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工匠精神何以生生不息
2016-06-07郭倩岳玉苓葛晨吴丛司张硕刘向
本刊记者/郭倩 岳玉苓 葛晨 吴丛司张硕 刘向
欧洲工匠精神何以生生不息
Why European Craftsmanship become Everlasting
本刊记者/郭倩岳玉苓葛晨吴丛司张硕刘向
在德国汉诺威,一名参观者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尝试3D人体打印
匠人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基,崇尚这一精神的社会体系和氛围是助其抽枝长叶的养分。
意大利的古老品牌“诺悠翩雅”坚持以质取胜,用90年时间从几间厂房拓展为集面料、成衣、配件为一体的“国宝级”奢侈品品牌。
从守护传统工艺,到经营现代企业,在许多国家,“工匠精神”已成为一种职业操守,一种行业自律,滋养着全社会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匠人匠心的内核
着眼细节、品质为本是所有匠人共同的信念。以修书过程中缝制书脊这一环节为例,意大利小城米尼70岁的修书匠梅伊·阿戈斯蒂诺告诉记者,他一般会选用结实的布料打底,而不像一些大批量生产的工厂那样用纸板代替。从业已50年的阿戈斯蒂诺说,这部分的材料顾客是看不见的,布料成本远超纸板,工艺也更为复杂,却是修书匠的责任心所在。
“顾客看不见,但我看得见,时间也看得见。”阿戈斯蒂诺说。
伦敦市中心的萨维尔街以出品定制西装享誉世界。数百年来,萨维尔街被誉为男装工艺典范。追求极致、力求完美正是它经久不衰的秘诀。
全英梅是萨维尔街百年老店韦尔什&杰弗里斯的合伙人。她告诉记者,全定制西装最基本的标准是不能在衣服外部看到车线。量体时需要测量50多处,记录顾客肌肉形状、体型等细节。完成这样一套西装,至少要50小时,经7人之手,客人需要等待两三个月。
在全英梅看来,真正的工匠精神,除了要有匠人的精湛手艺,更要有一颗真诚对待客户的心。“最近,一位80多岁的老顾客拿了件1950年做的西装回店里修补,他是一位英国勋爵。”她说,“这不算最久的,我还修补过一件1932年做的西装。不管年代多久远,我们一直保存着当年为顾客定制西装时记录的信息。”
求新求变的外延
传统手工艺行业中诞生的对品质孜孜以求的匠人匠心,不仅在小作坊中留存传续,而且伴随工业4.0时代到来,融入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之中。
大约40年前与兄长一起接管诺悠翩雅的皮埃尔·路易吉告诉记者,上世纪50至70年代,更容易发展的是以量取胜的企业。然而接手公司后,他和哥哥没有沿袭这一普遍做法,而是不断寻找最优质原料,开发最先进技术,还开辟成衣、鞋包等新生产线,丰富产品门类。
他坦言,现在看来,专注精品高端路线是一种优势,而在当年却是一种挑战。不过那时候面临的困难就像一所学校,磨炼自身的同时更坚定了他们对品质的追求。
植根社会的丰盈
匠人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基,崇尚这一精神的社会体系和氛围是助其抽枝长叶的养分。
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德语区国家,除了诸多知名的汽车、钟表、家电品牌,还有一大批成功的中小企业,它们专注生产和制造,注重创新研发,并拥有大批高技能劳动力。这些企业在某些细分的行业领域不断积累优势,做到全球领先,却不被外人所知,称得上是“隐形冠军”。
过硬质量的背后是高素质人才。在欧洲德语区盛行的双元职业教育模式,为各类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工匠”型人才,而整个社会对于这些专业人才也尤为推崇和尊重。
以奥地利为例,约40%的奥地利学生在完成义务制教育后不继续进入大学深造,而是成为学徒,接受2到4年不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他们80%的学习时间被安排在工厂车间,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并操作实践,其余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后成为技师,不仅收入可观,社会地位也与大学毕业生没什么两样。
“工匠精神”离不开历史的传承,离不开追求品质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离不开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更离不开社会对工匠价值的认可与尊重。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滋养“工匠精神”的沃土。
在意大利东海岸城市里米尼,修书匠梅伊·阿戈斯蒂诺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