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意浸润:设计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

2016-06-10张伯伟

公共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济南设施空间

张伯伟

2015年9月,济南西城集团主办了“印象济南”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此次竞赛作为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相关活动,旨在探索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作为参赛方之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地方重塑工作室”联合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得主——委内瑞拉著名建筑师亚力山卓·海耶克·科尔(Alejandro Haiek Coll)一起举办了为期10天的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并邀请7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上海大学数码学院和其他相关院系的数十位师生一同参与此次竞赛创作。

在10天的工作营中,各学科同仁围绕公共艺术话题,对公共艺术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与城市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工作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科尔共同创作提交的公共艺术作品“绿意浸润”在100多件参赛作品和提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竞赛评选的一等奖。

“绿意浸润”的设想来源于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的交融。一个快速建设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培育与建筑、广场等空间的营造同样重要,但城市的扩张势必会造成自然空间的压缩,城市的硬质边界会对自然环境的柔性边界带来很大的冲击。在人为的改造下,自然环境会被城市环境慢慢替代,人与自然的隔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不断发展和保持活力的关键是城市的“血液”,即城市中的动态因素,这些动态因素包括人的行为活动、社会的内生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的循环再生,只有在这样的动态环境下,城市的各部分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和谐共生。因此,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互动的空间是方案考虑的重点。此外,由于“印象济南”是济南西城集团开发的集办公、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项目,占地面积达313亩,总规模约27万平方米,如何在大体量空间中营造能激发城市活力、带给人们更多体验和共鸣的场所,也是方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方案提出了三个公共艺术的设计构想——冲破限制、模糊边界和打破界限。冲破限制,指的是公共艺术设计应该冲破传统形式的限制和束缚,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来创造各种可能性,增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亲和性,避免作品的空洞感;模糊边界,指的是模糊自然与城市的边界,通过公共艺术使两者更好地融为一体,避免城市发展扩张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打破界限,即希望通过公共艺术打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使人、社会和自然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让市民能更深切地感受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在设计中,利用地块中的道路和广场将基地西侧的河流以及绿林引入城区,塑造一个将市民、城市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场所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设计不同的设施,为不同的受众人群提供可供选择的功能空间,同时利用一系列“轴带”对设施进行组合和拼接,形成各种类型的场所,以满足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需求。

这样的可变型设施是由一个模块化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可拆卸、组装。从外观上看,每一个设施的形态都不相同,但基本都保持底层架空和垂直绿化。设施的一层由支架形成架空廊道,避免阻碍横向或纵向的交通;设施的二层是一个可以停留的平台,外围主要是形式各异的绿化,包括由花架和种植槽形成的“绿墙”,以此构成绿化向城市内部的蔓延,内部则是水槽和幕墙:设施的顶层除了屋顶绿化外,还会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以浇灌整个设施的绿植。在整个设施中,还加入了交互装置使进入平台的人能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交流和共鸣,这些装置随着设施形态与内部构成的差异而不同,部分装置取材于济南涌泉的意向,在二层的通道栏杆处安装红外线反射传感器,游人经过通道时会触发振动电机工作,其与水的共振能产生丰富的水纹变化,并借助阳光反射在通道顶部,产生移步异景的景象。另外则通过电机将绿植花瓶悬吊于通道顶部,使花瓶产生随机性的上下浮动,并利用风速传感器让上下浮动的速度随风速变化。这些交互装置的使用,使得设施内外部空间得以相连,并给人视觉上带来更多的变化。人們在整个区域内无论办公还是休闲娱乐,都会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对城市的体验也更加丰富,有更多的参与感。

而对于这些单个的设施,则利用一系列扭转的曲面将每个模块化单元连接起来,在增强形式感的同时,也能让绿植更好地附着在这些“轴带”上,形成绿化的延伸。这些绿化带和地块中的绿化植被一起构成基地内部的生态系统,让自然生态重新在城市中循环。

此外,灯光照明、人工降雨和艺术雾景也会被广泛利用,这些新材料和新科技的运用也将给人们带来对色彩和环境更多的感官体验。

综合整体考虑,该设计向人们传递出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即公共艺术能够促动城市内部的每一个要素,倡导一种新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让不同的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碰撞,让不同的人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让城市成为社会实践的场所,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互动,实现公共艺术创造更多相互交流机会的最终目的。

此次竞赛,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奥克兰大学埃兰美术学院以及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件参赛作品和提案,公共艺术作品聚焦区域规划、基础设施、景观小品等多个方面,涵盖了雕塑、座椅、景观长廊等多种表现形式,而最终,《绿意浸润》方案能获得大奖,不仅仅因为其新颖的理念和美观的形式,更因为其在与整体项目的结合时展现出了很强的功能性。

评选专家认为,一个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兼具美感与功能,并突出公共艺术的本质和内涵。而《绿意浸润》始终强调艺术作品与人的交流和与环境的呼应,这正是公共艺术本质和内涵的良好体现。任何的一个设施单元,都成为了一个节点空间,丰富了市民的体验,它一方面调节环境氛围,增加商业街道吸引力,另一方面强调空间与行为活动的互动,体现了城区中休憩的功能,使得市民的参与性更强。此外,运用这些连续的单元序列形成景观活动链,不仅对滨水空间的景观环境做了延续,也引导了人流方向和城区中的慢行交通,使得空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将地块划分为不同的行为空间,多变而富有秩序。

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与“印象济南”项目很好地结合,它不仅展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并呈现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公共空间,使普通民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收益。由于整个“印象济南”项目包含了传统文化区、民国风情区、创新文化区和都市生态区四个部分,无论是老济南传统的市井文化、民国时期的开埠文化,还是时尚新颖的现代商业、轻松休闲的生态环境,都在这四个区域中很好地体现,而《绿意浸润》借助前卫的空间形态,利用生态环境的延伸和人为活动的引导,将历史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市井与生态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丰富“老济南韵味”的泉城特色城市商业空间的同时,诠释了自然与社会生态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了济南新城注重自然生态、注重城市文化体验和注重居民生活品质的城市建设思路,符合城镇化进程中以公共艺术为需求而开展的环境营造,因而也颇受评选专家的青睐。

此次“印象济南”公共艺术设计竞赛,也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实践的一次新尝试。学院与国际专家、政府以及企业一起探讨城乡公共艺术多方合作的可能性,这也为公共艺术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城镇化进程和满足民众的社会生活需求奠定了基础。而始终接轨国际先进的公共艺术理念和机制,借助公共艺术学科在大学的影响力,多学科共同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也拓宽了公共艺术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真正做到本土与国际、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碰撞。

同时,这也为搭建一个由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艺术实践平台提供了契机,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实践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高校、专家和相关学者的教学和研究,它应该回归到“公共”的本质上,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服务于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正如济南西城集团总工程师吕华女士所言:“公共艺术可以是城市、环境;可以是建筑、雕塑;也可以是思想、行为等一切。但无法改变的一点是,公共艺术一定是公众所喜欢的,只有所有角色一齐参与进来,才能塑造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济南设施空间
民生设施非“摆设”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