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动叫师德
2016-06-12陈宁田丰玉
陈宁 田丰玉
从70年代前鲁迅先生提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我们今天怎样做校长”的讨论,都倾注了人们对教育问题及师德问题的关注。因为师德是教育的核心。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同时,师德也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我们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爱也是感人至深的。
四年前,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当我第一次跨进我接手的班级——一年级二班教室的时候,从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中,我注意到了一张很特别的面孔:那是一张瘦小的脸,一双忧郁的眼睛,一头黄黄的头发,矮小的个头儿在人群中特别引人注目。他是谁?我的好奇心促使我想弄清楚这一张特别的面孔是怎样一回事。
第一周,我试着去和他交流,可他分明对我不理睬。从他的本子上,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欧阳学俊。每天中午,我吃过午饭来到教室,看到那矮小的小家伙独自坐在座位上,漠然地看着同学们尽情玩耍,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好像都不存在一样。我来到他身边,关切地问他中午吃的是什么,认识了哪些新同学……但他依旧那一幅老样子:不理睬我。而且他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从来不做家庭作业。无论你怎样对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也不应你一声。
第二周、第三周,我让班上同学主动去和他玩,可他完全不理同学们,每天下课后,他除了上厕所,就是呆坐在座位上,用他那双忧郁的眼睛漠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无论我怎样和他说话,关心他,询问他,他顶多是看你一眼,依然是一言不发。
第四周星期二上午,有人到学校来找他。我得知她是这孩子的四姨妈。从与他姨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这孩子四岁的时候妈妈身患肝癌过早地去世了,不久,疼他的爷爷、奶奶也因病相继离开了人世。身患肺结核的父亲迫于生计,不得不把这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在谁家都待不长久,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短短的三年时间,到他四姨妈家时,已经是寄养的第四个家了。
听了这孩子的故事,我很心痛,决定好好地帮帮他,让他能重新笑起来。在后来的日子里,我除了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外,还号召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帮助他,有学习上的帮助,也有生活上的帮助,更有心理上的帮助,去他家走走也成了我每周必做的工作。他的本子用完了,同学们会及时地给他,看见他的衣服破了,同学们会回家给他送来,我还经常把他叫到家中一起吃饭,给他家庭的温暖。下课了,同学们会及时地把他叫上,大家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学习……
现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赞同这句话。尤其是对于像欧阳学俊这样的孩子。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我就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同学们为了让他进步,也从小的事例中表扬他,使他的小小优点得到放大,让他深知他的进步大家看在眼里,提高了他在老师与学生心中的地位。
在老师爱的感召下,在全班同学无私的帮助下,这孩子变了,变得开朗了,他脸上不再有漠然的表情,眼睛也不再忧郁了,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也按时交了,也能和同学们一起玩了。他的变化很是令我吃惊,原来多些关爱竟是如此重要。在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他从我手中接过奖品——一张奖状、本子和一件新衣服时,他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我也笑了,笑得那样欣慰;同学们也笑了,笑得那样舒畅。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中国的千千万万教师,绝大多数是兢兢业业的,他们在条件不够优越、经济状况不够理想、工作负担较重的背景下无私奉献,支撑着中国庞大的教育,这被称为“世界奇迹”。应该说,中国的师德堪称世界的楷模。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变革中,教育正面临着观念的转变。师德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新的提升。如何在新时期建设新师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经明确提出,道德建设要以人为本,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命题。在教育领域如何深化这一命题,那就是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
以人为本,古已有之。把以人为本作为师德建设的理念,将有力保障我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建立新的教师行业形象。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基本内涵,确立人文价值在教育中的地位。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合格公民,要帮助被教育的人发展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教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给个人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自由机会,成为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起点和建设性条件。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向来十分注重师德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强调教育者的自律,而很少考虑师德对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常把古人这句抒发相思之苦的诗,用于对无私奉献的人们的褒奖,由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常常更多地担当了“春蚕”和“蜡烛”这种悲剧性的角色,似乎除了吐丝流泪、到死成灰,便无其他作为。事实上,教育事业应该是教育者成就自我的事业,既做出奉献,又实现了人生价值。我们应该改变教师只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能规范自人、约束人的观念。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的奉献中也成就了自我,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的本意。
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趣,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趋向,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和职业特征,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在以往的师德教育中,我们研究道德伦理的理论较多,研究教师道德成长规律的较少,很多的师德读本都是以道德伦理的学科建设为中心来构建的,只见学科不见人。在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构建师德的内容,研究怎样能让教师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从教生涯,研究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增强教师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以及同不良诱因做斗争的能力。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竞争合作意识、自主意识的建立,在全球化背景中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应该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容。社会还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师德发展的大环境,要特别关注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为教师排忧解难。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话,概括了传统社会对师德的基本要求,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我们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纠正原有师德建设中的工具性、盲目性,走向一个更加健康的、合理的师德建设轨道。不难想象,“春蚕”的死一定是一首欢乐的颂歌,“蜡烛”的泪也将变成幸福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