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会报道

2016-06-10金兆奇

公共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重塑

金兆奇

2016年5月27至28日,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由《公共艺术》(中国)杂志和《公共艺术评论》杂志(美国)于2011年共同发起。该奖项旨在为世界各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发展潮流。

IAPA评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奖活动由上海大学主办,于2013年在上海大学举行颁奖典礼以及公共艺术论坛,第二届评奖活动由奥克兰大学主办,于2015年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举行颁奖典礼以及公共艺术论坛。两届活动共征集了来自全球的267个案例,均由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通过考察、调研后提交,推进了全球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

本届评选会邀请了前英国利物浦双年展主席、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先生(Lewis Biggs)担任评选监审,评委由多年从事、策划公共艺术项目的专家学者组成,包括:非洲区评委,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策展人、作家杰·佩瑟(JayPather);北美洲区评委,美国著名策展人、芝加哥艺术学院展览和展览研究执行董事玛丽·简·雅各布(Mary Jane Jacob):欧洲区评委,英国特纳当代艺术信托资金董事会成员、2016年特纳奖评审团成员塔辛·蒂伦(Tamsin Dillon);太平洋区评委,新西兰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主任德里克·凯理(Derrick Cherrie)教授;南美洲区评委,巴西圣保罗大学当代艺术卡蒂亚·坎顿(Katia Canton)教授;中东区评委,印度“空白噪声”创始人贾思敏·帕西迦(Jasmeen Patheja):东亚区评委,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主编汪大伟教授。

在为期两天的评選中,经过专家评述、案例讨论和公共投票,代表全世界7大区的7位评委从全球32位研究员推荐的140个公共艺术案例中,遴选出37个“国际公共艺术奖”提名、7个国际公共艺术优秀奖和1个国际公共艺术大奖。

参加本届评奖的案例完成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评选标准有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必须是由艺术家为主导的、卓有成效的地方重塑、社区建设或社会实践艺术:其次,要体现出最佳实践、创新设计和高水平的执行效果;第三,能够对所在地的长远或潜在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届评选主题仍然沿续前两届“地方重塑”的理念。“地方重塑”,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物质空间的重塑,更是对所在地方精神生活、文化内涵的重塑和提升。

本届评选会的开幕式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刘勇主持,他简要介绍了本次参会的评委和嘉宾,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接下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国际公共艺术协会顾问汪大伟教授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先生分别代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致欢迎辞,并预祝本次评选会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之后,路易斯·比格斯先生向与会的评委、嘉宾介绍了本次评选会的评选办法,并通过选举推选出来自南非的评委杰·佩瑟教授作为本次评委会的主席,并由他来主持之后的评选会。

评选会的第一阶段,7位评委分别针对其所在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向大家进行介绍、阐述,并推介5个优秀案例以供参考。

首先,汪大伟院长就东亚地区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和阐述,他将东亚地区的20个案例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节日活动型的公共艺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和以地方重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

接下来,德里克·凯理教授就太平洋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进行了介绍,本次太平洋地区的案例着重于社区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融合,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来促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来激活社区的活力。此外,如何通过公共艺术的手段来保留和宣扬传统的文化和技艺,也是大洋洲公共艺术所强调的。

杰·佩瑟教授则对非洲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进行了阐述,非洲大陆的独特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得非洲地区的公共艺术更多着眼于艺术和生活的结合,以及非洲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合。

塔辛·蒂伦对欧洲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进行了介绍,欧洲作为公共艺术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公共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关乎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还有时间,空间、运动、城市构建等重要因素。

蒂亚·坎顿教授表示,来自南美洲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主要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暴力、贫穷、环境污染等等。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来解决或者唤醒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玛丽·简·雅各布认为本次北美地区公共艺术案例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社区改造,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解决社区中的问题,使得社区更加和谐、宜人。

最后,贾思敏·帕西迦对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案例做了简要的介绍,她表示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文化和环境使得中东地区的公共艺术独有特征,案例主要着重于环境和公共艺术、人与公共艺术的结合。

在评委们各自阐述了本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后,进入了投票环节。投票环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别从每个地区甄选出5个案例,在经过了两轮投票后,遴选出了37个优秀公共艺术案例进入下一轮评选,其中东亚区和欧洲区各有6个案例入选,其余地区各有5个案例入选。在第二阶段中,各位评委针对已选出的37个公共艺术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并通过投票在每个地区选出一个优秀案例进入第三阶段的评选。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终评选出7个优秀案例,并从中遴选出一个获得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大奖。

本次评选会的结果将于2017年1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暨公共艺术论坛上公布。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重塑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重塑未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重塑灵魂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