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枕成语,梦哲言
2016-06-12冯新生
冯新生
老修理工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茫然回车巷
当游迹散落在河北邯郸时,我不禁喟然长叹,这座西倚太行山脉,东挽冀中平原,与晋鲁豫三省临界的城市,真的很像正在萌发新绿的千年古树,遒劲的枝干引人感悟,久远的年轮难以辨认,稀疏的枝条尚需培育。这也难怪,7000余年前的磁山文化,2000余年前的战国烽烟与当今相距太遥远,历史的跑车扬起的烟尘在漫长岁月里早已把辙迹覆盖,后人在新路转向处总会感到视觉迷茫。古城邯郸,你究竟是在追寻旧梦,还是在跟进时尚?
古邯郸人,其心胸和行止,或开阔、或狭隘、或慷慨激昂、或暗流涌动,无不令后人感到震撼。阳光的一面,至今依然被诵为美谈。赵国的平原君,曾经果敢任用了个性十分张扬的毛遂,这位平日默默无闻的门客也很争气,在楚王面前一番慷慨陈词便使江山转危为安;赵武灵王曾力排众议,在当朝,勇开胡服骑射之先河,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即便是邯郸普通的百姓也在行走时显露出特有的风度,引得外地人偷学他们行走的美姿。古邯郸也曾留下了历史的阴影,那个晚风阴冷的黄昏,曹氏兄弟相残的七步诗;那个秋叶飘零的清晨,赵氏孤儿留下了悲壮史;那个斜阳无力的黄昏,美男兰陵王自毁容貌的哀叹;那个凄冷的深夜,美女罗敷弹筝拒暴的凄婉……试问邯郸,我到底该怎样评说你的风雨沧桑?
记得那年,我漫步穿行着邯郸的闹市,好不容易地找到了那条融入忠君爱国、襟怀气量、和谐共处、自我担当内涵的回车巷。这条仅有2米宽、70余米长的窄巷里空无一人,完璧归赵的大贤是否还稳坐车中,笑对突如其来的恩怨?赵国两位政要的车灯到底消失在那个方向?深浅不一的车辙是否还依稀尚存?负荆请罪的脚步声究竟有多么沉重?我在小巷中往返走了数遍,还是没有搜寻到梦中的那条回车巷。
平心而论,近年,邯郸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然高度关注回车巷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巷的一端修建了小型广场,巷内数家建筑的顶部也都铺饰了琉璃瓦,巷口设置了二层牌楼和典故石碣,整体格局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让探访者纠结的是,回车巷两侧的商铺,竟然是近年流行的铝合金大门,一家醒目的奶酪广告和与之相应的产品营销点在巷中显得不伦不类。这倒让我想起了那年在京郊看戏的情景。
戏台上的那位古装演员在唱念做打上无可挑剔,只是他上场时匆忙,未来得及把手表摘下,故此在高扬水袖时露出了晶亮亮的欧米伽,引得台下嘲讽连连、一阵哄笑。看来细小的情节,有时能关联大格局,就像当年蔺相如一个不起眼的回车动作,能使一国的将相同心同德、和睦共事,继而国运昌盛一样。
我正自茫然间,悠扬高亢的河北梆子唱腔由远而近。一位耄耋老人颤巍巍地从巷口走入,细细听来,唱词竟是清举人英棨的那首《蔺相如宅》,唱段的后几句尤为铿锵:“有胆怀璧竟完归,有识回车能屈抑。强秦不敢问连城,老将负荆亦屏息。上全国体下全交,卓哉相如能兼得。”好词好韵!静静的回车巷猛地回荡起一抹厚重的古韵。
其实,在刚刚踏入邯郸界的时候,我已然获知,考古人员几经对回车巷勘验,已然证实,邯郸在战国时期的地面早已湮没在地下4-6米处。也就是说,今日的回车巷,其面貌早已“旧貌换新颜”。幸好史册有载,明代以来这里一直留有“蔺相如回车巷”的石碣,乐于怀旧的邯郸人一直把它当作《将相和》的真实见证。尘埃能深掩历史的残骸,却不能阻隔后人的视点,这或许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条短窄、冷清的僻巷渐渐映入了夕辉,巷口两侧的大路车流渐多。老人对我说,这条巷很窄,很少有做生意的人推车让行,原因是谁也不愿意给对方让路,谁也不愿意为此回车。
感思学步桥
邯郸学步桥的那段趣谈,尽管已被国人传扬了数千年,可有谁真能在桥头自省?我曾探其桥名的文化滥觞,原来出自《庄子·秋水》篇:“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遥想那位燕国寿陵郡的少年也实在有些弱智,听说“邯郸步”走势优美,便不远千里来学,结果美步没学成,自己行路的姿势也忘个干净,最后只好匍匐而回。唐代李白与好友谈及此事时,也曾笑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而今看来,庄子的那番告诫和李白的那句讥嘲像是有些多虑,君不见而今学步者多混迹于撰稿人之列,面对原创人的心血结晶,或抄或剽、或仿或改,巧妙避开寿陵少年学步的拙态,据他人之文思为己有,窃他人之名句入己册。倘若古人有知,真不知该作何慨叹!
黎明,学步桥的广场很得人气,三三俩俩的晨练者在变化着太极剑式。邯郸人在战国时期是“美行”者,看今日的武姿也非同他比。放眼看,古桥的拱券渐渐染上粉嫩的霞色,柳丝轻轻撩拨着绿缎般的沁河,桥柱的石狮如梦方醒,桥北石坊的楹联内涵丰厚,学步桥真的是一幅格调清新的笔墨丹青。
飞架古城南北的学步桥,虽谈不上雄伟壮观,却也曾为京畿之门户,史册里称此桥为“三辅锁阴”。若翻开《广府志》,一页页文字把桥史铺展得十分详尽。其实这座桥本来无名,最初是一座极普通、极简易的木质桥,往返的多是当地民众和往来客商。每遇秋水暴涨,惊涛骇浪便把形单影只的木桥冲垮,古城南北瞬间便成为水泽天堑。
明朝万历年间,仲秋的一个清晨,沁河岸边伫立着刚刚上任的邯郸知县王曰善。他双眉紧锁,望着奔涌的秋潮和两岸咫尺天涯的百姓,猛地一顿足,布置了一个爱心工程。3日后,石桥起伏的叮凿声与砸夯的号子歌便响彻沁河两岸。
明代的学步桥,其架构既科学又具艺术性。为减轻桥本身的自重,适应汛期的洪水流量,在4个桥墩上附设了4个小拱券,两侧有栏板和望柱,栏板上雕有人物走兽,石柱上雕有石狮石猴。可叹那座石桥终究经不住300余年的风雨剥蚀,早已不似当年健朗。只有王知县的大名,一直清晰地印在邯郸人心中。
邯郸是中国杨氏太极拳发祥地。故此,学步桥广场练太极拳的花甲老人为数不少。我有些冒失地问着其中的一位老人:“您知道邯郸步究竟什么样子?”老人抚髯微笑:“大概就像现今模特的猫步吧!”话音刚落,就溅起一片笑声。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古邯郸步确实远去了。然而,两句古诗却一直萦回在我的耳边,使我屡屡在写作时自省自诫。那就是:南宋那位一生不仕却在韵节上独步词坛的姜尧章曾面对学步桥叹曰:“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