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屈原和毛泽东的家国情怀

2016-06-11陈清立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屈原家国情怀

陈清立

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一种在中国传承千年的普世价值。而《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是千古志士仁人人生价值的忘我追求,二者共同组成了“家国情怀”的基因,并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

一、屈原和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四大名人之一,是具有知识分子情结的中国人爱国的典范。他的作品气象宏伟,辞章瑰丽,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品中流露出的是诗人强烈的崇高理想和求索精神,熔铸的是他耀眼的思想光辉和人格精魂,构筑的是他独特的家国情怀,并长久的影响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

《离骚》是屈原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长诗《离骚》最生动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楚国,“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国家危亡无日,自己却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忧国忧民的屈原来说,是何等的悲怆。诗中说:“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说:“曾欺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家国情怀,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

而屈原的《国殇》是《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这一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民众息息相通的,是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屈原的家国情怀就是我们所说的屈原精神,其实质就是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就是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就是他的“朝飲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独清独醒的情怀,就是他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的无私无畏的情怀,而这一切的基础正是他的以国为家,爱家爱国。

作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毛泽东从青年时期起就开始受屈原家国情怀的影响。在他们二者身上有诸多相似,其文学作品都有磅礴的浪漫主义气息,都为祖国上下求索九死一生而终不悔,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所挚爱的国家。

毛泽东曾专门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对屈原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推崇备至,并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在他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以及建国后治理国家中,他都将之当作一种人生使命,一种责任担当,一种精神支柱。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贯穿了其革命斗争的一生,其诗词体现了他独特的家国情怀,寄寓着浓郁的中华情结,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自从投身革命,以身许国,毛泽东达到了无我无家的境界。如他写的《沁园春·长沙》,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和受苦受难的人民,青年毛泽东心系天下苍生的疾苦,发出类似屈原的“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献身祖国的英雄壮志和敢为天下先的普世情怀。

从南昌起义,到后来的秋收暴动、井冈山斗争、长征,毛泽东在戎马倥偬中留下了很多首诗词,如《清平乐·蒋桂战争》、《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等,无不展示革命英雄主义的恢弘景象,充满心系天下的博大情怀。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与屈原一脉相承,就是“别梦依稀咒逝川”的深沉感情,就是“唯有牺牲多壮志”的奉献精神,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雄伟气魄。

二、屈原和毛泽东的家国情怀贯穿于他们“求索”的一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句出自屈原的《离骚》,表达的是现实虽然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这正是屈原执着不屈、矢志不渝一生的真实写照。屈原学识深厚,见闻广博,深谙国家的治乱之道,且擅长辞令,故深得楚怀王信任。他官至令尹,与楚王共商国是,发布政令,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提倡美政。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使得怀王逐渐疏远了屈原,而最终被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屈原虽在政治上不得意,与昏君佞臣不相合,但志节不同流合污,始终卓尔不群,执着的求索救亡图存之路,这更显其人格的伟大。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诠释了追求真理艰辛坎坷,漫长悠远,需付出极大努力去探索。

毛泽东和屈原一样,也是一位求索的勇士和英雄。他不屈不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征途。毛泽东是一个湖南乡村农民的孩子,中国农民独有的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传统根植于他的思想性格中。离家求学时,他写下的“孩儿立志出乡关”,表达了一个山里娃对新世界的无限憧憬。在新式学堂里,毛泽东放眼看世界,中国被列强相逼,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股强烈的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油然萌生。

井冈山的炮声,长征路上的硝烟,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岁月,见证了毛泽东与他的家人为人民、为信仰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舍小家为国家、舍自己为人民的家国情怀。为了中国革命毛泽东先后失去了6位亲人。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毛泽东时刻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极端坚忍的“上下求索”,毫无保留的奉献一生,他“布衣便履,茹素寡食,把全部身心融入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他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奋斗一生,廉洁一生,其人格与精神光芒万丈。”(石耀辉《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屈原的家国情怀还有独清独醒、个人奋斗的成分,那么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则是一种极大的提升,已构成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屈原和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体现在他们的“美政”理想

实际上,屈原的一生就是为实现“美政”理想奋斗的一生。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故事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言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当然不是屈原的目的,而仅是实现其“美政”理想的重要的手段。《离骚》说:“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又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因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这些诗句表明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使楚国在战国七雄中不致失利,并通过努力最后统一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屈原的“美政”理想对毛泽东的影响很深,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实现“美政”而终身追求的求索精神与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是一致的。实质上,毛泽东的“美政”理想就是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繁荣,就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新社会。

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以后,他和他的朋友们创办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在经历了种种尝试之后,毛泽东最终从众多主义、学说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他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他感觉共产主义理想与他以往的理想非常相似。毛泽东从此开始投身火热的革命斗争,他深信,只有这样,才是到达理想社会的唯一途径。

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毛泽东不断地总结出一系列精神,如拼命精神,严守纪律精神,公而忘私和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自我牺牲精神等等。他大力推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以说,这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屈原和毛泽东的“美政”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逐步实现,且将最终在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理论指导下最终变成现实。

毛泽东曾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他还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变革都会产生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

湘楚大地钟灵毓秀,培育了屈原,也培育了毛泽东。两位相距2000多年的伟大愛国者和诗人,他们情感相投,精神相通,意气相随,他们都具有伟大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屈原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家国两相依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屈原送米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