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谈为何做不出圆珠笔头
2016-06-12李洪鹏
文/李洪鹏
院士谈为何做不出圆珠笔头
文/李洪鹏
为何连一支圆珠笔的笔头都做不出来?为何我们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什么科学家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做科研?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接受记者专访,针对上述问题做了解答。
他认为,只有充分研究基础科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现行的科研经费预决算制度,分散了科学家的注意力。如果实行科研人员年薪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谈工匠精神 基础研究做充分才能精益求精
坊间一直在讨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航天飞机都能造出来,却做不出一个圆珠笔头。陈学东对此表示,我国很多科技研究还是粗放型的,缺乏基础性、原理性的研究,“很多东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陈学东说,这只会在表面上对产品进行模仿。他提到,李克强总理曾说过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如果缺乏技术研究,应该精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精细,你就不知道了。”
他表示,工匠精神还体现在一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我国在这些人才的培养上也是缺乏的”。他认为学历教育代替不了职业教育,仅有教育部在管理职业教育不太妥当,应该让企业也参与进来,“工程师应该到企业去培养”。
由于基础研究和高技能人才缺乏,使得我国的产品寿命和可靠性比较差。陈学东举例说,火箭、载人飞船这种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我们都做得很好,但制造民用航空飞机还在起步阶段。“因为飞机要具备十年、二十年的可靠性,但这个我们现在做不了。”他认为总理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培育工匠精神,是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
谈职业教育 提高技工待遇让他们受到尊重
陈学东回忆说,大型企业在二三十年前都有自己的技工学校还有中专,很多人在初中、高中毕业后,不一定非要上大学,就去中专、技校,然后在企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很多技术工人的水平是非常高的,他们读了技校又经过企业的培养,所学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为解决一些关键工艺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家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国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就是学历教育,人人都要读大学、读研究生,其实国外也不是人人都要上大学的。陈学东认为,教育部也没有恰当地引导老百姓,造成很多人才不能够流向技工岗位。
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从事技能操作的这些技师,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福利待遇也偏低。“假如技工的待遇很高,比工程师还高,比博士还高,大家就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分一定要去上大学、读博士。有可能一些能考上清华北大、985高校的孩子,也会选择做技能工作。这样我们国家技工人才队伍就壮大了。”
陈学东表示,由于现行高考制度造成我们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先天不足,不能说现在上技校的孩子因为考试分数低,学习、认知能力就一定差。此外,要提高这些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光靠企业提供还不行,政府也要干预,国务院的政府津贴应该多给技能人才一些名额。高技能人才做出一定成果之后,也应给予很好的表彰。
教育部现有的招生制度也要适当做一部分引导,“实际上一些211高校也能够把学生往高技能人才方面培养”。陈学东举例说,德国大学就分两种,有一种是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学生都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谈教育体制 政府和企业办学都应获得支持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体制不太顺畅,政府也在办学,教育系统也在办学。国务院在强调推进职业教育之后,我们国家财政预算有一笔钱支持职业学校发展,但是政府只把这些经费拨给自己主管的职业学校,这样就造成了不公平。
因为对学生来说,他并不知道哪个学校有政府拨款,哪个学校没有政府拨款。而且政府拨款力度越来越大,每个学生的平均经费已达到将近一万元了,有了这个拨款的学校,培养学生就非常轻松。
陈学东认为,现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生产实践还是相差比较远,虽然名义上叫培养职业学生,实际上按照普通学历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有些职业学校找不到企业合作,让学生去参与生产实践。有些企业现在也不是很积极,“不像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到企业去实习,企业非常高兴,很支持这个事。”
除了政府主管的职业学校,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在办学,他们得不到政府的经费支持。“教育是一个事业,是要奉献的,如果长期得不能政府的支持,就有失公允。”陈学东说,这可能会使得有些企业在教育投资方面打折扣,有“偷工减料”的行为,这样对职业教育也是不利的。
他因此认为,政府应该“一碗水端平”,对政府主管和企业办的职业学校都给予经费支持。“不然有的一分钱都不给,有的给一个学生一万块钱,这个差别就太大了。”陈学东说,全国人大去年出台了职业教育法,提到了教育公平,职业教育推进的问题。但是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有偏差的,“去年我提了一个建议,政府主管和企业办的学校都应得到支持。财政部给了我答复,说这个没有问题,是由地方财政解决。但地方财政部门说中央财政也没有说要他解决啊,两方都在推。”陈学东认为,能解决的就解决,他也不太主张福利扩大化,老百姓的福利也不能盲目地扩大。“我们的经济建设达不到这个能力,空许诺也做不到,但是公平还是能做到的。”
谈装备制造 国家定重大专项提高技术水平
陈学东认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高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如航天领域,绕月航天器的水平是很高的。但有的技术不行,比如我们连圆珠笔芯都做不出来。”
谈国家标准 让三分之一客户参与制定过程
陈学东提到,当前国内制造的产品在外形、短时间性能上与国外产品有着差不多的表现。但国外产品可以在高温、高腐蚀等环境中使用一二十年,而很多国内产品只能用一两年,性能衰减速度很快。他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国家和行业标准出现了问题。
他介绍,国务院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属的数千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标准,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性的,你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每个行业、企业也有各自的标准。“科技部在提倡联盟标准、团体标准,这都是非常好的。”
国家标准应该确定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企业生产时必须全部满足。行业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也不能低于行业标准。“标准的级别越高,要求越低一些。国际标准也是如此,并不是国际标准就是最先进的。”
陈学东介绍,过去的标准反映一个行业的平均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制定标准的过程就是几家企业坐在一起,看看各自的平均水平如何,制定一个平均水平甚至更低的标准,能够让大多数企业都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样产品才能卖出去、产生效益。”
“标准仅仅由企业来制定就是不合理的,应该让用户参与进来。”陈学东说,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改革,已经吸收了不少用户参与,但比例还是很低,“可能10%都不到”。如果客户代表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有否决权的话,那么这个标准水平会相应提高。他表示,制定标准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研究,“否则你都不知道标准定多高好,也不明白要设置多少指标。”
陈学东认为,标准应该是在大量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政府经常追求短平快的项目。“政府应该做企业不愿意管、不能马上挣钱,但对国家长久发展有利的事。”他说,国家应该在技术研究方面大量投入,技术研究做透了,标准制定会更加合理,企业也知道如何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
谈科研经费 预决算制度分散科学家注意力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科学家要用大量时间来申请项目,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搞科研。同样身为科学家的陈学东对此表示,申请经费要占用一点时间,这个是必然的。即使在发达国家,在美国、欧洲的科学家也得申请科研经费。
“可能大家有意见的不是申请经费,而是经费的管理在‘十二五’期间出现了一个变化。”他进一步解释说,很多科研项目在验收过程当中,并不关心这个项目干了什么事,而是盯着你这个钱是怎么花的,是不是花完,搞了一个预决算制度。“当然科研经费搞预决算制度是合理的,但是现在一些搞财务的专家,像审核我们政府日常开支一样审核科研经费,这就有一点不合理了。”
陈学东说,科研项目有探索性、试错性,在没有研究成功以前,可能会产生各种费用,不可预见的东西比较多。“不可能在我没有做科研项目之前,就把要用多少材料,做几次实验都弄得非常清楚,精确到每一块钱,这个是难以做到的。”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的科研预算就是这么做的,决算也是这么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实际上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满足审计的要求,大家都这样做到了,大家都很高兴,签字认可就算验收了。”这样就使得科研人员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钱怎么花,花多少钱,是否偏离预算,而忽略了科研的本身,探索本质的科学发现,“这个大家意见比较大”。
关于申请科研经费的问题,陈学东认为可能一些科研人员有怨言。因为他们在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话语权比较少,可能一些科研经费都给一些大专家、“学术大牛”拿走了。他认为将来可以改革一下,现在科技部也很重视这一问题,强调申请科研人员的年薪化,一个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这样可能会使更多的科研人员都有机会申请到经费,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他表示装备制造业考察两个能力:生产产品的能力和装备能力,也就是生产产品的设备和工业模具。“现在中国很多模具需要进口,也算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学东说,为提高工业模具的质量,国家制定了很多重大专项。比如临时重大专项,就是针对核电、交通、飞机制造、核电装备制造、大轮船制造,关键装备本身开展研发、提高水平,这个方面的工作也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