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凉山黑猪杂交F1 代育肥性能分析

2016-06-07黄剑锋黄卫平四川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42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黄剑锋,黄卫平(四川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42)



大凉山黑猪杂交F1 代育肥性能分析

黄剑锋,黄卫平
(四川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42)

摘要:大凉山黑猪生长速度慢,用杜洛克、巴克夏等优质公猪杂交改良后,育肥性能有了明显提高。采用生长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可以科学估算大凉山黑猪及其F1代的出栏时间,其中纯种黑猪的拐点体重为71.6kg、出栏时间为183.4d,杜杂黑猪为80.3kg、200.4d,巴杂黑猪为88.7kg、188.6d。

关键词:大凉山黑猪;杂交一代;育肥性能

本试验测定了大凉山黑猪及其杂交F1代(分别采用杜洛克、巴克夏作父本)的育肥性能,旨在提高凉山黑猪的育肥性能,科学评估各猪种的生长拐点,指导农户适时出栏。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对象在凉山州畜科所大凉山黑猪选育场前期已参加性能测定的猪群中,选取4月龄左右的纯种及二杂黑猪共54头,进行为期4个月的育肥试验,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猪分组情况表

1.2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全群试验猪参照《大凉山黑猪饲养操作规程》饲养,饲粮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试验猪只的饲粮及营养水平

1.3测定指标与方法试验猪定期称重,测体尺,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结束计算日增重、料肉比,并用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其实际生长曲线,推测出栏时间。

1.4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用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生长曲线拟合用“Non-linear”功能模块的非线性最小估计生长曲线拟合模型的参数,迭代收敛标准定为0.001,参数变化比例小于1× 10-8时迭代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见表3、图1和图2[1-2]。

2.1日增重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各阶段试验猪只的日增重比较有规律:随着年龄增加,日增重值逐渐增加,6月龄时日增重值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但各组体重的增幅不一致,最大增幅是A组的5~6月龄(达到136.88%),最小增幅是C组的7~8月龄(只有115.75%);全期日增重A组最大,达到588g/d,与最小的C组(448.75g/d)相比差异极显著,与B组(583.5g/d)相比差异显著。

图1 体重增重图

图2 日增重图

表3 试验期增重统计表 kg

2.2料肉比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各试验组的料肉比不一致,其中最小的是A组,只有2.88﹕1,显著低于B组的3.07﹕1,极显著低于C组的4.01﹕1。

2.3生长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根据表3、图1、图2可以看出,在测定前期和育肥期试验猪的体重增长都表现出规律的“S”型生长曲线,都在5~6月龄进入增长高峰期,到7~8月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二元杂交与纯种间差异极显著,其中杜杂F1代的体重增长高达70.65±12.6kg,巴杂F1代达70.02±11.77kg,而纯种黑猪的增重仅达53.87±10.87kg。

根据Von Bertalanffy模型预测,杜杂猪的生长拐点日龄为200.4d,拐点体重为80.3kg,最大日增重为764.8g;巴杂猪的生长拐点日龄为188.6d,拐点体重为88.7kg,最大日增重为726.34 g;凉山黑猪纯繁后代的生长拐点日龄为183.4d,拐点体重为71.6kg,最大日增重为565.45g。此后,试验猪体重增长转向慢速增长阶段。

3 讨论

3.1育肥性能比较日增重与料肉比是衡量猪育肥性能最重要的两个指标[1-2]。本试验中,大凉山黑猪全期净增重为53.87±10.87kg,日增重为448.75±80.58g,料肉比为4.01﹕1,8月龄体重仅有86.68±8.12kg。说明大凉山黑猪是一个低育肥性能的猪种,但成年体重(86.68kg)与刁运华[3]和王强等[4]所调查收集的数据有一定差异,说明环境对大凉山黑猪的育肥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圈养方式,且营养与饲养管理规范、标准,极大地提高了大凉山黑猪的生长速度。

3.2杂交改良效果杜洛克猪体躯高大,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胸宽而深,毛色棕红,屠宰率为72%以上,胴体瘦肉率达65%左右,是目前世界上生长发育最快的猪种之一;巴克夏猪体躯长而宽,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臀宽,被毛黑色,屠宰率达(74.63±3.57)%,瘦肉率约60%,因为胴体脂肪含量较高,所以肉质优良。这两个猪种在我国生猪品种培育与杂交改良生产中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5]。本次试验中,不管采用杜洛克还是采用巴克夏作父本,其后代在120d育肥期间的日增重和料肉比都明显高于纯种黑猪,其中采用杜洛克杂交的提高幅度为127.86%,采用巴克夏杂交的提高幅度为124.14%。说明通过杜洛克、巴克夏杂交改良可以显著提高凉山黑猪的生长指标。

3.3科学估算出栏时间本试验测定了54头出生日期和初生重相近的凉山黑猪及其杂交F1代的增重数据,用于生长曲线拟合分析。测定时间为4、5、6、7、8月龄,共5个时间点。为了操作方便,时间点的选取并不均一,但这并不影响曲线的拟合效果[6]。生产测定中,选用Von Bertalanffy模型预测的是猪的生长发育曲线,就体重生长发育规律而言,生猪的最佳出栏时间应该在拐点体重或拐点日龄稍微偏后的地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报酬。

4 结论

大凉山黑猪生长速度慢,育肥期(120d)内测得日增重为448g,料肉比为4.01﹕1,圈养条件下8月龄体重仅有86.68kg。采用杜洛克、巴克夏等优质公猪杂交改良后,8月龄体重有了很大的提高。采用生长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可以科学估算大凉山黑猪及其二杂后代的出栏时间,其中纯种黑猪的拐点体重为71.6kg、出栏时间为183.4d,杜杂黑猪为80.3kg、200.4d,巴杂黑猪为88.7kg、188.6d。坚持生猪性能测定,发现除7个体尺指标与生长发育相关外,环境及饲养管理对黑猪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卫平,曾国茂,程晓,等.大凉山黑猪杜杂F1代体尺测定与育肥性状分析[J].四川畜牧兽医,2016,43(2):27-28.

[2]黄卫平,孙艳,黄剑锋.大凉山黑猪三杂后代性能测定与选育方案[J].中国猪业,2016(2).

[3]刁运华,等.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王强,等.凉山黑猪资源现状调查报告[J].凉山牧业科技动态,2015(2).

[5]张龙志.养猪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882.

[6]明道绪.生物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888.

Fatten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aliangshan Black Pig's Hybridization F1

HUANG Jianfeng,HUANG Weip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Institute of Liangshan Prefecture,Sichuan Xichang 615042,China)

Abstract:The growth speed of Daliangshan black pigs was slow,its fattening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 obviously by crossbreeding with Duroc boar and Berkshire boar. Using growth curve fitting wit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could estimate the marketing time and spinodal weight,the pure black pig was 71.6 kg and 183.4 days,Duroc hybridization F1 was 80.3 kg and 200.4 days,Berkshire hybridization F1 was 88.7kg and 188.6 days.

Key words:Daliangshan black pig;Hybridization F1;Fattening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S82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864(2016)05-0023-03

收稿日期:2016-01-18

基金项目:本试验获凉山州科技局“大凉山黑猪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凉财建(2013)82号]。

作者简介:黄剑锋(1880-),男,四川西昌人,本科,畜牧师,从事养猪生产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