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字诀

2016-06-07张厚昌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导入导学

张厚昌

摘 要:“导”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导入、导学、导练、导思关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导字诀;导入;导学;导练;导思

导学是一节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及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上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对于激发和深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求知欲有着强烈的深化作用;在消除学生的惧怕和怀疑新知心理上给予置信作用;同时在开发、发展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使新课的教学过程不断推向高潮,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科学合理的导入、导学、导练、导思对新授课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导”的作用,往往都是直奔主题,不管学生是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思维现状。或者是“请把书翻到多少多少页,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及其简短的语句就算是导入了。这样的导入忽视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前奏,对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起到滞留的问题。如何发挥“导”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效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导”的认识。

一、导入别致,激发兴趣,探索欲望

学生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富有新意、充满想象、另类别致的导入都会被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精心构思、巧妙设疑、制造悬念的悬念式导入,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好奇心膨胀;利用语言、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的激情式导入,制造符合教学的情景,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积极状态,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的冲突式导入,会让学生原本平静的大脑顿掀波澜,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这样别致的导入,在教学伊始就会让学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和欲望。

二、导学自然,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语文教学中会涉猎到很多词、句、段,词在句中的理解,句在段中的意义,段在文中的作用等诸多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设计问题,让“问”成为一种思维的连锁导向,始终把问题抛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去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要有“问”的缘由、“问”的方向、“问”的结果……在自然得体的提问中进行导学。这样在新知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时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知识的呈现就会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三、导练科学,解决问题,联系实际

新知探索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和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深化语言的交流。如果只注重解决课本中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会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注重了文章的表象一面,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就会有肤浅的认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巩固这个环节上,不但要由浅入深地解决基础知识的疑难,同时也要适当地设计一些问题,去深度挖掘,扩展知识的内涵意义。结合文章的思想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的标杆。

四、导思做足,顺水推舟,回味无穷

语文教学中结课在一堂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巩固所学知识上能有效地防止学生遗忘、趁热打铁;可以使学生建立知识的体系,在横向和纵向上形成点、线、面的完美结合,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尤其是学生的自我导思,能够使学生对新课的教学内容高度概括、凝练精髓、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对学生接收新知效果的一种及时反馈。所以,语文教师在结课的环节中要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让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感受到这堂课的成果,满足他们的成功感和成就感,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导”的别致、自然、科学、顺畅,决定着一节课是否能得以顺利进行。语文教师导的语言在各个环节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性:(1)前后关联。在设计导语时,教师要紧扣主题,围绕中心,符合教学内容。(2)简洁精炼。教师的导语不要长篇大论,不能过长,语句繁琐,导语的设计要简洁精炼,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好。(3)灵活性强。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会有不可确定的事件,教师不要总是用同样的导入方式,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要根据一堂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灵活地设计一种最合适的导入方法。(4)参与性广。导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而不是把教师本人也导入其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不要出现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注意一些问题,要做到:导入语言要简练、明白、易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导语要有新意,新颖别致,不要平铺直叙,千篇一律;导语的衔接要准确,不要出现知识坡度忽上忽下的现象,知识的衔接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的情感在各个环节中得以交融。

总之,“导”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把“导”的功夫做足,让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更科学、系统。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导入导学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下的小组合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