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2016-06-10曹清艳
曹清艳
(河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 河间市 06245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曹清艳
(河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 河间市 062450)
目的 通过研究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值(V/S)、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V/S原发性高血压LVH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患者80例,均行心脏超声及上腹CT检查,计算得出V/S、BMI、WHR、WHtR和LVMI。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参数与LVM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V/S、BMI、WHR和WHtR均有差异(P<0.05),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回归分析示BMI、WHR、WHtR、V/S与LVMI均存在回归关系(P<0.05),V/S的回归系数最高。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V/S、WHtR、WHR、BMI对于LVMI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V/S对于LVMI的相关性最大。
左室肥厚;高血压;内脏脂肪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对于心脏最为重要的损害之一,是诱发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LVH的形成不仅与血压因素相关,而且与患者肥胖所带来的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联系[1]。肥胖患者多有血糖调节紊乱,容易导致血量的变化,这些因素对于LVH的形成都有一些影响。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进行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参考201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关诊断说明[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疾病,严重内科疾病者。
1.2 方法
1.2.1 数据测量
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实际测量时连续测量三次,以平均值为记录标准值。
1.2.2 行心脏超声检查
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明确患者的心脏指标,主要为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的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的厚度(LVPWd),具体测量值为3个心动周期获得数据的平均值。得出上述数据后,进一步计算得到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各参数比较
LVH组与非LVH组V/S、BMI、WHR和WHtR均有差异,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见表1。
2.2 各参数与LVMI关系
回归分析示BMI、WHR、WHtR、V/S与LVMI均存在回归关系(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各参数比较(±s)
一般情况 LVH组 非LVH组n 37 43年龄(year) 58.23±9.05 60.22±8.61收缩压(mmHg) 148.14±11.54 146.73±12.51舒张压(mmHg) 92.54±7.87 91.54±6.91 V/S 1.36±0.33 0.83±0.26 BMI 26.96±2.18 24.42±2.27 WHR 1.03±0.08 0.92±0.04 WHtR 0.62±0.06 0.54±0.07
表2 各参数与LVMI关系
3 讨 论
研究表明[3],肥胖患者腹部脂肪的增加会导致LVH的进展。以往对于肥胖患者的描述医学上多选择BMI进行表示,单纯考虑BMI指数评价肥胖,容易出现与身高相关的肥胖倾向,从而没有考虑脂肪分布所带来的肥胖问题。部分BMI正常的人群可能出现腹部脂肪的增加,从而导致LVH的出现,并有病情进展,从而引发心血管事件。WHtR是目前反应腹部脂肪所带来肥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部分种族和人群,其界值为0.5,以区分腹型肥胖。WHR是在WHtR的基础上增加了臀围指标对于肥胖的评价,即WHR不仅反应了腹部脂肪的情况,而且反应了臀部脂肪所带来的肥胖情况[4]。
BMI,WHtR,WHR的测量都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式来反应人体的脂肪情况。因此在测量值的获取上,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相比于腹部的浅表脂肪,人体内脏的脂肪对于运动及代谢所带来的影响变化更少,有学者推测内脏脂肪较多的人群其可能是由于在摄入大量脂肪后,脂肪酸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导致了肝脏的胰岛素代谢紊乱,从而引发肥胖问题。腹部内脏脂肪的研究可能从深层次上揭示肥胖的真正原因,通过研究可能发现肥胖从外在浅表脂肪的积累到脂肪分布转化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一项指标对人体总体脂肪及脂肪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十分重要。CT可对骨折及脂肪情况进行呈像评价,而CT对于脂肪的评价具有高定位、高辨识度、可重复性的特点,可获得准确的数据,对于人体来说安全、辐射剂量较小,适合于临床开展。通过皮下脂肪的测量以及内脏脂肪的CT测量研究,可通过影响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V/S值即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值,从而更加准确的评价肥胖的情况。临床上,通过CT获得的V/S值可明确脂肪的分布,是目前测量腹部脂肪分布及含量的“金标准”,当V/S值≥0.6可判断一些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对于一些癌症的评价也有积极作用[5]。
本文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V/S、BMI、WHR和WHtR均有差异,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回归分析示BMI、WHR、WHtR、V/S与LVMI均存在回归关系(P<0.05)。这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V/S、WHtR、WHR、BMI对于LVMI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V/S对于LVMI的相关性最大。
[1] Arkhipova N,Popova E,Ariev A.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ension in the group of geriatr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ving in the far north[J].Health,2013,05(6):122-127.
[2] 贺燕林,郝宏毅,哈若水,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12(2):221-224.
[3] 刘建峰,华 琦,罗鸿宇,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17(4):256-261.
[4] 高 干,马琦琳,刘伟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血压及UACR关系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18(3):306-309.
[5] 杨 波,阮琴韵,林 玲,等.超声测量心包脂肪厚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5):354-35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4.11
B
ISSN.2095-6681.2016.33.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