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希先:毛泽东的左膀右臂
2016-06-11
职务: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政治部主任,前敌委员会委员;牺牲年龄:24岁
井冈山革命历史雕塑园里,竖立着19尊井冈英豪的塑像,这些英豪,都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人和为根据地发展壮大而流血牺牲的烈士。曾有“毛泽东左膀右臂”之称、牺牲时年仅24岁的宛希先烈士,便是其中一位。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共党史、军史上份量不轻的人物,人们对其了解却不多。
毛泽东的左膀右臂
1906年秋,宛希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宛家大屋一个经营布庄的小康家庭。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十分向往革命,中学一毕业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旋即投身北伐行列。1927年“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宛希先参加了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很快成为毛泽东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军内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助手。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挥师井冈。“三湾改编”时,身为团政治部主任的宛希先配合毛泽东,说服宁冈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袁文才同意起义军进驻井冈山,使起义军赢得了进驻井冈山的最佳时机。
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师后,宛希先身兼红四军11师党代表和湘赣边界特委常委之职,在协助毛泽东制定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之余,他十分重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的第二个军事根据地九陇山的建立和巩固工作,使之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起到坚强的堡垒作用。
由于党内、军内错误路线的干扰和极端民主化思潮的抬头,导致了井冈山斗争的“八月失败”,根据斗争的需要,组织决定让边界特委组织委员宛希先开始负责边界的“洗党”工作。在他的精心工作下,边界党的战斗力增强了。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宛希先对党团骨干要求过严,在对一些干部的错误进行批评与教育时毫不留情,方法上也有不当之处,令许多人下不了台。因此,在边界特委中许多人都对他有意见。
1929年初,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阀策划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宛希先留守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兼任新组建的湘赣特委副书记,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反“围剿”开始后,宛希先穿梭于九陇山、三湾和永新、茶陵、莲花等县,并会同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共同组织力量顽强地保卫着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使“围剿”之敌始终爬不上九陇山。
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失败,特委机关被打散,宛希先以特委常委的身份召开宁冈、茶陵、永新三县县委联席会议,重新恢复特委,继续以九陇山为中心,开展领导边界军民的对敌斗争工作。
误杀革命同志
正当宛希先的对敌斗争工作正在有序地恢复和发展时,一桩意想不到事件的发生,彻底打乱了他的工作部署,并给他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龙家衡,永新县县委书记刘真的妻子、特委委员、永新县妇女部长。她虽然出身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但思想进步,很早就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投身革命,并与同她一道投身革命的学长刘真结为夫妻。一天下午,龙家衡正在九陇山开展工作,侦察员突然赶来告诉她刘真的父亲去世了。一听说自己的公公去世,考虑到刘真的家乡株塘村尚是白区,一时又无法同刘真取得联系,于是她决定自己回去一趟,加之时间紧迫,她来不及请示,仅向身边的同志交代了几句,便化装回了株塘村,然后藏在刘真一族叔家,暗地里安排公公的后事。
办完公公的后事后,龙家衡即返九陇山。她刚到达驻地,就碰上了前来检查工作的宛希先。其实,宛希先此行是专门来找龙家衡落实一桩事情的,因为不久前警卫排抓到一个奸细,从他身上搜到了一封龙庆楼写给他妹妹龙家衡的策反信。
宛希先见到龙家衡后便沉着脸对她说:“龙部长,你怎么一个人出山去了白区?去白区要通过县委或特委的批准,这是纪律你不会不懂吧?”
龙家衡正想解释,突然警卫员手指着山下大叫:“宛书记,你看,白狗子进山了。”
策反信、擅进白区、白狗子进山三桩事情罗列到一起,宛希先不寒而栗,愤怒不已的他狠狠地瞪了龙家衡一眼后,忙命令警卫排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赤卫队掩护区委机关赶紧撤往深山老林,又命令警卫排的汪排长将龙家衡先期押往九陇山腹地特委机关所在地等候审查,自己则留下率警卫排阻击敌人。
再说这位汪排长,他本出身贫寒,苦大仇深,爱憎分明,听说这位妇女部长竟是革命队伍中的奸细,很是仇恨,于是在押解路上便“开审”起龙家衡来。他左一个奸细,右一个“老实交代”,起初龙家衡对此不予理睬,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便与汪排长吵了起来。汪排长气愤不已,竟掏出手枪来威逼龙家衡招供,龙家衡却全无惧色,汪排长鬼使神差竟扣动了扳机,可怜龙家衡阴差阳错,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宛希先得到龙家衡被打死的消息后,很是震惊,心里十分懊恼。
龙家衡惨遭不幸的事在边界特委和永新、宁冈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特委书记朱昌偕为首的一些土籍特委成员以及永新、宁冈县委的不少同志对宛希先纵容部下杀害龙家衡一事大为不满,甚至以此为借口,对宛希先前期的“洗党”工作也全盘否定,指责之辞铺天盖地。
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希先是个好同志
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恶化,上级安排宛希先被接替原中共茶陵县委书记谭思聪的工作。
1929年11月,特委决定组织永新、宁冈、茶陵等地的红军和赤卫队到永新集结,采取联合行动,攻占永新县城。宛希先接到通知后,便立即着手组织人员响应特委的号召,带兵向永新进发。结果茶陵通往永新方向的路上,敌军已布下重兵,红军赤卫队根本无法通过,宛希先审时度势,决定保全实力,茶陵共产党武装不参加这次攻打永新的行动,并派情报员赶到永新向特委说明原委。然而,山高路远,加之反动武装道路封锁很严,情报员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永新。
攻打永新的战斗尽管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待茶陵到永新途中的守敌因永新失守而悉数撤走后,宛希先仅带数人赶到永新贺捷。宛希先一到,特委便在永新大湾村召开会议,会上众人声色俱厉地质问宛希先为什么不参加此次的联合行动。无论宛希先怎么解释,他们都置若罔闻,会议最后决定解除宛希先职务并关押候审。
宛希先被关押在一间茅草屋里,他感到事态严重,如不尽快脱身向上级组织报告,弄不好有可能性命不保,他见看守员正抱枪打瞌睡,于是撬窗逃了出来。大湾村一带山高林深,加上夜黑看不清山路,因此,宛希先只好躲在山里,计划挨到天亮后再走。
不久,特委一干人便发现宛希先逃走了,朱昌偕等人断定他一定是畏罪潜逃,于是连夜组织2000多人打着火把到处搜捕,结果赤卫队员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宛希先。
特委常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处置宛希先,除刘真为避“公报私仇”之嫌一言未发外,其他人竟众口一词“杀”。关在隔壁的宛希先对他们的发言听得清清楚楚。此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落寞和无助,他痛心不已。
不久,两声凄厉的枪响,划破黎明前的夜空,惊殒天际一颗耀眼的將星,留给世人的只有扼腕叹息。
一颗将星就这样陨落了,宛希先牺牲时年仅24岁。他死得很惨很悲很可惜,他本可以为共产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他的死是一场悲剧,但更是一场教训。他的死在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毛泽东十分怀念这位志同道合的助手和战友。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毛泽东拉着何长工的手满怀深情地说:“长工,还记得宛希先吗?希先是个好同志呀!”在中共七大上,中共中央组织部郑重宣布宛希先等一批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而英勇牺牲的同志为革命烈士。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与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人的谈话中,曾专门提到宛希先,“宛希先原来是个班长,三湾改编一下子就担任了营党代表。实践证明,宛希先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志。”
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何长工曾经回忆说:“宛希先是一位了不起的好同志呀!他1927年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很有才干,很有组织能力,很有领导水平,是毛主席身边很得力的干部。当年没有宛希先这些人,毛主席的队伍是拉不上井冈山的。”
事隔60多年后,1992年萧克在《朱毛红军侧记》一文中也写道:“大家喜欢他(宛希先)性格开朗,说话直率,敢于批评不良现象。红四军主力下山之后,他留下坚持斗争。1930年听说他被错杀了。朱德有一次谈起宛希先,说他是好人,即便有缺点,也不应枪毙,我和知道他的人都有同感。”
(摘自《文史博览》、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