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06-07于芳
于芳
摘 要:阅读教学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加以理解,加以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生;阅读;语文;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陶冶情操。同时要加强阅读训练,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生动优美的句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炼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精心设计导言,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快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投入到阅读当中去。导言的设计要有启发性,语言简练,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设计,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把学生带进阅读的情境中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设计这样导言:同学们,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成了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灵活轻便,船夫的驾驶技术仿佛如鱼得水,技巧精湛,特别是威尼斯的风土人情让你流连忘返,你想去那里观光旅游吗?你想去那里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吗?今天老师就领你们去威尼斯享受那里的小艇给你带来的乐趣好吗?
二、加强词句训练,注重阅读基础
阅读课文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词语,领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础训练,达到“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词汇的内涵,加深理解,加以运用,使课文中的词汇有一定的情感,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关于句子的教学,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要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多些思考,多些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去感受句子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训练:(1)找出描写桂林山和水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在课文中用不同的水彩笔画出描写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的句子,有感情朗读,想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所在。(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是教学前期阅读课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很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卡,预习卡的内容包括通过读课文,你对课文的作者了解多少,以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怎样;找出课文的生字,多写几遍,通过查字典加以理解;读一读,写一写课文的词语,选择你理解和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摘抄下来,体会情感。
2.设计学路导航
学路导航也就是学生的阅读提纲,精心设计好学路导航可以引领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独立地自学课文,给学生创设一个自学的空间,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学习建议:自由读文。(1)找出文中让我们感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的句子并画下来,反复品读,写出感受。(2)找出文中的四组对话,体会说话者当时的心情,练习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表情,各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展示。
四、敢于质疑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课堂上只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来回答,课堂上出现的是一问一答的现象,课堂很单调,也很乏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连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都扼杀在萌芽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倡导要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向课文质疑,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理解“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圣诞节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怎样理解?这个“幸福”对小女孩来说能实现吗?多数学生都这样理解:这是小女孩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觉。第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美好的幻想,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彻底幸福了,因为天堂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有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两个“幸福”对小女孩来说都不可能实现,要想实现这样的幸福必须要推翻压迫人的制度。可见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