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学生实际 开放作文环境

2016-06-07廖湘萍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放作文环境

廖湘萍

摘 要: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关键词:开放;作文;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一、开放取材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的作文分为“写话”和“习作”两部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这就告诉我们,小学作文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在“物”和“序”两方面下功夫。“物”是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有物”则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从而对生活有深切的感受。“序”是文章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怎样写的问题。“有序”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并能够根据需要,按一定的思路把这些字、词、句组织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解决“物”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由于忽略了对“物”的开源挖掘,学生极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去感受纷繁的人生、多彩的自然,只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埋首学业,生活的波涛掀不起他们感情的波澜,拨动不了他们理性的琴弦。即使他们的心灵深处曾被一时一地一景一事之感激起过涟漪,但也只是瞬间的火花闪烁,他们既不做广泛的联想,又不做深入的思索,更不能诉诸文字,而任凭它逝去。只得在“序”上越俎代庖:题目教师命,内容教师定,教师画地为牢,学生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学生越写越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越写越怕写,生活本身单调又不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怕作文才怪呢?

“物”从何来?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流,文章犹如溪水。”要使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就应该让他们“有意地迎接外物”,开放多种环境氛围,发现到处存在的美。

1.经常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广阔的田野,壮丽的山川,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市场,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因此,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生活情趣,引导他们积极认识生活,热情关注生活,深入思索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经验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凡遇到新鲜有趣的事物或者新鲜的感受,就及时记在观察卡片上。同时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归类整理,开“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集中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识结构,以便及时提取。

2.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外读物中吸收语言营养,积累语言材料,可以开拓作文思路。要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精彩片段、秒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批注或感想。要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的专题阅读,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习作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行选定材料。

二、开放作文方式,引导学生自由作文

有计划地进行一定量的命题作文是必要的,更要重视学生自由作文训练。自由作文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放开思想、放开手脚去写,自己命题,自己选材,自己立意构思,自己修改完善,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锻炼其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对于自由作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指导学生自由作文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心中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

2.要及时对学生的自由作文进行批阅和讲评,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

3.指导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集体指导、分组指导,也可采用个别指导等形式。

例如,想让学生写一篇做好事的作文,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慰问空巢老人,让学生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因而先不说写作文,只是布置学生去了解附近有哪些独居老人,他们家各有些什么困难,继而启发学生分组去帮助他们。当学生在分组慰问活动中有了真切的感受后,便利用队会活动,让每个人把各自的经历讲给别人听,各个小组汇报开展活动的情况,并且评一评、比一比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谁的感受最深。这样一来,学生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谁都想把自己那一组的活动生动具体地叙述出来。老师再趁热打铁,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出来,贴在班上的学习栏里。这样一来,从实际出发,从育人着眼,把练文与“炼人”熔为一炉,学生思想感情受到熏陶,体力技能得到锻炼,文章也写得情真意切,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开放作文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