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好伙伴

2016-06-12毛娜

关键词:小雨点春雨多媒体

毛娜

【摘 要】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成为普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冲击,给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就可以使语文教学获得许多新的方法和途径,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

【关键词】

多媒体 兴趣 思维 能力 质量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能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学习字、词、句、篇的兴趣。它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四个太阳》,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孩子播放一首《种太阳》,让孩子在欢快的歌声中拍手合唱,不但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还初步感知了歌词,为后面拓展练习做了铺垫。学完了课文,我问:歌中的小朋友有一个心愿,他想让世界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而明亮;老师也有一个心愿,老师想画个快乐地太阳,送给小朋友,希望小朋友每天开开心心,我相信同学们心中也有很多心愿,快来说一说吧。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有话可说,因此运用多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在教学中我尝试选择一些适当的时候,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 “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这样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很美的短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描写了小鸟们讨论春雨的色彩。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做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列火车:请大家准备好,闭上眼睛,然后教室里响起火车的鸣笛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火车,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同学们一睁开眼睛,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从大屏幕上看到了动态的春天美景,都忍不住发出了呼喊“哇!”然后我将画面定格在春雨上,让他们观察春雨,由此展开对春雨颜色的认识。根据图片上看到的美景,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小燕子、麻雀、黄莺之间争论春雨的色彩。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想春雨还会是什么颜色的,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学生们置身于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一段视频,视频里雪花飘飘,整个世界粉妆玉砌,到处一片银装素裹,这时候,小动物们举行画画比赛,闪亮登场,雪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美丽的作品……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四种小动物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动物们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小鸡在画竹叶。”有的说:“小鸭在画梅花,好可爱呀”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哪个小动物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动物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视频中动物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启发想象,静中思动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雨点儿》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下雨了,天空中大雨点和小雨点相遇了,它们之间讨论之后落下。让学生观看小雨点后思考:“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它具体都会去哪些地方呢?”学生根据视频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小雨点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的花更鲜艳了。”有的说:“小雨点来到了森林里,森林里的树更茂盛了,花更五彩缤纷了。”我又问:“如果你就是被小雨点浇灌的小花小草,你会对小雨点说什么?”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小雨点同学很自信,演小花小草的同学很高兴。这里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总之, 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好伙伴,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让语文教学更生动、活泼,富有激情,让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万华明.多媒体技术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2】王志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3】程清钧.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本》第二册

猜你喜欢

小雨点春雨多媒体
小雨点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春雨
春雨
小雨点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小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