的检查结果能够看出,42例患者均属于曲霉菌感染。手术的过程,患者的上颌窦不需要将筛窦切除,可直接将上颌窦的开口部分扩大,充分将上颌窦窦腔内病变部分进行清除。上颌窦并同侧筛窦产生病变的情况,应先将患者的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切除后,实行上颌窦开口扩大的工作,进而将患者的窦腔内病变进行清理。完成手术后,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控制为5 d左右,5 d后将患者鼻腔中的填塞物质取出,采取生理盐水将其鼻腔部分进行有效的冲洗。7 d后采取氟康唑液将患者的鼻腔进行冲洗,然后有效的清除患者肉芽和鼻腔囊泡、粘连的组织。完成手术后,30 d实行1次鼻内镜的复查工作,且随访的时间控制为1年。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生活质量方面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的评估。鼻内镜Lund-Kennedy计分,主要需对患者的鼻息肉和粘膜水肿、鼻分泌物进行评估。

治愈:通过治疗,患在的临床症状全部消除,同时窦腔黏膜上皮化,窦口的开放效果较好,并且没有脓性的分泌物。好转: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显著的缓解,局部窦腔粘膜肥厚和水肿、有肉芽的组织逐渐形成,同时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同时窦腔为粘连状态,窦口出现狭窄/闭塞的情况,存在息肉形成的状况,以及脓性的分泌物。治愈率=(治愈+好转)/总有效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计分情况 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Lund-Kennedy计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计分情况(x±s)

2.2 手术效果分析 手术阶段,治愈患者31/4 2(73.81%),好转患者10/42(23.81%),无效患者1/42(2.38%),治愈率为41/42(97.62%)。42例患者均没有产生脑脊液鼻漏和鼻泪管阻塞等并发症情况,同时患者的腔内没有发现脓状的分泌物,以及真菌的团块。此外,患者鼻塞和脓涕、涕中带血,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除。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同时可叫做霉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多发的病症之一,为特异性的感染性病症[3]。以往临床方面一般认为,真菌性鼻窦炎,一般多于机体下产时间通过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方式下引发,同时不排除慢性消耗性病症(糖尿病、烧伤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下会诱发病症。以病理学进行划分,可分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NIFRS)、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IFRS)[4-5]。其中非侵袭型患者,结合病理的改变能够分成: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两种[6]。本次研究,通过鼻内镜下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30 d后、随访结束后,两种不同的量化表进行评分,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脑脊液鼻漏并发症和鼻泪管阻塞并发症。同时,腔内没有观察到脓状的分泌物、真菌的团块,并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临床的症状为鼻塞和脓涕、涕中带血和头痛等。由此可见,手术的过程特别需要注意中鼻甲颅底的附着部识别工作,尽可能防止出现撕扯中鼻甲根部的情况出现,这同时能够有效的预防脑脊液鼻漏出现[7]。此外,以手术的方式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鼻内镜手术和以往的手术进行比较,其手术的过程,能够优先实行对异常鼻腔结构进行矫正,同时可逐渐恢复患者的鼻窦引流情况。其次,这种手术能够于鼻内镜的视野下,对患者的病变范围进行充分的观察,能够有效的保障手术的效果。与此同时,其可彻底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清除,并重建鼻腔生理方面的通道,有效的维持患者的鼻窦引流情况、通气情况。这种手术方式还能对正常的组织进行充分的保护,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同时可降低并发症情况[8-9]。

综上所述,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通过鼻内镜下手术进行治疗,能降低并发症情况,将残留的真菌组织清除,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1] 盛平忠,刘丹,万浪,等.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58-60.

[2] 王海涛.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90-91.

[3] 阙镇如,黄钦辉,冉骞,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4):454-455.

[4] 胡珊.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15.

[5] 陈红立,莫云芳,李利.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35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4):19-21.

[6] 李珊,吕圣军,朱文丽.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5(5):63-64.

[7] 熊奇斌,柴先奇,罗许勇,等.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8):18-19.

[8] 刘宪军.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J].当代医学, 2013,19(2):67-69.

[9] 李峰.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 2013,19(10):48-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29

辽宁 117000 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 (葛佳博)

猜你喜欢

真菌性上颌鼻窦炎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