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6-06-07楚玉平
楚玉平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作文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良好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说作文的教学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完成作文时不能局限于模板式的写作,而是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从而综合提升语言素养,因此提升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至关重要,提出了一些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写作,有助于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当前小学作文的教学上看,学生往往不愿完成作文,存在着“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作业时直言“不会写作、不愿意写作”,对作文已经产生了害怕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如何提升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策略建议。
一、创新作文教学的理念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命题式”作文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将作文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文本式”的教学,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和提供的思路或是模板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在完成作文时受到很多的束缚,缺少自我思维的融入,使得学生不愿意完成作文,从而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要求学生在完成作文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形势下,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固定式”的作文教学转变为“灵活式”的情景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完成作文,并且在写作时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例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我的妈妈”让学生完成,而创新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建作文情景“我最敬爱的人”,让学生根据这一写作情景来完成作文,可以自主选择题目和内容。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作文写作的指导,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让作文教学更加有效。
二、贴近生活的作文教学
真正的好作文是需要贴近生活,对于作文教学来说,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灵感,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作文的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感悟进行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逐渐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比如鼓励学生写日记,让学生记录每天经历的事情和感悟,通过这种写日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对日记有了兴趣,自然会主动地积累作文的灵感和素材,当学生真正进行写作时,就会有更多的素材可选择,文章的含义和情感也会更加的真实和深刻,创作的作文质量更高。
比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文要求“美好的一天”让学生发挥想象来完成作文,文章中记录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事,并且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这样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感悟得以发挥,让学生对熟悉的经历进行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高效的作文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三、强化写作中的指导
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很多优点仍然值得借鉴,比如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多看优秀的范文,并且学习范文中的优点。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还很少,对于生活中的感悟往往片面化,不够深刻,因此借鉴范文对于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但不能过于依赖范文,更加不能抄袭,因此教师在利用范文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度。利用范文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指导,比如观察范文中素材的选择、优美的句式、文章的构思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借鉴范文中的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多阅读,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多的积累素材,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比如,在课文《麻雀》中,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母爱”,当学生理解了之后,教师可以“母爱”为作文的主题,让学生完成作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加强写作能力,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素材,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小学作文的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永丽.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14).
[2]邹金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5(40).
编辑 鲁翠红