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菊瓣壶”的制作

2016-06-11刘洪芬

江苏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壶盖茶壶菊花

刘洪芬

菊花在中国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孤标傲世、高风亮节,从来都是借以喻人。作为传统名花,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悠久的栽培史。那摇曳的花瓣、多变的形态、瑰丽的色彩以及诱人的清香在创造了不菲价值的同时,还与各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生出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菊在秋天独自绽放,傲对寒霜。因此文人往往在秋天咏菊,才会留下东篱南山的佳话。菊花是自然慷慨的馈赠,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很久以前,紫砂艺人便已尝试过以菊入壶,而一代代紫砂艺人的努力才共同造就了现在的“菊瓣壶”。

菊花向来有一种安静恬淡的气质。虽然沦落凡尘,却昂首挺立不染一尘,不似梅花孤高冷傲,不如牡丹那样雍容矜贵,它紧靠人间,处处展现出一种使人亲近的情怀。以菊花入壶,首先就要体会到这种亲近人间的情怀。用菊花作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人有很多,或名声大噪,或湮没不名。明、清时期科举盛行,文人雅士交游活跃。紫砂适合将各种题材入壶,或取形或取意;而喜爱菊花的文人不在少数,于是“菊瓣壶”应运而生。菊花有很多种,人们对菊花的美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以菊入壶的紫砂作品很多,风格多变,各有特点。这把紫砂“菊瓣壶”(见图1)便是我多年来创作心得的体现。

出于菊花形態的考虑,以菊入壶大多采用花货器型,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把整个壶体塑造成一朵完整的菊花。将流、把、钮等部件都融入到整朵菊花的造型中,观赏和谐,使用方便,不悖离茶壶本身的实用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制作之前,需要在心中先行构建出菊花的形态。心中的菊花并非那种绚烂绽放的姿态,而应该是淡雅又饱满,疏密有别,富有层次的样子。希望创作的茶壶展现出这样的风格,彰显紫砂的质朴本色,最终达到一种意境相融的艺术效果。

菊花是世俗的、贴近人们生活的花朵,所以泥料上选用较为细腻的紫泥。造型上先行规划好嘴与把之间的比例,掌握整体的重心。其无足的设计是为了突出花朵的整体性,降低重心,从而营造出稳重端正的视觉效果,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较易突出花朵下的阴影,这就使整体更加丰富、生动、完整。壶盖向上隆起;壶钮通常为壶身形制的缩影,但这件作品作了进一步的简化处理,在减少塑形难度的同时,亦能连贯壶盖,使简洁的纹理得到延伸。这样的塑造方式既能抽象地描绘出菊花瓣的纹路,也承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可以借此引起人的联想,从而在文化上达成共鸣。

盖与口作为一把壶天然的分界,其处理对于塑造一件完整的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制作口与盖时,不单要考虑到作品造型上的连续,还需要考虑到泥料的收缩——更严密的壶盖提供更佳的气密性,利于保持茶汤的香气,这就意味着更高的实用价值。短颈设计从侧面保证了壶盖线条的连续,转折因而更为圆润,也就顺理成章营造出滑肩的视觉效果。滑肩是壶身菊瓣完美成型的基础,由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上下串联为一个整体。

连续表达是展现花朵曳动姿态的最佳途径。该壶以筋纹瓤瓣组成菊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舍弃局部的细节,将花朵分割成不大不小的块面,井然有序,充满了节奏与韵律,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依次排列的块面由蜿蜒的曲线组成,而上下联通的筋瓤由直线组成:曲直间勾勒出超越于造型本身的华美。这种天然素淡的华美,处理得云淡风轻,更易为人接受。

综上所述,一种题材形象的塑造并非一定要呈现它的全貌,而可以结合材质的特点,进行选择性的提炼,具体落实到壶的各个部位,用整体上的连贯来取代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大而不僵”说的就是这个情况。选择合适的题材,创作一把茶壶的过程可以看作一次砥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创作就会有收获,从结果中吸取经验,希望下次更好,这也是这把“菊瓣壶”的创作心得。紫砂艺术源远流长,方兴未艾。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发现、感悟和创造。这就对我们紫砂艺人提出了不断磨练技艺、不断接受崭新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和文化素质的更高要求。

猜你喜欢

壶盖茶壶菊花
菊花赞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瓦特的故事
没想象的糟
瓦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