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文之“热”
2016-06-12
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最受关注,而今年,新概念创新作文“高考之外”却先一步火了起来。说起来很有意思,为何火的总是作文呢,从没见过大家为高考数学卷子上的最后一道大题在网上争个热火朝天面红耳赤——这道题是否知识点过偏或超纲,对学生的思维、分析、逻辑、计算等能力的考察是否全面到位?其实岂止是高考作文,对任何一个热点现象来说,门槛够低都是必要条件之一。
说起新概念作文大赛,大多数人知道它还得归功于韩寒和小四,韩寒对高考制度文字上的批判兼行动上的摒弃,让他年少成名,一时风头无两。如今,时过境迁,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作家已经蜕变成了电影导演兼音乐制作人兼赛车手兼作家兼国民岳父,一脸成熟稳重谈笑风生地在微博上晒娃,与他相爱相杀多年的小四也成为了青春疼痛伤感无脑文学的集大成者,办刊出书都是小意思,电影时尚趴才更有影响力。粉丝贡献了无数人民币。而捧红以上两位的功臣——曾经红极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这一次,新概念作文大赛携“高考”这一我国当前最具争议的TOP3内的话题卷土重来,是否想重现昔日辉煌呢?细究起来,究竟是想重掀当年批判应试教育的风潮,还是对各项高考加分政策的评断?或许二者兼有吧,反正都是风口浪尖炙手可热的话题。只是,这么费尽心思想修饰自己以高考“之外”为中心,却又诱以高考“之内”加分为最终目的之利,让一群为高考加分学生绞尽脑汁表述高考之外的路也很美好,真让人啼笑皆非。学生们既身在局中,又如何能作局外之观。何况这些学生十年校园生涯,都还没走进过高考考场,绝大多数人也没有选择特长、竞赛的路,更不可能小小年纪去混社会。生活阅历还很匮乏的他们,对于高考之外的观念可以说大都是媒体和社会舆论带给他们的观点,面对如此题目:“也许高考之外还有另外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故事”,他们要写些什么呢,写些道听途说的高考失利或没参加高考却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美好前途的人的故事,或者将别人的观点连词成句,连句成文,提炼加工——还不是些“套路”而已。《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第673页上对“前途”的例注就很有标准答案范儿:“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韩寒在他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我听过许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而学生们估计从小到大也没少听过“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和许多大道理。可又有几人能在师长诲之不倦的唠叨和铺天盖地的励志鸡汤中量变累积质变,一朝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脉,从此不走寻常路,竞赛拔得头筹,特长技压群英,为人左右逢源,走上人生巅峰。所以绝大多数人还不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备战高考,包括写这篇“创新”作文。
所以,关于高考,无论之内之外的讨论,最忌片面化,空谈化,更忌哗众取宠,都说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们先静静地高考好吗,一切过后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