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016-06-12徐洪强
徐洪强
(辽宁省庄河市朱隈水库灌区管理局,辽宁 庄河 116402)
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徐洪强
(辽宁省庄河市朱隈水库灌区管理局,辽宁 庄河 116402)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主要材料,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与后期的实用性,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研究十分必要。优化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手段是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前提,也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的关键。文章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时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从原材料、搅拌、运输及养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控制措施;探析
0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稳步发展的保证。在现代化的大型水利工程中,如何合理经济地解决混凝土施工中所遇到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寿命,是目前诸多水利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水利工程常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设施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的施工是决定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时,混凝土的质量常常因原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恰当而产生或大或小的问题,如麻面、蜂窝、露筋等。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于水利工程的进度、安全及后期运营均有积极影响。文章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水利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价值[1]。
1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1.1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1.1.1塑性收缩
混凝土初凝至终凝的整个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水分的蒸发,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热量,在这个阶段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体积的收缩现象,特别是在大型混凝土结构中,这种体积得形变会更加显著。混凝土体积发生变化后,其内部的内力平衡将进行重组,此时很容易产生结构裂缝。存在裂缝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与结构的耐久性,如图1所示。在水利工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病害。后期运营时,由于裂缝的存在,构筑物所处环境中的水分及有害物质会直接侵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并腐蚀钢筋,损害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严重时还会发生渗水、漏水现象,直接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功能[2]。
图1 混凝土收缩裂缝
1.1.2温差裂缝
水泥在进行水化作用时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有所提升。并与表层结构存在温度差。温度差异的存在会产生附加应力,若附加应力大小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便会出现微小裂缝,如图2所示。温差裂缝常在以下3类情况中产生:①构件内部混凝土发生水化反应的过程中生成较多热量,使结构的内外部温差过大;②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外层混凝土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并与内部的温差迅速增加;③过大的尺寸会严重阻碍热量的外散,并导致温度差的出现,引起裂缝的产生,这种情况在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如水坝、水库以及大型桥墩等[3]。
图2 混凝土温差裂缝
1.2麻面与蜂窝
麻面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结构表层的混凝土数量不足而引起的麻点或者凹坑等情况,见图3。引起麻面出现的因素主要分为2类:①模板未清理,如果支模之前未能将模板内表面清理干净,其附着的杂物会在拆模时将表层混凝土带出,进而产生麻面;②模板浇水不充足,使得模板内表面的湿度不足,此时,混凝土构件外层的水分便会被模板吸收,若失水过多,便会产生麻面。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能充分振捣,一些粒径较大的石子之间便会出现间隙,严重时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并出现蜂窝现象。混凝土的配合比、掺水水量以及搅拌时间均是引起蜂窝的因素[4]。
1.3露筋
露筋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由于表层混凝土厚度不足而出现的主筋或箍筋外露的现象。露筋是水利工程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钢筋很容易被锈蚀,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耐久性见图4。引起露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钢筋垫块发生错位失效,使钢筋与模板内侧进行接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降低;②构件钢筋间隙太小,石子卡在钢筋缝隙中,导致砂浆不能充分覆盖钢筋整体;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符合要求,浇筑时发生离析,导致靠近模板位置未能充填砂浆[5]。
图3 麻面与蜂窝
图4 露筋现象
1.4强度不足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体现在抗压能力上,若结构内部存在一些质量缺陷,便会降低构件的抗压能力,造成一定的质量事故与经济损失。混凝土强度与水泥质量、配合比及养护条件密切相关。若水泥在贮存时受潮或者结块,便会影响其与砂石的结合能力,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混凝土骨料搭配不当会使结构内部出现较多的空隙或者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还会给构筑物的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6]。
2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原材料的控制
选取工程所用材料时,应将供应商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比较,优先选取信誉高、实力强的大厂家,在供应源上杜绝劣质原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可能行。同时,确保水泥供应的稳定、持续性也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多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距离厂区较远的地区,因此,一定要使材料的运输保持畅通。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材料也要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水利工程中,水位变化位置常会受到水流的冲刷,因此,应对水泥的品种以及编号严格控制,防止水泥因凝结速度过快而产生质量问题。若是在北方施工,还应做出相应的抗冻措施,此时可选取热硅酸盐或者硅酸盐水泥。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骨料不应掺入碱性活骨料,碱性活骨料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结构的耐久性与耐腐蚀性。选择外加剂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高质量、高合格率的产品。骨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价格、质量、运输及数量等多重因素,确保骨料品质合格、供应及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有所保证适中,施工时混凝土的最小搅拌时长见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最小搅拌时长表
2.2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主要受交通状况、天气以及运输人员素质的影响。为避免混凝土在运送至现场的途中发生凝固,可加入少量的缓凝剂,若运送距离较长,应利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运送途中要持续搅拌,避免出现凝固现象。
2.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台阶法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应对塌落度、拌合性、均匀性与含气量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隔4 h便检测1次。若在检测时发现混凝土不符合要求,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引起工程的质量问题。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完整性,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不得留有杂物,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完成后应充分振捣,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为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干裂,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膜或者草席,并时常洒水浸润。养护过程中要定期开展质量检测,检测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混凝土质量水平检验表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便进入养护阶段,此过程中水泥会进行水化反应,并放出较多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极易引起构件裂缝的产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为防止裂缝的产生,可采用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并优化混凝土骨料的配合比,适量减小胶结材料所占比例,进而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7]。
3结论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混凝土的施工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核心问题。混凝土施工具有速度快、造价低、耐磨性能高等优点,但是在进行浇筑时若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很容易产生露筋、裂缝等质量问题,并对构件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时,应从原材料、浇筑工艺、运输方法以及养护策略等全方面进行管理与检测,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做出合理高效的处置。
参考文献:
[1]王同生.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与无应力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05):38-40,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沈凤生,张小厅.混凝土大坝加高主要技术问题研究及工程实践[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6):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陈雯龙.新疆混凝土防渗渠道冻胀破坏成因分析及防冻胀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11(03):45-47,55.
[6]李胜,孙保沭,王海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与防治[J].水利技术监督,2005(02):76-78.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2-0131-03
[收稿日期]2015-10-28
[作者简介]徐洪强(1974-),男,辽宁庄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建筑、水利工程施工、水文与水情等。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