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中翔访谈录
2016-06-12凌中翔沈磊鸿
凌中翔++沈磊鸿
沈磊鸿(以下简称沈):沈磊鸿(以下简称沈):凌老师,您好!您在当今画坛有一定知名度,对于中国画的创作、传统金石书画的鉴定与收藏,均有所涉猎和研究。所以,请您谈谈您对扬州八怪的看法。
凌中翔(以下简称凌):满清这个异族统治的时代,出现了不少的“画派”现象,如虞山画派、金陵画派、京江画派、扬州画派等。而“扬州画派”或叫“扬州八怪”是圈内最为耳熟能详的。主要是指在康熙至乾隆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绘画风格独特、艺术主张鲜明的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群体。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及寄寓流动变化多,“扬州八家”或“八怪”具体指哪些人,至今还争议不断。这倒也增添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界定他们为哪几人似乎也没这必要。反正是个“正能量”书画群体。
扬州八怪艺术创作上都有其独特面貌,对传统技法研习、继承的基础上,食古而不泥古,主张绘画要表达个人性情,笔墨要有书写性。因此,在他们笔下的物象,非照搬古人图式与笔墨,作品的意趣更偏向于自由随性抒发。看他们作品的感受,总有一个共同点:生动。给我的一个启示就是:好的绘画作品都是生动而感人的。
扬州八怪群体中优秀的画家,都是封建时代的旧式文人,博学而有才能之士。艺术造诣全面的基础完全是因为都是读书人,具备封建时代精英文化人所具备的学识修养。他们都好游历,识宏远,以自然造化为师,因此他们的笔下呈现的是“不守矩镬”、“摆脱俗格”的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八家中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高低自显。这其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冬心先生。他的作品无论诗、书、画,其境界都到了一个全新的文人书画家高度。我是顶礼膜拜的。也值得我辈人去细细品味学习与借鉴。我平时常抄冬心先生的诗题于画上,有时是拟他的诗意画画。作品意境上也受了他一些影响。这是画画经历中的一个过程!
沈:请谈谈明清写意文人画与宋元文人画的区别。
凌:我本人对这个“明清文人画及宋元文人画的区别”这一命题还真没进行过思考与比较。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去深入了解对比,方有所获、所悟。但就我浅薄的认识来谈一点看法。
后人论画常用“宋元”并称,很少把宋元割裂开来谈论。在我看来,宋画和元画本身就有区别。宋人尚理学,因此,写生画画也讲求理法,虽不主张写生一定要完全忠实于物象本身,而大多是借了自然物象来表现个人心性的。宋人有“画,造乎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乎理者,则失物之真”的理论。他们所谓的“理”,应该是“物理”,其画的特色亦应是“抽象”的写真吧。
而元人画画重“意趣”。黄公望说: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倪云林画竹时谓: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他们画画也常用“写”来代称“画”,合不合物象,要不要理法在元代文人画家心中己经不重要了,这就把画画这事儿当成读书为文之余的“笔墨游戏”了。显然,宋人画以象真、物趣为贵,而元人画则以逸笔草草的文趣为尚了。所以,真正的文人画应开始于元代。
明代画家,如吴门和浙派,其传承宋人或元人,虽各有成就,但终归在格局上不如宋元。董其昌的山水在继承和创新上有其自身特点。其“南北宗论”更是影响后世几代画家。其后继者,就是所谓的“四王”等主流画派一味泥古,食古而守古,实不足论。明末和清初出现的几位写意画家如青藤、白阳、八大、石涛等,在花鸟、山水的各自创造上也各有成就与高度。对近二、三百年大写意画家的影响意义非常深远,至今无法绕开他们。
沈:唐人说:“望峰息心、窥谷忘返”,请您谈谈山水画家对重视文化内涵及修养的重要意义。
凌:每次出门写生,面对自然山川,真有古人那种“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心境。作为画人,首先应具备一颗“淡泊之心”,画家无论如何不能为绘画的市场所左右。如今的尘世纷繁虽不能完全拼弃,也只好敬而远之,方能守住一份画人的初心。
古人画画,学养深浅能让文人画与画家画的画格高低立判。文人之画格调高逸,笔墨儒雅,清新之气扑面。而专业画家之画,技法精湛娴熟,经营画面能力亦游刃有余。用专业眼光来看,可谓毫无挑剔之处,精彩绝伦。然气格及意境上,终远不及文人之画。
这些年学习的过程中,让我体悟到的是画人“修为第一”。学养识见提高了,自己的作品自然会不断进步。这个“学养”与“识见”如何提高,各人有各人套路,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始终是其不二法门。其次是触类旁通,但凡跟画画有关的学问,都可以去偿试、涉猎,比如文房研究、书画鉴赏、金石篆刻等,滋养你绘画的营养不会嫌多。第三就是书法。中国画的用笔和写字息息相关。勤练书法,体悟毛笔书写的快感,在书写中提高线性质量与认识线条内在美感,必定会提升绘画作品的质量。所以说,一手好字是中国画家都应具备的基础,只有勤练加善悟,绘画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画家个人的气味,这个气味要独特,在画面上能传达出来,高手一看就知道你在追求什么,画面给人感受深刻,或冷逸萧?,或清隽平和等等。一张好画是会呼吸的,生动的。而不是僵硬的,死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