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速递

2016-06-11

发明与创新 2016年25期
关键词:基因库脊椎海啸

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7月发射

中科院日前宣布,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完成包括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以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投入使用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不久前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集成了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全球水位监测、太平洋海啸并行预报模型等12个子系统,实时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内外业务及数据中心紧密相连,有望使我国海啸预警时效由目前的地震发生后20分钟~30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15分钟。

世界首个3D打印人工脊椎植入成功

恶性肿瘤长在患者脊柱上,长达5节的脊椎必须切除,切除后还要放入人工脊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6月15日公布,世界首个金属3D打印定制19厘米人造脊椎植入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中国3D打印技术正式开启人工椎体时代。人工脊椎产品国产化后还将打破国外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并对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船入列

我国最先进的全球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6月18日在青岛交付给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使用,同时列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将与已经交付使用以及在建的多艘海洋考察船一起,构成我国海洋调查船队的核心力量,对于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列永磁动力单轨列车试跑成功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日前在青岛下线。这种列车是国内首次采用永磁牵引技术制造,节能10%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跨座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新突破。这种列车可根据运营需求实现4节、6节、8节灵活编组,可载客1448人。车辆的最高运行时速为80公里,整车使用寿命长达30年。

无人潜水器有了首张“出国护照”

中国船级社(CCS)6月4日在北京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颁发“潜龙二号”入级证书。“潜龙二号”成为我国首台获得CCS入级证书的无人潜水器,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的设计和制造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还意味着该潜水器有了“出国护照”,可顺利参加国际招标、承接国际业务。

国产“骨科机器人”成都上岗

成都市首套“骨科机器人”日前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正式“上岗”,为一名盆骨受伤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该机器人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骨科手术系统,包括成都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和单位参与了系统的研发,代表了国内手术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开创了骨外科治疗智能化和微创化的新时代。该系统能破解当前骨科手术中不够精确、患者创伤面积大、出血多等难题。

单精子冷冻技术试管婴儿诞生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孕育国内第一例通过单精子冷冻技术受孕、诞生的试管婴儿。诞生的宝宝为男婴,体重4750克,母子平安。据了解,单精子冷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亦属难题,一般的冷冻技术不能保证这类患者精子顺利回收以及复苏后的存活,此次成功孕育婴儿是治疗男性不育领域的重大突破。

高质量橡胶树参考基因组成功获得

日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唐朝荣团队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胡松年团队获得了一个高质量的橡胶树参考基因组,并提出了橡胶物种进化和乙烯刺激产胶的新观点。此突破为橡胶树优异种质的发掘利用以及高产优质抗逆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启动“绿航星际”试验

“绿航星际”试验6月17日在深圳启动,4名志愿者进入面积37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开展为期180天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试验验证。这次试验的顺利开展,对建立发展适合多乘员长时间驻留的高闭合度、运行高效、系统可靠的生命健康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首个国家级基因库试运行

我国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基因库6月18日投入试运行。国家基因库位于深圳大鹏,已存储多种生物资源样本1000万份。国家基因库构建的生物样本和大数据存储、管理、认证、基础应用体系,正有序地与国际权威数据库开展数据交换与共享,形成全球联盟体系,支撑引领生物大健康产业和生物经济快速发展。

河北现“最早”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团队不久前发现了距今15.6亿年、个体长30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将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将近10亿年。此次发现的大型多细胞化石群地处燕山山脉南麓,该地区有距今15亿年前后的“中元古代”沉积岩石地层,是全球范围内揭示该时期地球演化奥秘的经典研究地区之一。

首幅民用3D打印地貌图问世

近日,在河北省地理空间技术创新基地,一张3D打印的河北省地貌图成功编制完成。这在我国民用地图制作领域尚属首次,填补了我国3D打印大面积地形图的技术空白。这张地貌图高70厘米,宽52厘米,地理要素完整,标示清晰,具有不变形、精确度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级政府领导决策、国土规划、环境治理以及版图教育活动等方面。

猜你喜欢

基因库脊椎海啸
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藜麦基因库落户山西农谷
8个基因库逾万分种子10月入库Svalbard全球种质库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连续的海啸
连续的海啸
引发海啸(下)
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开始运营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