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抽吸导管的应用
2016-06-10王雅坤尹永厚师聪红
王雅坤,尹永厚,师聪红*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抽吸导管的应用
王雅坤1,尹永厚2,师聪红1*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抽吸导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抽吸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实验组术后TIMI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对比,实验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采用抽吸导管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抽吸导管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日渐提高,并且死亡率居高不下[1]。而近年以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心导管介入性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次主要对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抽吸导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小为43岁,最大为80岁,中位年龄为(65.23±2.31)岁,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本次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手术前,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应用600 mg氯吡格雷、阿司匹林300 mg,用药方式为咀嚼服用,并给予患者10 mg地塞米松,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并给予安定5 mg,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公斤体重给予100 U肝素,采用静脉推注的方法。患者手术时间每超过1 h对肝素用药进行追加,一般为1000 U。完成消毒后,运用Seldinger的方法对患者实施穿刺,将6F鞘管送入,通过借助于导丝的引导将造影导管合理送入,并实施冠脉造影,临床医生对于导致患者出现心梗的血管进行仔细寻找,找到后将导丝送至所寻找到的血管远端部位,沿着指引导管送抽吸导管直至病变位置,其尾端和30 mL负压吸引器进行连接,然后缓慢控制抽吸导管前送及后撤,在负压的作用下对冠脉内完整的血栓、破碎的血栓片进行抽吸。实施大约4次左右后,根据再次造影显示的狭窄情况,合理选择球囊,进行扩张,然后置入支架。对照组的患者,直接对其进行支架置入。在手术之后,给予患者应用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然后依照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标准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实验组术后TIMI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
2.2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对比,实验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对比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再灌注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对于该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因为血栓疾病而导致患者发病,运用血栓抽吸的方法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对于患者病变位置的形态和远端血管的情况显示均十分有利。患者越早进行治疗,就越能够有效掌握其冠状远端的情况[2]。而本次实验组均采用介入治疗过程中抽吸导管治疗的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血栓抽吸的时候,对于病变位置血栓负荷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使得手术之后患者冠状动脉回流、ST段回落的比例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实验组术后TIMI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介入术后慢流血和复发情况对比,实验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同时运用抽吸导管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1] 李宝寅.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5,(2):11-12.
[2] 吕绍昆.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4):23-2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2.2
B
ISSN.2095-6681.2016.33.69.02
师聪红,男,副主任医师,15848829833,电子邮箱:bts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