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社会关系新探
2016-06-08王红雨闫广芬
王红雨++闫广芬
摘要:卢曼以“功能结构论”为起点,以“系统/环境”为主导性区分,将社会视为一种以“自我指涉”为基本运行机制的复杂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大学同样通过“自我指涉”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维持与发展,并以“复杂性化约复杂性”的基本原则建构起其与社会“结构耦合”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既需要大学通过功能的特定化与二元符码的确立来保证“自我指涉”的完成,又需要合理的边界设置来保证大学与社会间的互动磁场的稳定存在,这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对于大学发展所提供的启示。
关键词: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大学;自我指涉;结构耦合
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便是一个经典论题,人们总是在不断尝试更新对于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这是因为无论是我们所处的大学与社会本身,还是我们认识大学与社会的方式与方法,甚至是判断这些认识正确或错误的标准,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虽然这些动态的因素使得我们对于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常论常新,但变化之中蕴永恒,此问题的研究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有效的理论支撑是获得真实且深入理解的必经之路,只有把握与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被撬动。然而,当面对由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与大学复杂性增加而产生的新问题时,传统理论的滞后又使得当前的探讨如盲人摸象一般。因此,在理论与现实难以融合的当前语境中,赋予大学与社会关系新的理论解读是必需且必要的,在笔者看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无疑是我们撬动此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支点。
一、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基本内容
自孔德明确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以来,社会学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呈现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等不同理论传统,到今天,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行动理论等更是方兴未艾。新理论的不断出现虽然看似繁荣,但其背后的危机依然如波涛暗涌——在解释共同的社会现象时,各种理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甚至还出现了相互攻击的态势——当20世纪70年代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过去之后,社会学理论似乎陷入了无序的征战之中。社会学家对于这种危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吉登斯就曾大声疾呼:“社会学家们都普遍认为当代社会理论必须进行彻底的修正!” [1]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认为,当前的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需要修正的问题。第一,研究者重视前人理论成果的兴趣已经超过了对于社会这一研究对象本身的兴趣。“这种对理论的兴趣不是针对理论,而是转向那些已经创造理论的作者的成果。理论不再被视为是你自己创造或生产的东西,而是将已经存在而只需要被解释和重新定义的东西。”[2]第二,宏大的社会系统在实证与经验的研究方法中被不断肢解,碎片化的问题意识始终难以达成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方案。“社会学几乎将自己理解为经验科学,但是却将‘经验性这个概念极狭隘地理解成独特的资料调查与分析”[3],这样使我们丧失了获得多样、多元理论构想的能力。现存理论的缺陷激发起卢曼强烈的创造诉求,“我强烈的意识到,一种宣称对所有社会现象有效的一般社会理论,是一个在当下被完全忽略了的社会学的特殊领域”。因为这种忽略,“当前的社会并不充分了解其自身,而且迄今为止它还没有能够阐释一个即使是偏狭的但貌似有理的自我描述”[4]。因此,建立起一种对社会各个领域具有普遍有效性与解释性的一般化社会理论是卢曼努力的方向,教育当然是其中的必要命题。
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性:教育既是社会子系统之一,又在建构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处于教育系统顶端的高等教育;同样,社会的发展也左右着教育的建设,而当前教育领域中“批判众多,建设甚少”的局面又使得大学对于有效理论的渴求更为迫切。因此,当卢曼一般性的社会系统理论映射到具有特殊性的高等教育领域之中时,一种新的包容力与解释力应运而生。
·理论探讨·大学与社会关系新探
(一)起点:对帕森斯的继承与修正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帕森斯对于其后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后社会学理论“帕森斯化”的阶段划分模式(即“帕森斯的垄断时代”、“反帕森斯的批判时代”与“后帕森斯的整合时代”)已经清晰地表明了帕森斯的理论所具有的标志性地位。作为帕森斯的学生,卢曼与帕森斯理论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更明显地体现为否定与修正。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所追寻的问题是:社会系统为了维持运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以及如何满足这些条件?对此,帕森斯的回答是:系统以结构来维持运行,构成系统的子系统(有机体、人格、社会和文化)分担不同的功能(以上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适应、目标实现、整合与模式维持功能,即“AGIL” 模式),四大功能又通过“价值”的整合成为系统功能,即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维系是系统功能维系的根本。
对于结构的过度强调是卢曼修整帕森斯理论的一个起点。卢曼认为,如果以结构的存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的话,秩序的预设必然是无法回避的,这导致人们很难对社会中的冲突和变迁问题做出有效解释。更重要的是,卢曼认为帕森斯只讨论了“维持社会秩序如何可能”,而对于它的上层问题,即“社会形成如何可能”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卢曼也承认,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是有效的,只是帕森斯没有正确把握或是全力挖掘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确切关系。基于此,卢曼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进行了修正。卢曼认为,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结构是一个预先给定的条件,它是不变的,这是结构功能主义者过于强调稳定而忽视变化的原因。相反,卢曼尝试以“功能”作为问题出发点,即把维持系统结构的问题转变为系统本身的功能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而言,不是先有结构而再有功能,而是先有功能的预设而再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结构。鉴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将卢曼这种对帕森斯理论“翻了半个筋斗”而形成的新思想称为“功能结构主义”。
对于文化的整合作用,卢曼也持有与帕森斯截然相反的意见。帕森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格外重视文化这一子系统的重要整合作用,认为通过制度化的内在整合,文化在社会系统与人格系统中担任最基本的角色。而卢曼认为这种“文化一统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随着社会功能的不断分化与丰富,没有哪个系统可以宣称是最基本的系统,也没有哪个系统可以宣称自己可以对其他系统起到统领作用,任何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能够跨越功能系统的、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与文化符码。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已经决定社会系统的运行不能单单依靠文化、道德、精神、信念等类似因素来进行维持,通过文化整合而形成的社会统一体并不存在,通过功能的运行与分化而临时耦合联接起的复杂系统才是真实的。
“功能结构”主义的建立与对文化整合的否定是卢曼对帕森斯理论进行修正的两大主题,尽管这只是卢曼在理论发展初期所做的工作,但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批判与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日后卢曼理论所要达到的高度与广博,“系统/环境”作为主导性区分的建立便是这种高度与广博的初次展现。
(二)根基:“系统/环境”代替“整体/部分”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之所以强调系统的均衡与文化的整合,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理论是以封闭系统作为分析预设的。封闭系统的根本特点在于静态的稳定性,这样的系统不与环境存在交换关系,因此,它总是极力挖掘系统内部的因素,强调各因素之间的整合与整体的稳定。但是,封闭的系统观并不符合系统运行的真实状态,不与环境进行交换的系统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强调环境与系统间的关系,卢曼将“系统/环境”称为观察中的主导性区分(guiding distinct)。
“开放性”意指系统向环境开放。卢曼认为,系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封闭的,它始终处于外在物质连续不断的流入与流出之中,在其构成要素的组合与解体中维持自己。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本身也是促进系统发生转变的动力,但系统并不因此而被环境因果地限制或单线决定,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系统自发、自主地进行自我调整。因此,在研究系统时,研究者不能仅仅关注系统的内部问题,还要将系统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在向环境开放的同时也与环境构成了超越原有的新主体。“一个系统的结构和过程只有在与环境的关联中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加以考虑才有可能被理解……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系统就是它与它环境之间的关联,或者说系统就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联。”[5]
我们在理解卢曼“系统/环境”主导性区分观点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由不同系统建构,不同系统间也互为环境;其二,尽管这种区分一直在强调环境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系统内部的问题不再重要,而是在分析系统内部问题时,我们要将其放置在系统与环境的关联中完成综合考虑。可见,与“整体与部分”强调静止与共识、并指向同质世界的预设不同,“系统与环境”的预设始终强调交换与差异,它指向一个异质的世界。故此,卢曼认为,“系统/环境”这对区分的建立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观察到社会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他甚至认为“系统/环境”的区分已经超越了“整体/部分”的传统区分而成为当前系统中的主导性区分,是一种研究范式上的革命,这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
(三)核心:“自我指涉”运作机制的形成
如果系统向环境的开放是一种自发且自主的行为,那么这一行为是如何具体发生的呢?卢曼借鉴生物学中“自我指涉”的概念对此进行了回答。
“自我指涉”来源于生物学家马图拉纳和瓦列拉的“自我创生理论”。自我创生理论旨在回答“生命是什么”这一问题。以细胞为例,细胞是由细胞膜包裹而成的各种物质的组成,其内部包括核酸、线粒体、酶等各种各样的分子结构,这些结构之间持续发生着化学作用。细胞虽小,但却是一种动态的、包含着大量复杂性化学变化的网络。一方面,细胞不断生产维持自身运作的物质,另一方面,细胞也是由细胞体内的物质所产生的,即细胞膜通过对外部媒介所输入的化学养料的运用,使细胞产生了自我结构。换言之,细胞正是通过对自身构成要素的自我生产而产生了细胞自身,这是一个封闭的、递归的过程(图1)。
图1自我创生理论图示
受此启发,卢曼认为,社会系统也是一个自我创生的系统,社会系统通过要素及由要素构成的网络而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故此,社会的自我创生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社会的自我创生是自治的,自我创生使社会内部的所有改变从属于社会系统的维持;第二,社会的自我创生具有承续性,社会通过持续生产保持其系统组织的不变从而始终继承其原有特性;第三,社会的自我创生是自我观察的,社会在自我创生的过程中不断明确、维护自身的边界。同时,卢曼进一步解释了自我创生理论的封闭性:其一,在涵盖意义上,“封闭性”绝不意味着系统与环境间的完全切断。所谓自我创生,所指的仅是系统不断生产和再生产自身的构成要素以及系统自身,而并非意味着在系统与环境间不存在任何关联,与细胞一样,它不可能不与外界进行交流;其二,“封闭性”指向的是一种“运作”(operation)层面上的动态递归过程,而非静止的存在状态。
同时,卢曼发现自我创生实际上是由“指涉”开始的,“指涉”是指做出一种区分并标示出区分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6],在指涉的运作中,每一个被指涉的事物必须以否定对方的方式被确定下来,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设定差异和标记差异是两次不同的操作,但几乎在同一步骤中进行,两者组合成为一个操作单位。不断的自我指涉累积成系统的不断运作,这是一种在运行与操作意义上的“自我指涉的封闭”,社会系统正是在这种递归的自我指涉中不断地对自身的构成要素进行再生产。
实质上,这些解释最终可以归结为“如何看待系统的封闭与开放的关系”。在卢曼看来,封闭性是指由于社会系统是自我指涉的系统,其运作过程具有自主性,故此不容其他系统介入进行篡改。但这种封闭性并不意味着系统是被隔阂的,相反它与环境中的其他社会系统存在所谓的“结构耦合”(structural coupling)关系。概言之,所谓系统的封闭,是指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是自主的,但系统在与环境的交换中却不是自足的,因此,社会系统的最终特性是一种“基于封闭的开放”(openness through closure)[7]。
二、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原则与运作机制
(一) 基本原则:以复杂性化约复杂性
无论是“系统/环境”间主导性区分的建立,还是“自我指涉”运行机制的形成,卢曼认识社会系统的基础在于复杂性的观察视角,“如何处理复杂性”成为卢曼解读不同系统间相互关系时所首先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复杂性思维兴起之前,卢曼就已经意识到,学者对于简单性这个孤岛的美誉使其忽略了复杂性海洋的存在。“所谓复杂性,可以把它理解成任何可能性的总体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