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2016-06-07陈丽红
陈丽红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如果在操作性极强的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巧妙地设计“任务”,能够大力提升课堂的效益。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换,达到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的欲望,也是让教材走近生活、走近学生心理,使学生思维不断升华的一种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适当的游戏情境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不断地在游戏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尤其是竞赛类的游戏,对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团队意识等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在《漂亮的圣诞树——我会复制粘贴》一节课中,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我在上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拼接圣诞树的游戏环节,让学生把切割成几块的圣诞树利用“矩形选择”“自由图形选择”“移动”等命令把它们重新拼接起来,然后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将获得我的一面红旗,这样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生能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后面的教学就非常顺利地进行了。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具有实用性、技巧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它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如让学生运用Word文档设计电脑小报,这种任务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我会在课前准备一些跟学生密切相关的主题,比如圣诞小报、班级园地等,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去收集资料,对排版作一定的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
如,在教学“文字修饰”的内容时,一开始我让学生把按我不知的任务要求去修饰文段,等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后,再布置难度高一点的操作“我来当设计师”,设计班级作文集的封面,运用之前所学的技术进行全面的设计。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思深思的习惯,产生大量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
如,在教学“修改文章中的错误”一课时,修改错别字的方法有多种,我当时提出的知识目标是掌握用默认的改写方法去修改错别字,可有好几个学生通过自学课文掌握了双击状态工具栏“改写”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提出先选中文字再替换文字进行改写的方法,在删除文字的时候又提出两种键盘的删除方法,学生的发散的思维给我了很大的惊喜。但是方法有多种,哪种才是最好的呢?因势利导,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适合自己习惯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而且学习了这些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修改错误的“广告牌”,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等。
“提高效益等于延长我们的生命!”课堂效益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习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努力使课堂更生动、更精彩。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