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教育对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的影响研究

2016-06-11李娉霞刘雪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评判循证思维能力

李娉霞 刘雪萍

[摘 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教育对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高职116名护生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名,对照组接受学校现行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教育,4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对循证护理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情况。结果:循证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对循证护理的认识水平及护理科学知识均有提高,前后比较及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教育有助于学生对护理科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循证护理教育;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26-02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是从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高职护生作为技能型人才,将成为临床护理的一线主体,也是循证护理的实施者,其循证护理素质、护理质量和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和提高护理人员循证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措施。目前尚未有深入探讨循证护理教育课程对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影响的干预研究。本研究将循证护理教育引入高职护生教学过程中,研究其对护生护理科学观的影响,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我院大专三年制2014级937名护生中随机选择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名。其中男生4名,女生112名,年龄18~21岁,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护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间护生的循证护理科学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1.干预方法

实验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中接受循证护理教育学习,时间为4个月。由具有循证护理知识并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在日常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接触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教学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教学法相结合。引导护生针对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循证证据,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鼓励护生多发言,强调循证护理与护理科学观的重要性,学会运用评判性思维参与到护理基础及操作的学习中。对照组接受学校现行的传统教学法。

2.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对照组及实验组的护生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下面几个维度:(1)循证护理知识量表,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循证护理科学的相关知识,如,以随机对照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其获得的结果循证等级最高。(2)文献综述的目的就是要从相关的研究中找出结论等,共8个条目。(3)循证护理态度量表,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循证护理科学的看法,如,循证护理可增进临床管理的效能。(4)循证护理让护理服务更能顾及患者独特性等共7个条目。(5)循证护理行为量表,

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执行循证护理科学的频率,如研读文献时,“我会评论研究结果”“我会区分临床研究结果的证据等级”等共9个条目。根据维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统计方式。对循证护理知识采用二分法(对/错)测量,记分方式为答对给1分,答错0分,满分为8分。态度量表采用Liker四点计分法测量,分为: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最后计分方式采总平均,分数越高表示态度越趋正向。行为量表采用Liker五点计分法测量,分为:总是5分,经常4分,有时候3分,不常2分,无1分,均为正向问法,最后采用总平均分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在临床护理学习时会较常以循证护理的步骤,思考及解决临床问题。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均数t检验,取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对照组学习前后比较

学习4个月后,对照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前后比较,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实验组学习先后比较

学习4个月后,实验组的循证护理科学观相较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后的比较

循证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三、讨论

(一)循证护理教育能提高高职护生的循证素质

循證护理知识、技能、态度及行为是循证护理的核心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循证思维的基础。学校常规课程设置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人文拓展类课程,通过在校两年系统的课程学习,护生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虽然,其中部分课程包含了相关循证知识,成为循证实践的基础,但护生不能自觉内化为循证护理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本研究对实验组护生开展循证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护生在校期间即具备相关循证素质,为临床循证实践奠定基础;培训中聘请了资深的主讲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课程安排上考虑到授课对象为高职护生,知识结构局限,课程的学时数有限,故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理论教学使护生掌握循证知识,实例练习使护生体验了循证护理过程,进一步巩固循证知识,提高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進了护生循证素质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高职护生在没经过循证护理教育前,对循证护理知之甚少,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学习,缺乏科学精神和审慎的能力。而经过循证护理教育后,护生的循证护理科学观得到有效的提高,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对循证护理理念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护理科学观形成了,对于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就变得相对轻松了。分析原因认为,循证护理教学可以启发护生的思维,从而更能主动学习,促进了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讨论、提问的授课方式,加强了逻辑思维,通过循证能更科学地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另外,评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要具备灵活的逆向思维,而且更需要综合思维能力,而这些都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组织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确实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循证护理教育之后,护生自主学习性提高,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拓展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循证护理教育实施中的注意点

现今,我国循证护理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生没有明确定位、师资力量薄弱、教法单一、缺乏相应的教材和考评方法等,学生在传统护理教育模式下缺乏评判性思维、缺乏循证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由于循证护理教育主要由教师实施,教师循证护理素质和循证护理意识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大专教师队伍中具有评判性思维精神的教师所占比例小于30%。故若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掌握循证护理知识,成为一个评判性思维者,以身作则,以循证护理教育改变护生传统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护理科学观。因此,我院应加强对护理专任教师循证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顶岗实践、参加学术交流和脱产培训等,不断提高其循证护理素质,并将循证护理知识、临床证据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护生于前期教学即能领悟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意义。当然,针对高职护生这个大群体,也要兼顾其本身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性不高、接受知识慢、易受外界影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循证护理教材、规划循证护理基地等,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使护生学会并养成自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慢慢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护理科学观。

参考文献:

[1]饶艳,黄丽华.专科护生循证护理教育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3(5).

[2]嵇艳,崔焱.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构成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B):6.

[3]邓甲秀,应燕萍,黄惠桥.循证护理在培养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22-124.

[4]黄笑燕,江东风,周香凤.我国循证护理教育现状及思考[J].全科护理,2010,8(12):3269-3270.

[5]夏素华,孙宏玉,郑修霞.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34-35.

猜你喜欢

评判循证思维能力
《循证护理》稿约
培养思维能力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