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 风景独好
2016-06-07杨芬
杨芬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随文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综观许多随文练笔的操作,其落点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一、经典精彩处练笔
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着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并在原有基础上积累、内化和提高。
如《孔子游春》中描写泗水河畔的美丽春景的段落“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这段文字不仅描写的画面美,而且语言文字更美。在这个环节,我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例子的学习中,在课件提供许多画面的前提下,此时学生的思想如满园的春色竞相出墙: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汹涌的波涛是她深情的呼唤……通过练笔,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在练笔中领略到泗水河畔那“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意境。
二、情到深处时练笔
在文章情感共鸣处,将情感沉淀下来,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感悟,积蓄了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会消解,会淡散。此时,我们就要善于捕捉情感的积蓄点,让学生及时练笔,久而久之便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的结尾“刘老师,我深深地思念您……”的教学中,我先适当地补充作者苏叔阳的生平资料进行情感铺垫,再请孩子们接着联系文本内容进行练笔“我深深地思念您 ;我深深地思念您 ;”正当学生通过研读被刘老师乐观幽默、恪尽职守、热爱生活的可贵品质所打动时,此时的练笔给了学生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学生将对刘老师的零散的、渐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了文字,形成了人文思想中的一个稳固的人物印痕。他们说得多么真切、体会得多么深刻呀!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让简单的课文不再简单,让平静的课堂不再平静。
三、积极探究时练笔
许多文本是常常言有尽而意无穷,都留有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结构,言外之意需要用心去揣摩,文本背后的精彩需要认真去探寻,随文练笔要捕捉住这些空白结构中的有效练笔点,深究文字背后的意蕴,以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释放内心的感受和情怀。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文中描写了彭德怀三次下达杀死大黑骡子的命令,尤其是第三次!“二十分钟过去了……”,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呢?是的,作者虽然没有向我们叙述,但这短短的二十分钟里,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看到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感受到彭德怀和他的战士们对大黑骡子深切的爱!
“枪声响了,大黑骡子缓缓地,缓缓地斜倒下去,老饲养员猛地挣脱拉着他的人,扑上前去,抱住大黑骡子的脖子,深深的痛苦起来。狂风呜咽,野草叹息,在场的战士个个泪流满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一定都有千言万语对大黑骡子倾诉呀!请联系文本内容,走进“战士、老饲养员、彭德怀”的内心,以“大黑骡子啊……”为开头,写一段真情告白!这一过程不仅使文本语言幻化为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语言和想象交织衍生的物象里,孩子们得意自然忘我地到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角色在想象中置换,情感在体验中融通。
四、含英咀华时练笔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泳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
如,王菘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中对“坎坷”一词的练笔:
“是啊,你把‘坎坷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看那,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也许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地写成几句话。”
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坎坷”一词的练笔,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这样的练笔让文本由静态走向动态,让词语由呆板走向鲜活,让画面由单一走向多彩,让联想由贫乏走向丰富。
随文练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它可以让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把握练笔的时机,提升练笔的有效性,让我们的阅读课上得更为有效,更为灵动,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